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屬于電器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觸頭組件及斷路器。
技術介紹
1、在傳統的斷路器結構中,通常會具有觸頭組件、產氣件和滅弧柵片,觸頭組件的動觸頭和靜觸頭分斷所產生的電弧能夠通過產氣件進入滅弧柵片中進行滅弧。
2、觸頭組件的動觸頭通常包括主觸頭和弧觸頭,主觸頭能夠對合閘時長期通過的電流進行負擔,弧觸頭則在分斷時產生電弧。然而,弧觸頭在電弧的作用下,會逐漸產生磨損,當磨損到一定程度時,合閘狀態下弧觸頭與靜觸頭之間會具有間隙,使得僅主觸頭與靜觸頭接觸的情況。這種情況會導致電弧在主觸頭處產生,產氣件會阻礙電弧向滅弧柵片運動,從而導致電弧持續在主觸頭處燃燒,造成分斷失敗的情況。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觸頭組件及斷路器,能夠保證在斷路器合閘狀態下弧觸頭與靜觸頭之間的接觸,避免斷路器分斷失敗。
2、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觸頭組件,其中,用于控制斷路器的通斷,與斷路器的滅弧組件電氣連接,觸頭組件包括:靜觸頭組件,包括多個靜觸頭,靜觸頭包括電連接的靜主觸頭和引弧片;動觸頭組件,與靜觸頭組件相接觸或相分離的設置,動觸頭組件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動觸頭和多個第二動觸頭,第一動觸頭包括相連接的第一主觸頭和第一弧觸頭,第一弧觸頭具有第一接觸部,第二動觸頭具有第二主觸頭,第二主觸頭具有第二接觸部,在斷路器的合閘狀態下,第一接觸部與引弧片相接觸的設置,第二接觸部與靜主觸頭相接觸的設置。
3、如上的觸頭組件,其中,第一接觸部凸出于第一弧觸頭的朝向引弧片的表面設置,第二接觸部凸出于
4、如上的觸頭組件,其中,沿動觸頭組件至靜觸頭組件的方向,第一接觸部的厚度大于第二接觸部的厚度。
5、如上的觸頭組件,其中,第一接觸部和第二接觸部由銀金屬或銀合金材料制成。
6、如上的觸頭組件,其中,靜主觸頭具有第三接觸部,引弧片具有第四接觸部,在觸頭組件的合閘狀態下,第三接觸部與第二接觸部相接觸的設置,第四接觸部與第一接觸部相接觸的設置。
7、如上的觸頭組件,其中,第一主觸頭具有避讓部,避讓部凹設于第一主觸頭的朝向靜主觸頭的表面,避讓部與第三接觸部位置相對的設置,用于避讓第三接觸部。
8、如上的觸頭組件,其中,還包括:隔板,與靜觸頭組件及動觸頭組件均相連接的設置,第四接觸部和第一接觸部均設于隔板的朝向滅弧組件的一側,第三接觸部和第二接觸部均設于隔板的遠離滅弧組件的一側。
9、另一方面,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斷路器,其中,包括上述的觸頭組件,斷路器還包括滅弧組件和產氣組件,產氣組件設于觸頭組件和滅弧組件之間。
10、如上的斷路器,其中,產氣組件包括兩個產氣件,兩個產氣件間隔設置形成排弧通道,多個第一弧觸頭和多個與第一弧觸頭對應設置的引弧片均設于排弧通道內部,靜主觸頭和第二主觸頭均設于產氣件的遠離滅弧組件的一側。
11、如上的斷路器,其中,斷路器還包括多個第一彈性件和多個第二彈性件,第一彈性件和第二彈性件均連接于動觸頭組件遠離靜觸頭組件的一側面,多個第一彈性件與多個第一動觸頭一一對應的設置,多個第二彈性件與多個第二動觸頭一一對應的設置,第一彈性件的彈力大于第二彈性件的彈力。
12、本申請的觸頭組件用于控制斷路器的通斷,觸頭組件包括靜觸頭組件和動觸頭組件,靜觸頭組件包括多個靜觸頭,靜觸頭包括電連接的靜主觸頭和引弧片,動觸頭組件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動觸頭和多個第二動觸頭,第一動觸頭通過其第一弧觸頭的第一接觸部能夠與引弧片相接觸的設置,第二動觸頭通過其第二主觸頭的第二接觸部能夠與靜主觸頭相接觸的設置,既保證了第二動觸頭的第二主觸頭能夠與靜主觸頭處于接觸狀態,又保證了第一動觸頭的第一弧觸頭與引弧片在接觸狀態下,第一動觸頭的第一主觸頭始終不會與靜主觸頭相接觸,在第一弧觸頭的第一接觸部磨損后,仍然能夠與引弧片相接觸,因此斷路器在分斷時第一弧觸頭與引弧片相分離,電弧會在第一弧觸頭與引弧片處產生,而不會在第一主觸頭處產生,避免了電弧持續在第一主觸頭處燃燒,從而避免了斷路器的分斷失敗。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觸頭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斷路器的通斷,與所述斷路器的滅弧組件(200)電氣連接,所述觸頭組件(100)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頭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觸部(213)凸出于所述第一弧觸頭(212)的朝向所述引弧片(112)的表面設置,所述第二接觸部(222)凸出于所述第二主觸頭(221)的朝向所述靜主觸頭(111)的表面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頭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動觸頭組件(20)至所述靜觸頭組件(10)的方向,所述第一接觸部(213)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接觸部(222)的厚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