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力施工,尤其涉及一種電力施工起重機。
技術介紹
1、在綜合考慮到成本和施工便利性等因素后,通常會選擇使用混凝土的電線桿架設線路。但是混凝土的電線桿在地形崎嶇的山地上架設時并不方便,傳統(tǒng)的起重裝置雖然能夠?qū)﹄娋€桿進行起吊方便其呈豎直狀被埋設,但是并不能在山地上對電線桿進行方便的運輸,因此山地崎嶇的環(huán)境多依靠人工進行運輸,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危險性大,突出了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力施工起重機,以解決現(xiàn)有起重裝置對電線桿在山地上運輸不便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電力施工起重機,包括自移動履帶拖車,所述自移動履帶拖車中部安裝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后上部前后鉸接有主支撐筒,所述主支撐筒與安裝座共同安裝有翻轉(zhuǎn)機構,所述主支撐筒上部為斷開的開口狀,且左右兩部各固定有徑向的且水平的一號電動推桿和二號電動推桿,兩所述二號電動推桿的推桿分別水平鉸接有支撐架,兩所述支撐架前部分別與兩一號電動推桿的推桿相前后滑動連接,兩所述支撐架從前至后依次轉(zhuǎn)動連接有多個豎直的一號支撐軸,且前部分別沿前后方向固定有一號伺服電機,所述一號伺服電機的轉(zhuǎn)軸與支撐架相轉(zhuǎn)動連接,且同軸固定有蝸桿,各所述一號支撐軸中部分別同軸固定有蝸輪,且上下兩部各同軸固定有滾輪,所述蝸輪的外徑小于滾輪的外徑,且與蝸桿相嚙合,所述主支撐筒底部固定有多個三號電動推桿,所述三號電動推桿的推桿末端分別轉(zhuǎn)動連接有托輪,所述安裝座固
4、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兩所述支撐架之間的空隙內(nèi)置有拖動組件,所述拖動組件包括內(nèi)支撐筒、底筒、外支撐筒、半支撐筒、夯實半盤、連接螺栓、齒條,所述內(nèi)支撐筒后部同軸螺紋連接有底筒,所述內(nèi)支撐筒內(nèi)壁呈前部內(nèi)徑小而后部內(nèi)徑大的錐面狀,且內(nèi)壁與目標混凝土電線桿相貼合,所述內(nèi)支撐筒和底筒均為金屬材質(zhì),所述內(nèi)支撐筒同軸滑動連接有外支撐筒,所述外支撐筒由左右兩部的半支撐筒拼合而成,兩所述半支撐筒拼合時通過螺栓和螺母進行緊固以保持拼合,且后部分別固定有能夠拼合成完整圓盤狀的夯實半盤,所述外支撐筒間隙插接有多個連接螺栓,各所述連接螺栓分別與內(nèi)支撐筒相螺紋連接,所述外支撐筒外壁呈平直的圓筒狀,且左右兩部各固定有兩個平行于其軸向的齒條,所述一號支撐軸上下兩部各同軸固定有一號齒輪,所述一號齒輪能夠與齒條相嚙合,所述一號支撐軸上的兩一號齒輪位于兩滾輪之間,所述一號齒輪的外徑小于滾輪的外徑。
5、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主支撐筒同軸轉(zhuǎn)動連接有副支撐筒,所述副支撐筒外壁同軸固定有不完全的外齒圈,且上部為斷開的開口狀,所述主支撐筒左部固定有徑向的支撐座,所述支撐座后端固定有二號伺服電機,所述二號伺服電機具有剎車功能,所述二號伺服電機的轉(zhuǎn)軸同軸固定有二號齒輪,所述二號齒輪與外齒圈相嚙合,所述副支撐筒左前部和左后部各固定有四號電動推桿,兩所述四號電動推桿的推桿末端也分別固定有托輪,所述四號電動推桿與主電控系統(tǒng)相電性連接,所述主支撐筒前后兩部各固定有兩個三號電動推桿,所述主支撐筒前部的兩個三號電動推桿和后部的兩個三號電動推桿均呈聚攏狀。
