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醫藥,具體涉及一種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制備方法及應用。
技術介紹
1、氟非尼酮(fluorofenidone),化學名為1-(3-氟苯基)-5-甲基-1h-吡啶酮,屬吡啶酮類化合物。藥理學研究表明:該藥對多種器官纖維化疾病如肝硬化、肝纖維化、腎纖維化,包括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等均有良好療效,且作用強于同類化合物。
2、常用到的固體分散體技術在制備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機溶劑作為溶劑,而有機溶劑不易完全除去,殘留溶劑可能導致不良反應。因采用固體分散體的技術制備的樣品可能因藥物分散狀態的穩定性不高,且在藥品貯存過程中可能會存在藥物晶型改變,導致藥物可能會發生物理或者化學變化,從而影響其藥效和穩定性,同時制劑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都會下降的趨勢。
技術實現思路
1、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制備方法及應用。本專利技術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可用于治療多種器官纖維化疾病如肝硬化、肝纖維化、腎纖維化,包括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氟非尼酮膠囊制劑,所述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包括由作為活性成分的氟非尼酮與作為非活性成分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膠囊制劑載體組成,其中:
3、所述作為活性成分的氟非尼酮為粉碎后通過60~100目篩、優選70~90目篩、最優選80目篩制得;
4、所述藥學上可接受的膠囊制劑載體包括:填充劑、崩解劑、粘合劑和潤滑
5、并且各成分的質量份數配比關系為:
6、氟非尼酮:60~80份;
7、填充劑:10~30份;
8、崩解劑:1~5份;
9、粘合劑:1~3份;
10、潤滑劑:0.1~2份。
11、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中,所述各成分的質量份數配比關系為:
12、氟非尼酮:65~75份,優選68~72份;
13、填充劑:20~30份,優選25~30份;
14、崩解劑:1~4份,優選2~4份;
15、粘合劑:1.5~2.5份,優選1.5~2份;
16、潤滑劑:0.1~1份,優選0.2~0.6份。
17、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中,所述填充劑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無水乳糖、預膠化淀粉、蔗糖、甘露醇、山梨醇、微晶纖維素、玉米淀粉、纖維素-乳糖,優選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無水乳糖、預膠化淀粉、蔗糖、甘露醇、玉米淀粉、纖維素-乳糖,更優選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無水乳糖、預膠化淀粉、玉米淀粉、纖維素-乳糖。
18、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中,
19、所述崩解劑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羧甲基淀粉鈉、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交聯聚維酮,優選為羧甲基淀粉鈉或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最優選為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
20、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中,
21、所述粘合劑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羥丙甲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聚維酮,優選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羥丙甲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更優選為羥丙甲纖維素或羥丙基纖維素。
22、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中,所述潤滑劑為硬脂酸鎂或硬脂酸鈣,最優選為硬脂酸鎂。
23、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制備第一方面所述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4、1)稱取原料化合物氟非尼酮,粉碎過篩;
25、2)將步驟1)中過篩后的氟非尼酮與所述填充劑和所述崩解劑混合,再加入所述粘合劑進行制粒,干燥后過篩得到氟非尼酮顆粒;和
26、3)將步驟2)中得到的氟非尼酮顆粒與所述潤滑劑混合,得到內容物,經填充膠囊外殼后得到所述氟非尼酮膠囊制劑。
27、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2)中:
28、所述制粒的方法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濕法制粒、流化床制粒、干法制粒、粉末混合制粒,優選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濕法制粒、流化床制粒、粉末混合制粒,最優選為濕法制粒;
29、所述混合的時間為3~10min,優選為4~6min,最優選為5min;
30、所述粘合劑以水溶液形式加入,所述粘合劑的溶質在水中的質量百分濃度優選為2%~10%,更優選為3%~8%,進一步優選為4%~5%;和/或
31、所述干燥后過篩的目數為10~40目,優選為20~30目,最優選為20目。
32、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二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3)中:
33、所述混合的時間為5~20min,優選為10~15min,最優選為10min;和/或
34、所述混合的轉速為5~30轉/min,優選為10~20轉/min,最優選為轉15轉/min。