頭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觸部(213)和所述第二接觸部(222)由銀金屬或銀合金材料制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頭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靜主觸頭(111)具有第三接觸部(113),所述引弧片(112)具有第四接觸部(114),在所述觸頭組件(100)的合閘狀態下,所述第三接觸部(113)與所述第二接觸部(222)相接觸的設置,所述第四接觸部(114)與所述第一接觸部(213)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觸頭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觸頭(211)具有避讓部(214),所述避讓部(214)凹設于所述第一主觸頭(211)的朝向所述靜主觸頭(111)的表面,所述避讓部(214)與所述第三接觸部(113)位置相對的設置,用于避讓所述第三接觸部(11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觸頭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8.一種斷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觸頭組件,所述斷路器還包括滅弧組件(200)和產氣組件(300),所述產氣組件(300)設于所述觸頭組件(100)和所述滅弧組件(200)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斷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產氣組件(300)包括兩個產氣件(310),兩個所述產氣件(310)間隔設置形成排弧通道(320),多個所述第一弧觸頭(212)和多個與第一弧觸頭(212)對應設置的所述引弧片(112)均設于所述排弧通道(320)內部,所述靜主觸頭(111)和所述第二主觸頭(221)均設于所述產氣件(310)的遠離所述滅弧組件(200)的一側。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斷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斷路器還包括多個第一彈性件和多個第二彈性件,所述第一彈性件和所述第二彈性件均連接于所述動觸頭組件(20)遠離所述靜觸頭組件(10)的一側面,多個所述第一彈性件與多個所述第一動觸頭(21)一一對應的設置,多個所述第二彈性件與多個所述第二動觸頭(22)一一對應的設置,所述第一彈性件的彈力大于所述第二彈性件的彈力。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觸頭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斷路器的通斷,與所述斷路器的滅弧組件(200)電氣連接,所述觸頭組件(100)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頭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觸部(213)凸出于所述第一弧觸頭(212)的朝向所述引弧片(112)的表面設置,所述第二接觸部(222)凸出于所述第二主觸頭(221)的朝向所述靜主觸頭(111)的表面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頭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動觸頭組件(20)至所述靜觸頭組件(10)的方向,所述第一接觸部(213)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接觸部(222)的厚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頭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觸部(213)和所述第二接觸部(222)由銀金屬或銀合金材料制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頭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靜主觸頭(111)具有第三接觸部(113),所述引弧片(112)具有第四接觸部(114),在所述觸頭組件(100)的合閘狀態下,所述第三接觸部(113)與所述第二接觸部(222)相接觸的設置,所述第四接觸部(114)與所述第一接觸部(213)相接觸的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觸頭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觸頭(211)具有避讓部(214),所述避讓部(214)凹設于所述第一主觸頭(211)的朝向所述靜...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森林,陳正馨,孫健焜,劉毅,張慧民,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