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磨床,具體為一種軋輥外圓磨床。
技術介紹
1、磨床是利用磨具對工件表面進行磨削加工的機床。大多數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轉的砂輪進行磨削加工,少數的是使用油石、砂帶等其他磨具和游離磨料進行加工,如珩磨機、超精加工機床、砂帶磨床、研磨機和拋光機等。軋機上使金屬產生連續塑性變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軋輥主要由輥身、輥頸和軸頭3部分組成,輥身是實際參與軋制金屬的軋輥中間部分,它具有光滑的圓柱形或帶軋槽的表面,輥頸安裝在軸承中,并通過軸承座和壓下裝置把軋制力傳給機架,金屬軋輥機在長時間停止使用之后,軋輥可能會生銹,生銹的軋輥在工作時,容易污染被加工的金屬,所以需要對軋輥表面進行除銹。
2、現有的軋輥外圓打磨主要通過砂帶機或砂輪機對轉動中軋輥表面進行貼合打磨,軋輥布置于軸承架中通過手動或電機驅動的方式進行勻速旋轉運動與打磨機構貼合,在打磨過程中需要人工配合進行打磨機構的控制運動,使打磨機構沿輥體表面橫向運動對輥體表面進行全面打磨,且需要控制打磨機構與輥體表面貼合壓力從而控制打磨機構的磨削量,操作人員控制動作主要依據經驗判斷進行操作,導致輥體表面打磨不均,使輥體表面成型質量差,存在一定缺陷。
3、有鑒于此,針對現有的問題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軋輥外圓磨床,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旨在通過該技術,達到解決問題與提高實用價值性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旨在解決現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2、為此,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
3、所述平移撐架包括支撐座、驅動桿和彈性撐桿,所述驅動桿固定安裝于驅動立架的一側且輸出端與支撐座的表面垂直連接,所述支撐座的底面設有移動輪,所述彈性撐桿包括滑套、動撐桿和固定于彈性撐桿表面的發條轉盒,所述發條轉盒的內側設有與動撐桿表面傳動嚙合的發條轉齒,所述發條轉盒的頂端轉動安裝有導輥輪;
4、所述砂帶打磨組件包括調節撐桿、導座、砂帶和驅動輪,所述調節撐桿固定于支撐座表面且用于導座、驅動輪的升降運動,所述導座的表面設有砂帶輪,所述砂帶套接于砂帶輪和驅動輪的表面,所述導座的表面固定安裝有滑板。
5、本專利技術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輥體傳動箱的兩側均設有與軸承座和蝸桿軸座表面轉動套接的軸桿,所述蝸桿軸座的內側設套接于軸桿表面的渦輪,且蝸桿軸座的內側設有與渦輪傳動嚙合的蝸桿,所述蝸桿的一端設有手動轉把。
6、本專利技術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驅動桿為電動推桿結構且垂直軸承座和支撐座的表面方向布置,所述驅動桿與夾盤軸向平行布置。
7、本專利技術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彈性撐桿的數量為兩個且所述彈性撐桿關于支撐座的表面中線對稱布置于支撐座表面,兩個所述彈性撐桿呈八字型斜向布置。
8、本專利技術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動撐桿滑動套接于滑套的內側,所述動撐桿的表面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齒槽,所述發條轉齒包括固定于發條轉盒內側圓盤發條以及套接于發條外周的齒環,且齒環的外周與動撐桿表面齒槽相嚙合。
9、本專利技術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導輥輪的表面設有保持套,所述保持套的內側轉動安裝有若干呈導輥輪圓周方向均勻布置的斜輥,所述斜輥傾斜導輥輪的厚度方向布置,所述斜輥的中部直徑大于兩端的直徑。
10、本專利技術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調節撐桿包括絲桿導軌、絲桿電機以及滑動安裝于絲桿導軌表面的絲桿電機,所述導座和驅動輪固定于絲桿電機表面,所述絲桿電機的輸出端設有絲桿且絲桿電機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螺紋套接于絲桿表面的螺套。
11、本專利技術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滑板用于支撐砂帶進行傳動運動,所述滑板的頂面為平滑光面結構,且所述砂帶輪的數量為兩個且對稱布置于滑板的兩側。
12、本專利技術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為:
13、1.本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一體式輥體傳動箱、平移撐架和砂帶打磨組件結構,利用輥體傳動箱驅動輥體在平移撐架的支撐下進行自主轉動并貼合砂帶打磨組件表面進行打磨,在驅動桿和調節撐桿的控制下進行打磨組件的橫移和貼合接觸控制,實現自動化打磨,提高打磨工作效率對輥體表面進行均勻拋磨,提高打磨成品效果。
14、2.本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新型彈性撐桿結構,在發條轉盒的控制下利用導輥輪進行輥體的可調支撐,并在多輥狀導輥輪的支撐下進行輥體的軸向和相對橫向運動,實現打磨機構相對輥體的多向運動。