6、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安裝座與自移動履帶拖車相上下插接,所述主支撐筒外壁左右兩部各固定有沿前后方向延申的插條,所述主支撐筒開口處通過插條向后插接有兩個插板,兩所述插板共同固定有儲物槽,所述自移動履帶拖車包括車架,所述車架安裝有副電控系統(tǒng),所述副電控系統(tǒng)內(nèi)也電性連接有另一蓄電池和無線電傳輸模塊。
7、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車架前后兩部各固定有豎直的五號電動推桿,各所述五號電動推桿的推桿底端分別固定有豎直的地插,所述主支撐筒外壁固定有吊裝耳,所述車架前部固定有支座,所述支座轉(zhuǎn)動連接有絞線盤,且固定有剎車電機,所述剎車電機的轉(zhuǎn)軸與絞線盤相同軸固定,所述絞線盤與吊裝耳共同固定連接有盈余的繩纜,所述五號電動推桿、剎車電機與副電控系統(tǒng)相電性連接。
8、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車架左前部和右前部分別固定有齒輪減速器,兩所述齒輪減速器分別固定有三號伺服電機,兩所述三號伺服電機的轉(zhuǎn)軸分別與兩齒輪減速器的輸入軸相同軸固定,兩所述齒輪減速器的輸出軸分別同軸固定有前履帶輪,所述前履帶輪呈左右方向的水平設置,所述車架左后部和右后部沿左右方向分別轉(zhuǎn)動連接有后履帶輪,所述前履帶輪和后履帶輪共同嚙合有履帶,所述車架左前部和右前部分別上下鉸接有前支撐臂,所述車架左后部和右后部分別上下鉸接有后支撐臂,兩所述前支撐臂前部分別沿左右方向轉(zhuǎn)動有前抓地輪,兩所述后支撐臂后部分別沿左右方向轉(zhuǎn)動連接有后抓地輪,兩所述后支撐臂后部分別固定有二號減速電機,兩所述二號減速電機的轉(zhuǎn)軸分別與兩后抓地輪相同軸固定,所述車架前部和后部分別鉸接有兩個六號電動推桿,各所述六號電動推桿的推桿與前支撐臂上部或后支撐臂上部相鉸接,所述二號減速電機和六號電動推桿與副電控系統(tǒng)相電性連接。
9、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翻轉(zhuǎn)機構包括二號支撐軸、三號支撐軸、七號電動推桿,所述安裝座左右兩部各固定有水平的二號支撐軸,所述主支撐筒外壁左右兩部各固定有水平的三號支撐軸,兩所述二號支撐軸分別前后鉸接有七號電動推桿,所述七號電動推桿的推桿與三號支撐軸相鉸接,所述七號電動推桿與主電控系統(tǒng)相電性連接,所述三號支撐軸能夠與安裝座頂端相搭觸。
10、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本專利技術通過控制三號電動推桿進行伸縮,能夠利用托輪對電線桿進行托舉,通過控制一號電動推桿和二號電動推桿伸出,能夠使得滾輪對電線桿進行夾緊,通過控制一號伺服電機進行轉(zhuǎn)動,利用蝸桿與蝸輪的嚙合能夠使得滾輪轉(zhuǎn)動而對電線桿進行移動,然后配合自移動履帶拖車即可將電線桿在崎嶇的山地進行運輸,然后配合翻轉(zhuǎn)機構對主支撐筒的翻轉(zhuǎn)即可實現(xiàn)對電線桿的下放,便于其埋設。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電力施工起重機,包括自移動履帶拖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移動履帶拖車中部安裝有安裝座(2),所述安裝座(2)后上部前后鉸接有主支撐筒(3),所述主支撐筒(3)與安裝座(2)共同安裝有翻轉(zhuǎn)機構,所述主支撐筒(3)上部為斷開的開口狀,且左右兩部各固定有徑向的且水平的一號電動推桿(5)和二號電動推桿(6),兩所述二號電動推桿(6)的推桿分別水平鉸接有支撐架(7),兩所述支撐架(7)前部分別與兩一號電動推桿(5)的推桿相前后滑動連接,兩所述支撐架(7)從前至后依次轉(zhuǎn)動連接有多個豎直的一號支撐軸(8),且前部分別沿前后方向固定有一號伺服電機(9),所述一號伺服電機(9)的轉(zhuǎn)軸與支撐架(7)相