【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橋梁制造,特別是涉及一種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
技術介紹
1、按執行標準要求,所有鋼橋,尤其是螺栓連接的鋼橋,桿件需要在出廠前進行試拼裝,以檢驗橋梁線形和拱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桿件間連接關系是否正確、拼接處有無相互抵觸情況、有無不易施擰螺栓處,從而保證現場施工架設順利。通用試拼裝方法大致分為:板梁橋整孔試裝、桁梁橋采用平面試裝及結合梁采用連續匹配試裝。
2、現有一設計橋梁由于受到梁段架設順序、架設方案及吊點位置的影響,其主縱梁制造線形在梁段拼接處產生了錯臺與轉角,但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專門針對此種具有錯臺和轉角的鋼橋的成熟的試接裝工藝,傳統的試拼裝方法無法滿足此種鋼橋的試拼裝。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并提供一種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傳統試拼裝方法無法滿足具有錯臺和轉角的變截面連續梁的試拼裝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所述變截面連續梁在梁段連接處設有錯臺和轉角,所述變截面連續梁的試拼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將考慮成橋后標高及預拱度的狀態定義為第一狀態;
5、在所述第一狀態下將有錯臺和轉角處的梁段線形調整成勻順平滑的過渡曲線,形成第二狀態;
6、在所述第二狀態下將主縱梁平位布置,連續匹配拼裝;
7、在所述第一狀態下對橫梁、橫撐和小縱梁進行匹配拼裝;
9、在所述第三狀態下對所述主縱梁、所述橫梁、所述橫撐及所述小縱梁進行拼裝。
10、進一步地,所述“在所述第一狀態下將有錯臺和轉角處的梁段線形調整成勻順平滑的過渡曲線”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1、先將拼接口處有轉角的一個梁段以其接接口處斷面的質心為旋轉軸旋轉至與另一個梁段的端面平行,并調整拼接口處的間隙;
12、再將有錯臺的拼接口調整至平順狀態。
13、進一步地,所述“在所述第二狀態下將主縱梁平位布置,連續匹配拼裝”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4、依次布置同一軸線的主縱梁,調整并檢測線形,停止點審核并批準測量數據,匹配鉆制拼接口處的所有孔群,標識接接板。
15、進一步地,所述“匹配鉆制拼接口處的所有孔群”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6、先將兩個所述梁段分別鉆制出全孔、將所述拼接板的一側鉆制出孔群,再匹配鉆制所述拼接板的另一側孔群;或者,先將所述拼接板的兩側及其中一個梁段分別鉆制出全孔,再匹配鉆制另一個梁段的孔群。
17、進一步地,所述“在所述第一狀態下對橫梁、橫撐和小縱梁進行匹配拼裝”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8、在第一狀態下對橫梁梁段之間的剩余孔群進行匹配鉆制,并對所述橫梁、所述橫撐和所述小縱梁進行匹配拼裝。
19、進一步地,所述“在第一狀態下對橫梁梁段之間的剩余孔群進行匹配鉆制”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20、試拼裝前對橫梁節段一側的翼緣板和腹板、所有拼接板及所有填板鉆制出全孔,在第一狀態下匹配鉆制橫梁節段另一側的翼緣板和腹板的孔群。
21、進一步地,所述“在所述第三狀態下對所述主縱梁、所述橫梁、所述橫撐及所述小縱梁進行拼裝”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22、將所述橫梁和所述主縱梁立位放置在胎架上,調整至第三狀態,按預先設定的坐標進行精確調整,此時所述橫梁與所述主縱梁間,以及所述主縱梁梁段之間的縱向均不連接;
23、放置所述主縱梁的同時,依次安裝與所述主縱梁對應的所述橫撐和所述小縱梁,在試拼裝過程中匹配鉆制所述橫撐和所述小縱梁上剩余的所有孔;
24、對所述主縱梁、所述橫梁、所述橫撐及所述小縱梁進行拼裝。
25、進一步地,所述橫撐的所有組成桿件的所有孔群均在制造階段鉆制完成,在試拼裝過程中匹配鉆制所述主縱梁上的橫撐拼接板上的孔群。
26、進一步地,所述小縱梁梁段的兩端分別鉆制出全孔,對拼接板的一側鉆制出孔群,再匹配鉆制所述拼接板的另一側孔群。
27、進一步地,對拼接板的兩側及所述小縱梁梁段的一端鉆制出全孔,匹配鉆制所述小縱梁梁段另一端的孔群。
28、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可知,本專利技術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將全橋制造過程中的標高分為三個狀態,在第一狀態下將有錯臺和轉角處的梁段調整成勻順平滑的第二狀態,在第二狀態下可進行主縱梁的匹配拼裝,避免錯臺和轉角處的梁段在拼裝時互相干涉,提高了拼裝的準確性和速度。在第一狀態下對橫梁、橫撐和小縱梁進行匹配拼裝,再于第三狀態下對所有桿件進行試拼裝。本專利技術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操作簡單,便于對具有錯臺的轉角的梁段進行試拼裝,保障了鋼橋出廠后于施工現場架設的順利進行。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所述變截面連續梁在梁段連接處設有錯臺和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變截面連續梁的試拼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狀態下將有錯臺和轉角處的梁段線形調整成勻順平滑的過渡曲線”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狀態下將主縱梁平位布置,連續匹配拼裝”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鉆制拼接口處的所有孔群”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狀態下對橫梁、橫撐和小縱梁進行匹配拼裝”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狀態下對橫梁梁段之間的剩余孔群進行匹配鉆制”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三狀態下對所述主縱梁、所述橫梁、所述橫撐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撐的所有組成桿件的所有孔群均在制造階段鉆制完成,在試拼裝過程中匹配鉆制所述主縱梁上的橫撐拼接板上的孔群。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縱梁梁段的兩端分別鉆制出全孔,對拼接板的一側鉆制出孔群,再匹配鉆制所述拼接板的另一側孔群。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拼接板的兩側及所述小縱梁梁段的一端鉆制出全孔,匹配鉆制所述小縱梁梁段另一端的孔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所述變截面連續梁在梁段連接處設有錯臺和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變截面連續梁的試拼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狀態下將有錯臺和轉角處的梁段線形調整成勻順平滑的過渡曲線”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狀態下將主縱梁平位布置,連續匹配拼裝”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鉆制拼接口處的所有孔群”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狀態下對橫梁、橫撐和小縱梁進行匹配拼裝”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變截面連續梁試拼裝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久成,劉士儒,石立鵬,楊金山,尤元霞,丁浩霖,張博揚,宋紅飛,胡廣瑞,李峰,戴潤達,楊立群,張闊,趙雨新,邢揚,王鑫博,張帆,尚俊豹,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