15、3.本專利技術中,通過下置砂帶打磨組件結構,利用砂帶打磨組件配合彈性撐桿進行輥體的柔性支撐,在動撐桿的柔性支撐下根據輥體自重與砂帶表面自貼合,保證貼合壓力的統一,并保持砂帶運動張力的穩定,且在調節撐桿升降控制下可自行改變和調節貼合壓力,進而改變打磨進量。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軋輥外圓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立架(100)、輥體傳動箱(200)、平移撐架(300)和砂帶打磨組件(400),所述驅動立架(100)的表面設有用于支撐并調節輥體傳動箱(200)對向的軸承座(110)和蝸桿軸座(120),所述輥體傳動箱(200)轉動安裝于軸承座(110)和蝸桿軸座(120)內側,所述輥體傳動箱(200)的一側轉動安裝有用于夾持軋輥的夾盤(210),所述輥體傳動箱(200)的內側設有減速電機(220),所述減速電機(220)的輸出端和夾盤(210)的一端設有位于輥體傳動箱(200)內側且相互傳動連接的傳動鏈輪(2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軋輥外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輥體傳動箱(200)的兩側均設有與軸承座(110)和蝸桿軸座(120)表面轉動套接的軸桿,所述蝸桿軸座(120)的內側設套接于軸桿表面的渦輪,且蝸桿軸座(120)的內側設有與渦輪傳動嚙合的蝸桿,所述蝸桿的一端設有手動轉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軋輥外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桿(320)為電動推桿結構且垂直軸承座(110)和支撐座(310)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軋輥外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撐桿(330)的數量為兩個且所述彈性撐桿(330)關于支撐座(310)的表面中線對稱布置于支撐座(310)表面,兩個所述彈性撐桿(330)呈八字型斜向布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軋輥外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撐桿(332)滑動套接于滑套(331)的內側,所述動撐桿(332)的表面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齒槽,所述發條轉齒包括固定于發條轉盒(333)內側圓盤發條以及套接于發條外周的齒環,且齒環的外周與動撐桿(332)表面齒槽相嚙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軋輥外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輥輪(334)的表面設有保持套,所述保持套的內側轉動安裝有若干呈導輥輪(334)圓周方向均勻布置的斜輥,所述斜輥傾斜導輥輪(334)的厚度方向布置,所述斜輥的中部直徑大于兩端的直徑。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軋輥外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撐桿(410)包括絲桿導軌(411)、絲桿電機以及滑動安裝于絲桿導軌(411)表面的絲桿電機(413),所述導座(420)和驅動輪(440)固定于絲桿電機表面,所述絲桿電機(413)的輸出端設有絲桿且絲桿電機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螺紋套接于絲桿表面的螺套。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軋輥外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422)用于支撐砂帶(430)進行傳動運動,所述滑板(422)的頂面為平滑光面結構,且所述砂帶輪(421)的數量為兩個且對稱布置于滑板(422)的兩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軋輥外圓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立架(100)、輥體傳動箱(200)、平移撐架(300)和砂帶打磨組件(400),所述驅動立架(100)的表面設有用于支撐并調節輥體傳動箱(200)對向的軸承座(110)和蝸桿軸座(120),所述輥體傳動箱(200)轉動安裝于軸承座(110)和蝸桿軸座(120)內側,所述輥體傳動箱(200)的一側轉動安裝有用于夾持軋輥的夾盤(210),所述輥體傳動箱(200)的內側設有減速電機(220),所述減速電機(220)的輸出端和夾盤(210)的一端設有位于輥體傳動箱(200)內側且相互傳動連接的傳動鏈輪(2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軋輥外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輥體傳動箱(200)的兩側均設有與軸承座(110)和蝸桿軸座(120)表面轉動套接的軸桿,所述蝸桿軸座(120)的內側設套接于軸桿表面的渦輪,且蝸桿軸座(120)的內側設有與渦輪傳動嚙合的蝸桿,所述蝸桿的一端設有手動轉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軋輥外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桿(320)為電動推桿結構且垂直軸承座(110)和支撐座(310)的表面方向布置,所述驅動桿(320)與夾盤(210)軸向平行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軋輥外圓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撐桿(330)的數量為兩個且所述彈性撐桿(330)關于支撐座(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友根,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潤孚機械軋輥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