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應力監測,具體為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及自動化應力監測方法。
技術介紹
1、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不同構件之間的連接和裝配精度要求較高,通過應力監測裝置可以實時監測構件在裝配過程中的應力變化,及時發現和解決裝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確保施工質量,比如在裝配式鋼結構建筑中,鋼梁、鋼柱等構件的連接節點處的應力情況對于結構的整體穩定性至關重要,需要進行精確的應力監測。
2、傳統的應力監測方法通常需要在施工現場進行大量的布線和傳感器安裝工作,施工過程復雜且耗時較長,對于施工周期較短、對施工效率要求較高的建筑方式,傳統方法難以滿足需求,例如,在一些大型的建筑項目中,如果采用傳統的應力監測方法,可能會因為監測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占用大量的時間,影響施工進度。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彌補以上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或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
2、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
3、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包括支腿,所述支腿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支腿的側部安裝有監測機構,所述監測機構包括:
4、安裝板,所述安裝板固定安裝在支腿的側部,所述安裝板的頂部開設有第三滑動槽;
5、頂板,所述頂板固定安裝在兩個支腿的頂部;
6、雙向螺紋桿,所述雙向螺紋桿轉動安裝在安裝板的底部,所述雙向螺紋桿設置有兩個,所述雙向螺紋桿的表面螺紋安裝有防護板;
7、觀測機構,所述觀測機構
8、預警機構,所述預警機構安裝在左部支腿的側部,所述預警機構包括第二齒輪和第二滑動槽,所述第二齒輪轉動安裝在左部支腿的側部,所述第二滑動槽開設在左部支腿的表面。
9、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板的頂部轉動安裝有第三齒輪,所述第三齒輪的頂部轉動安裝有第一螺紋筒,所述第一螺紋筒的內部螺紋安裝有第一螺紋桿,所述第一螺紋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墊板,所述墊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第一彈簧設置在安裝板與墊板之間,所述第三滑動槽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第三滑動槽的內部均滑動安裝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側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齒板,所述第一齒板與第三齒輪相嚙合。
10、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例中,兩個所述第三滑動槽的內部均轉動安裝有第二螺紋桿,所述第二螺紋桿與滑板螺紋連接,所述第二螺紋桿的表面螺紋安裝有螺紋套,所述螺紋套貫穿至第三滑動槽的外部且與第三滑動槽轉動連接,,所述螺紋套的端部固定安裝有第一皮帶輪,所述雙向螺紋桿的端部固定安裝有第二皮帶輪,所述第一皮帶輪與第二皮帶輪之間通過皮帶相連接,所述防護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二齒板。
11、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觀測機構還包括第三齒板,所述第三齒板滑動安裝在第一滑動槽的內部,所述第三齒板與第一齒輪相嚙合,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板相嚙合,所述第三齒板的側部固定安裝有橫板,所述橫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三螺紋桿。
12、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支腿的側部固定安裝有側板,所述側板的內部轉動安裝有第二螺紋筒,所述第二螺紋筒與第三螺紋桿螺紋連接,所述第二螺紋筒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三螺紋筒,所述第三螺紋筒的內部螺紋安裝有第四螺紋桿,所述支腿的側部固定安裝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內部滑動安裝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頂部與第四螺紋桿固定連接。
13、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顯示箱,所述顯示箱的內部滑動安裝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貫穿至顯示箱的內部且與第二隔板固定連接,所述水箱的側部固定安裝有水管,所述水管延伸至顯示箱的內部。
14、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預警機構還包括h形板,所述h形板滑動安裝在第二滑動槽的內部,所述h形板的兩側均開設有齒槽,后部所述齒槽與第二齒輪相嚙合,第二齒輪與第二齒板相嚙合,左部所述支腿的側部轉動安裝有第四齒輪,所述第四齒輪與前部齒槽相嚙合。