35、本專利技術的第三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在制備用于治療器官纖維化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
36、優選地,所述器官纖維化疾病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肝硬化疾病、肝纖維化疾病、腎纖維化疾病;
37、更優選地,所述腎纖維化疾病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腎臟纖維化。
38、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本專利技術的氟非尼酮膠囊劑,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
39、氟非尼酮:65%~75%
40、填充劑:20%~30%
41、崩解劑:2%~5%
42、粘合劑:1%~3%
43、潤滑劑:0.1%~1%
44、其中,所述氟非尼酮通過粉碎機粉碎后通過80目篩。
45、所述填充劑選自無水乳糖、纖維素-乳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預膠化淀粉、微晶纖維素、玉米淀粉中的至少一種或多種,優選為纖維素-乳糖,本專利技術經過大量實驗發現,纖維素乳糖作為填充劑時,可以有效地減少制粒完成后的細粉率,增加顆粒的流動性,降低顆粒填充難度,提升制備工藝的可行性與流暢性。
46、所述崩解劑選自羧甲基淀粉鈉、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交聯聚維酮中的至少一種或多種,其中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是優選。本專利技術經過實驗發現,交聯羧甲基淀粉鈉的用量對膠囊劑的體外溶出度和穩定性有著較大的影響,一般而言,崩解劑用量增加顆粒崩解效果越明顯溶出越快,反之則慢。通過實驗發現當交聯羧甲基淀粉鈉的用量為2%~5%時溶出度符合要求。
47、所述粘合劑選自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羥丙甲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聚維酮中的至少一種或多種,其中羥丙甲纖維素是優選。本專利技術經過大量實驗發現,羥丙甲纖維素配制成水溶液參與制粒其成粒效果較好,使用粉末的形式參與制粒,制粒效果較差,故該膠囊劑優選配制成其水溶液參與制粒。
48、所述潤滑劑為硬脂酸鎂和/或硬脂酸鈣,優選硬脂酸鎂。
49、本專利技術的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包括由作為活性成分的氟非尼酮與作為非活性成分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膠囊制劑載體組成,其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成分的質量份數配比關系為: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劑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無水乳糖、預膠化淀粉、蔗糖、甘露醇、山梨醇、微晶纖維素、玉米淀粉、纖維素-乳糖,優選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無水乳糖、預膠化淀粉、蔗糖、甘露醇、玉米淀粉、纖維素-乳糖,更優選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無水乳糖、預膠化淀粉、玉米淀粉、纖維素-乳糖。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崩解劑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羧甲基淀粉鈉、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交聯聚維酮,優選為羧甲基淀粉鈉或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最優選為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劑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羥丙甲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聚維酮,優選選自以下一種或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劑為硬脂酸鎂或硬脂酸鈣,最優選為硬脂酸鎂。
7.制備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
10.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在制備用于治療器官纖維化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包括由作為活性成分的氟非尼酮與作為非活性成分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膠囊制劑載體組成,其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成分的質量份數配比關系為: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劑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無水乳糖、預膠化淀粉、蔗糖、甘露醇、山梨醇、微晶纖維素、玉米淀粉、纖維素-乳糖,優選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無水乳糖、預膠化淀粉、蔗糖、甘露醇、玉米淀粉、纖維素-乳糖,更優選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無水乳糖、預膠化淀粉、玉米淀粉、纖維素-乳糖。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氟非尼酮膠囊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崩解劑選自以下一種或多種:羧甲基淀粉鈉、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交聯聚維酮,優選為羧甲基淀粉鈉或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最優選為交聯羧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興存,吳清苗,殷海峰,廖立平,吳乾杰,薛雋怡,陳多鵬,
申請(專利權)人:海口市制藥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