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一般涉及桌具,具體涉及桌具支撐結構。
技術介紹
1、桌具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具,現有桌具底部的連接梁通常和桌腿焊接固定,且連接梁采用中空的方管,具有較好的剛性,不易彎折,使得桌具整體具有較好的支撐性和強度。
2、但是在實際加工或后期裝配的過程中,桌腿和連接梁之間的連接往往存在著些許誤差,使得桌具放置于地面上時,可能存在四條桌腿高度不齊的情況,而連接梁具有的剛性本身是為了連接的穩定性,在此種情況下則變成了不利之處,導致桌具容易左右晃動,穩定性較差。
3、因此,如何在桌腿不齊的情況下,保證桌具可以穩定地放置于地面成為了當前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種桌具支撐結構,通過將桌腿之間的連接梁設置為具有一定彈性形變能力的敞開式結構,使得當四根桌腿高度不齊時,連接梁在受到來自桌板的壓力后會產生彈性形變,從而使得桌腿之間高度差被連接梁的形變量彌補,四條桌腿均可以平穩地觸地,桌具可以穩定地防止于地面。
2、本技術的效果是這樣實現的:
3、本申請提供一種桌具支撐結構,包括桌板以及支撐于桌板底面的連接梁以及四根桌腿,任意兩根相鄰的桌腿之間通過連接梁連接,連接梁為鈑金件,且連接梁的剖面為未封閉的敞開式結構,使得連接梁具有一定彈性形變能力。
4、進一步地,連接梁包括位于桌板前后兩側的第一連接梁以及位于桌板左右兩側的第二連接梁,每一條桌腿的一側設置有角鐵;第一連接梁螺接于角鐵,第二
5、進一步地,每一條桌腿的側壁上設置有兩個相對垂直的角鐵,兩根連接梁分別螺接于兩個角鐵。拆分包裝時,可以將連接梁和桌腿拆卸后疊放節省空間,節省運輸成本。
6、進一步地,連接梁和桌腿之間通過焊接固定。保證桌腿與連接梁之間的連接強度,提升桌具整體的穩定性。
7、進一步地,連接梁的剖面形狀為l字型,連接梁包括與桌板抵接的連接部,以及相對于連接部垂直的豎直部。保證連接梁具有足夠支撐強度的同時,盡可能的降低連接梁的剛性,保證四條桌腿能平穩觸地。
8、進一步地,連接梁的剖面形狀為u字型,連接梁包括與桌板抵接的連接部,以及相對于連接部垂直的豎直部,豎直部的下端彎折形成彎折部。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桌具的過程中,當手部觸及到連接梁時,接觸到彎折部和豎直部之間拐角的圓弧面,使用過程較為舒適。
9、進一步地,連接梁的長度不小于120cm,連接部與豎直部為一體成型且兩者厚度相同,連接部的厚度為0.8-1.1mm。使得連接梁具有較好的強度,并且具有足夠的剛性。
10、進一步地,沿連接梁的寬度方向,彎折部的長度要小于連接部。在保證使用者使用舒適的同時,降低了連接梁整體的重量,使其擁有較小的剛性。
11、進一步地,沿連接梁的寬度方向,彎折部的寬度為0.5-1.6cm,連接部的寬度為2.5-4mm。不僅使得彎折部的寬度足夠防止劃傷使用者,連接部的寬度足夠為桌板提供穩定的支撐,而且使得連接梁具有足夠小的剛性。
12、進一步地,連接梁的側壁上鏤空設置有若干個圓形的通孔,使得連接梁的剛性被進一步減弱。
13、進一步地,連接梁的側壁上鏤空設置有若干個長條狀的通孔,使得連接梁的剛性被進一步減弱。
14、本申請提供的桌具支撐結構,通過將桌腿之間的連接梁設置為具有一定彈性形變能力的敞開式結構,使得相較于傳統桌具框架使用的方管,連接梁的剛性較弱,使得當四根桌腿高度不齊時,連接梁在受到來自桌板的壓力后會產生彈性形變,從而使得桌腿之間高度差被連接梁的形變量彌補,四條桌腿均可以平穩地觸地,桌具可以穩定地防止于地面,具有較好的穩定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1)以及支撐于所述桌板(1)底面的連接梁(2)以及四根桌腿(3),任意兩根相鄰的所述桌腿(3)之間通過連接梁(2)連接,所述連接梁(2)為鈑金件,且所述連接梁(2)的剖面為未封閉的敞開式結構,使得所述連接梁(2)具有一定彈性形變能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梁(2)包括位于所述桌板(1)前后兩側的第一連接梁(210)以及位于所述桌板(1)左右兩側的第二連接梁(220),每一條所述桌腿(3)的一側設置有角鐵(310);所述第一連接梁(210)螺接于所述角鐵(310),所述第二連接梁(220)焊接于所述桌腿(3)的另一側;或者,所述第二連接梁(220)螺接于所述角鐵(310),所述第一連接梁(210)焊接于所述桌腿(3)的另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條所述桌腿(3)的側壁上設置有兩個相對垂直的角鐵(310),兩根所述連接梁(2)分別螺接于兩個所述角鐵(3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梁(2)和所述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梁(2)的剖面形狀為L字型,所述連接梁(2)包括與所述桌板(1)抵接的連接部(201),以及相對于所述連接部(201)垂直的豎直部(20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梁(2)的剖面形狀為U字型,所述連接梁(2)包括與所述桌板(1)抵接的連接部(201),以及相對于所述連接部(201)垂直的豎直部(202),所述豎直部(202)的下端彎折形成彎折部(203)。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梁(2)的長度不小于120cm,所述連接部(201)與所述豎直部(202)為一體成型且兩者厚度相同,所述連接部(201)的厚度為0.8-1.1mm。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連接梁(2)的寬度方向,所述彎折部(203)的長度要小于所述連接部(201)。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連接梁(2)的寬度方向,所述彎折部(203)的寬度為0.5-1.6cm,所述連接部(201)的寬度為2.5-4mm。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梁(2)的側壁上鏤空設置有若干個圓形的通孔(221)。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梁(2)的側壁上鏤空設置有若干個長條狀的通孔(22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1)以及支撐于所述桌板(1)底面的連接梁(2)以及四根桌腿(3),任意兩根相鄰的所述桌腿(3)之間通過連接梁(2)連接,所述連接梁(2)為鈑金件,且所述連接梁(2)的剖面為未封閉的敞開式結構,使得所述連接梁(2)具有一定彈性形變能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梁(2)包括位于所述桌板(1)前后兩側的第一連接梁(210)以及位于所述桌板(1)左右兩側的第二連接梁(220),每一條所述桌腿(3)的一側設置有角鐵(310);所述第一連接梁(210)螺接于所述角鐵(310),所述第二連接梁(220)焊接于所述桌腿(3)的另一側;或者,所述第二連接梁(220)螺接于所述角鐵(310),所述第一連接梁(210)焊接于所述桌腿(3)的另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條所述桌腿(3)的側壁上設置有兩個相對垂直的角鐵(310),兩根所述連接梁(2)分別螺接于兩個所述角鐵(3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梁(2)和所述桌腿(3)之間通過焊接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具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梁(2)的剖面形狀為l字型,所述連接梁(2)包括與所述桌板(1)抵...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明華,王業炳,李玉成,
申請(專利權)人:永藝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