15、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例中,左部所述支腿的另一側轉動安裝有第五齒輪,所述第五齒輪與第四齒輪固定連接,左部所述支腿的另一側轉動安裝有第六齒輪,所述第六齒輪與第五齒輪相嚙合,所述第六齒輪的側部固定安裝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貫穿至左部支腿的側部,所述轉動軸的表面固定安裝有撥桿,所述轉動軸的表面轉動安裝有轉動板,所述轉動板的表面固定安裝有擋桿,所述轉動板的表面固定安裝有連接軸。
16、在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連接軸的端部轉動安裝有往復桿,左部所述支腿的側部固定安裝有安裝筒,所述往復桿貫穿至安裝筒的底部,所述安裝筒的內部滑動安裝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與往復桿固定連接,所述往復桿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設置在活塞板與安裝筒的頂部之間,所述往復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錘頭,左部所述支腿的側部固定安裝有金屬板,所述金屬板設置在錘頭的正下方。
17、一種自動化應力監測方法,適用于上述的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步驟如下:
18、s1:首先,工作人員將整個裝置安裝到需要進行應力監測的地方,當頂板的頂部受到頂部的應力擠壓時,會使墊板向下進行移動,以此來對第一彈簧進行擠壓,同時也會帶動第一螺紋桿向下進行移動;
19、s2:隨著應力的變化,第三齒輪持續發生轉動,以此來帶動螺紋套進行轉動,螺紋套的轉動可以帶動第一皮帶輪進行轉動,第一皮帶輪的轉動可以帶動第二皮帶輪進行轉動,以此使雙向螺紋桿進行轉動,以此來帶動防護板來進行移動,使防護板得以展開;
20、s3:當防護板向外進行展開時,可以使第一隔板在水箱的內部進行向上運動,使水箱內部的水通過水管進入到顯示箱的內部,工作人員人員可以通過觀察顯示箱內部的水位高度來判斷頂部的應力情況;
21、s4:當防護板向外進行展開時,可以帶動第二齒板進行移動,以此使撥桿進行轉動,轉動的撥桿可以使擋桿和轉動板進行轉動,以此使往復桿向上進行滑動,往復桿向上的滑動可以帶動活塞板向上進行滑動,而活塞板的向上滑動可以對第二彈簧進行擠壓;
22、s5:而當撥桿撥動擋桿轉動至一定的角度時,撥桿與擋桿之間不再產生力的作用,第二彈簧在彈力的作用下恢復原狀,使錘頭以很大的速度向下進行墜落,而錘頭的向下進行墜落可以對金屬板進行錘擊,使金屬板發生響聲,以此來對工作人員進行警示。
23、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其有益效果包括有:
24、1.通過監測機構的設置,可以對頂板受到的應力進行監測,并且可以隨著應力的變化來對防護板進行移動,在建筑工程中應力變化可能會產生物體掉落的情況,防護板可以對頂部掉落的物體提供屋里屏障,避免設備因碰撞而損壞。
25、2.通過觀測機構的設置,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顯示箱內部的水量高度來判斷應力的大小,水箱內部水位變化的監測受外界電磁干擾等因素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包括支腿(1),所述支腿(1)設置有兩個,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支腿(1)的側部安裝有監測機構(2),所述監測機構(2)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201)的頂部轉動安裝有第三齒輪(206),所述第三齒輪(206)的頂部轉動安裝有第一螺紋筒(207),所述第一螺紋筒(207)的內部螺紋安裝有第一螺紋桿(208),所述第一螺紋桿(208)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墊板(209),所述墊板(209)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一彈簧(210),所述第一彈簧(210)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第一彈簧(210)設置在安裝板(201)與墊板(209)之間,所述第三滑動槽(202)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第三滑動槽(202)的內部均滑動安裝有滑板(211),所述滑板(211)的側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齒板(212),所述第一齒板(212)與第三齒輪(206)相嚙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第三滑動槽(202)的內部均轉動安裝有第二螺紋桿(213),所述第二螺紋桿(213)與滑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觀測機構(3)還包括第三齒板(303),所述第三齒板(303)滑動安裝在第一滑動槽(302)的內部,所述第三齒板(303)與第一齒輪(301)相嚙合,所述第一齒輪(301)與第二齒板(216)相嚙合,所述第三齒板(303)的側部固定安裝有橫板(304),所述橫板(304)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三螺紋桿(30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的側部固定安裝有側板(306),所述側板(306)的內部轉動安裝有第二螺紋筒(307),所述第二螺紋筒(307)與第三螺紋桿(305)螺紋連接,所述第二螺紋筒(307)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三螺紋筒(308),所述第三螺紋筒(308)的內部螺紋安裝有第四螺紋桿(309),所述支腿(1)的側部固定安裝有水箱(310),所述水箱(310)的內部滑動安裝有第一隔板(311),所述第一隔板(311