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電路,具體涉及一種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及電源。
技術介紹
1、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高功率密度電源產品的體積設計也越來越小。例如電源中的dc-dc轉換器,其體積設計也需要越來越小。現有的dc-dc轉換器中,其有源鉗位正激電路拓撲中,采用的常規的交錯式有源鉗位正激電路,每個變壓器都需要配置單獨的續流管和續流電感等元件。導致現有的dc-dc轉換器中,元器件占用的空間較大,導致整個產品的體積較大,成本也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提供了一種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及電源,通過改進電路的拓撲結構,使得第一電壓轉換器副邊繞組和第二電壓轉換器副邊繞組可以共用同一續流管和續流電感,減少了元器件的設置,使得具有該電路的器件的體積可以設置得更小,并且降低了整體的成本。
2、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該電路包括第一電壓轉換器、第二電壓轉換器、第一整流管、第二整流管、續流管、續流電感和輸出電容。輸出電容并聯在輸出電壓正極和輸出電壓負極之間。
3、第一電壓轉換器副邊繞組的第一端與續流管的第一端連接,并通過續流電感與輸出電壓正極連接。第一電壓轉換器副邊繞組的第二端串聯第一整流管后與續流管的第二端連接,并連接至輸出電壓負極。
4、第二電壓轉換器副邊繞組的第一端與續流管的第一端連接,并通過續流電感與輸出電壓正極連接。第二電壓轉換器副邊繞組的第二端串聯第二整流管后連接至輸出電壓負極并接地。
5、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該電
6、第一電壓轉換器原邊繞組的第一端連接電源的正極,第一電壓轉換器原邊繞組的第二端通過第一開關管連接至電源的負極。第一電壓轉換器原邊繞組的第二端還通過第一鉗位電路連接至電源的負極,第一鉗位電路與第一開關管并聯。
7、第二電壓轉換器原邊繞組的第一端接電源的正極,第二電壓轉換器原邊繞組的第二端通過第二開關管連接至電源的負極。第二電壓轉換器原邊繞組的第二端還通過第二鉗位電路連接至電源的負極,第二鉗位電路與第二開關管并聯。
8、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該電路還包括:
9、第一鉗位電路包括第一諧振管和第一電容,第一電容與第一諧振管形成串聯,第一電容與第一電壓轉換器原邊繞組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諧振管與電源的負極連接。
10、第二鉗位電路包括第二諧振管和第二電容,第二電容與第二諧振管形成串聯,第二電容與第二電壓轉換器原邊繞組的第二端連接,第二諧振管與電源的負極連接。
11、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該電路還包括:
12、第一電壓轉換器原邊繞組的第一端通過第一電流互感器連接電源的正極。第二電壓轉換器原邊繞組的第一端通過第二電流互感器連接電源的正極。
13、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電路還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第一整流管的控制端連接,控制器的第二輸出端與第二整流管的控制端連接,控制器的第三輸出端與續流管的控制端連接。
14、控制器的第四輸出端與第一開關管的控制端連接,控制器的第五輸出端與第一諧振管的控制端連接。控制器的第六輸出端與第二開關管的控制端連接,控制器的第七輸出端與第二諧振管的控制端連接。
15、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第一開關管和第二開關管均為n型mos管,第一諧振管和第二諧振管均為p型mos管。
16、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第一整流管、第二整流管和續流管均為n型mos管,或者均為二極管。
17、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第一整流管和第二整流管的參數相同。
18、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電源,包括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的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
19、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所述的電源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可參考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20、本申請的有益效果:
21、通過改進電路的拓撲結構,使得第一電壓轉換器副邊繞組和第二電壓轉換器副邊繞組可以共用同一續流管和續流電感,相比于每個電壓轉換器副邊繞組均需要設置單獨的續流管和續流電感的情況,至少減少了一個續流管和續流電感,整體減少了元器件的設置,使得具有該電路的器件的體積可以設置得更小,并且降低了整體的成本。由于減少了元器件的設置,使得整電路的功耗降低了,提高了其轉換效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還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還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還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還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關管和所述第二開關管均為N型MOS管,所述第一諧振管和所述第二諧振管均為P型MOS管。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管、所述第二整流管和所述續流管均為N型MOS管,或者均為二極管。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管和所述第二整流管的參數相同。
9.一種電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8任意一項所述的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還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還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還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還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交錯式有源嵌位正激電路,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詩良,李秀樓,王越天,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歐陸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