)的頂部與第四螺紋桿(309)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10)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顯示箱(312),所述顯示箱(312)的內部滑動安裝有第二隔板(313),所述第一隔板(311)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連接桿(314),所述連接桿(314)貫穿至顯示箱(312)的內部且與第二隔板(313)固定連接,所述水箱(310)的側部固定安裝有水管(315),所述水管(315)延伸至顯示箱(312)的內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警機構(4)還包括H形板(403),所述H形板(403)滑動安裝在第二滑動槽(402)的內部,所述H形板(403)的兩側均開設有齒槽(404),后部所述齒槽(404)與第二齒輪(401)相嚙合,第二齒輪(401)與第二齒板(216)相嚙合,左部所述支腿(1)的側部轉動安裝有第四齒輪(405),所述第四齒輪(405)與前部齒槽(404)相嚙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左部所述支腿(1)的另一側轉動安裝有第五齒輪(406),所述第五齒輪(406)與第四齒輪(405)固定連接,左部所述支腿(1)的另一側轉動安裝有第六齒輪(407),所述第六齒輪(407)與第五齒輪(406)相嚙合,所述第六齒輪(407)的側部固定安裝有轉動軸(408),所述轉動軸(408)貫穿至左部支腿(1)的側部,所述轉動軸(408)的表面固定安裝有撥桿(409),所述轉動軸(408)的表面轉動安裝有轉動板(410),所述轉動板(410)的表面固定安裝有擋桿(411),所述轉動板(410)的表面固定安裝有連接軸(412)。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軸(412)的端部轉動安裝有往復桿(413),左部所述支腿(1)的側部固定安裝有安裝筒(414),所述往復桿(413)貫穿至安裝筒(414)的底部,所述安裝筒(4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包括支腿(1),所述支腿(1)設置有兩個,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支腿(1)的側部安裝有監測機構(2),所述監測機構(2)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201)的頂部轉動安裝有第三齒輪(206),所述第三齒輪(206)的頂部轉動安裝有第一螺紋筒(207),所述第一螺紋筒(207)的內部螺紋安裝有第一螺紋桿(208),所述第一螺紋桿(208)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墊板(209),所述墊板(209)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一彈簧(210),所述第一彈簧(210)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第一彈簧(210)設置在安裝板(201)與墊板(209)之間,所述第三滑動槽(202)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第三滑動槽(202)的內部均滑動安裝有滑板(211),所述滑板(211)的側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齒板(212),所述第一齒板(212)與第三齒輪(206)相嚙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第三滑動槽(202)的內部均轉動安裝有第二螺紋桿(213),所述第二螺紋桿(213)與滑板(211)螺紋連接,所述第二螺紋桿(213)的表面螺紋安裝有螺紋套(217),所述螺紋套(217)貫穿至第三滑動槽(202)的外部且與第三滑動槽(202)轉動連接,,所述螺紋套(217)的端部固定安裝有第一皮帶輪(214),所述雙向螺紋桿(204)的端部固定安裝有第二皮帶輪(215),所述第一皮帶輪(214)與第二皮帶輪(215)之間通過皮帶相連接,所述防護板(205)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二齒板(21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觀測機構(3)還包括第三齒板(303),所述第三齒板(303)滑動安裝在第一滑動槽(302)的內部,所述第三齒板(303)與第一齒輪(301)相嚙合,所述第一齒輪(301)與第二齒板(216)相嚙合,所述第三齒板(303)的側部固定安裝有橫板(304),所述橫板(304)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三螺紋桿(30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裝配式應力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的側部固定安裝有側板(306),所述側板(306)的內部轉動安裝有第二螺紋筒(307),所述第二螺紋筒(307)與第三螺紋桿(305)螺紋連接,所述第二螺紋筒(307)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三螺紋筒(308),所述第三螺紋筒(308)的內部螺紋安裝有第四螺紋桿(309),所述支腿(1)的側部固定安裝有水箱(310),所述水箱(310)的內部滑動安裝有第一隔板(31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書香,李慶詩,程波,劉文濤,富志強,劉振國,朱旭紅,王亮,夏洪波,劉天奇,王永康,段文靜,鄧博,茍云浩,劉澤宇,李威,李世云,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