轉(zhuǎn)動連接,且同軸固定有蝸桿(10),各所述一號支撐軸(8)中部分別同軸固定有蝸輪(11),且上下兩部各同軸固定有滾輪(12),所述蝸輪(11)的外徑小于滾輪(12)的外徑,且與蝸桿(10)相嚙合,所述主支撐筒(3)底部固定有多個三號電動推桿(13),所述三號電動推桿(13)的推桿末端分別轉(zhuǎn)動連接有托輪(14),所述安裝座(2)固定有主電控系統(tǒng)(15),所述主電控系統(tǒng)(15)內(nèi)電性連接有蓄電池和無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力施工起重機,其特征在于:兩所述支撐架(7)之間的空隙內(nèi)置有拖動組件,所述拖動組件包括內(nèi)支撐筒(17)、底筒(18)、外支撐筒、半支撐筒(20)、夯實半盤(21)、連接螺栓(22)、齒條(23),所述內(nèi)支撐筒(17)后部同軸螺紋連接有底筒(18),所述內(nèi)支撐筒(17)內(nèi)壁呈前部內(nèi)徑小而后部內(nèi)徑大的錐面狀,且內(nèi)壁與目標混凝土電線桿(A)相貼合,所述內(nèi)支撐筒(17)和底筒(18)均為金屬材質(zhì),所述內(nèi)支撐筒(17)同軸滑動連接有外支撐筒,所述外支撐筒由左右兩部的半支撐筒(20)拼合而成,兩所述半支撐筒(20)拼合時通過螺栓和螺母進行緊固以保持拼合,且后部分別固定有能夠拼合成完整圓盤狀的夯實半盤(21),所述外支撐筒間隙插接有多個連接螺栓(22),各所述連接螺栓(22)分別與內(nèi)支撐筒(17)相螺紋連接,所述外支撐筒外壁呈平直的圓筒狀,且左右兩部各固定有兩個平行于其軸向的齒條(23),所述一號支撐軸(8)上下兩部各同軸固定有一號齒輪(24),所述一號齒輪(24)能夠與齒條(23)相嚙合,所述一號支撐軸(8)上的兩一號齒輪(24)位于兩滾輪(12)之間,所述一號齒輪(24)的外徑小于滾輪(12)的外徑。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力施工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撐筒(3)同軸轉(zhuǎn)動連接有副支撐筒(25),所述副支撐筒(25)外壁同軸固定有不完全的外齒圈(26),且上部為斷開的開口狀,所述主支撐筒(3)左部固定有徑向的支撐座(27),所述支撐座(27)后端固定有二號伺服電機(28),所述二號伺服電機(28)具有剎車功能,所述二號伺服電機(28)的轉(zhuǎn)軸同軸固定有二號齒輪(29),所述二號齒輪(29)與外齒圈(26)相嚙合,所述副支撐筒(25)左前部和左后部各固定有四號電動推桿(30),兩所述四號電動推桿(30)的推桿末端也分別固定有托輪(14),所述四號電動推桿(30)與主電控系統(tǒng)(15)相電性連接,所述主支撐筒(3)前后兩部各固定有兩個三號電動推桿(13),所述主支撐筒(3)前部的兩個三號電動推桿(13)和后部的兩個三號電動推桿(13)均呈聚攏狀。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力施工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2)與自移動履帶拖車相上下插接,所述主支撐筒(3)外壁左右兩部各固定有沿前后方向延申的插條(31),所述主支撐筒(3)開口處通過插條(31)向后插接有兩個插板(32),兩所述插板(32)共同固定有儲物槽(33),所述自移動履帶拖車包括車架(34),所述車架(34)安裝有副電控系統(tǒng)(35),所述副電控系統(tǒng)(35)內(nèi)也電性連接有另一蓄電池和無線電傳輸模塊。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力施工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34)前后兩部各固定有豎直的五號電動推桿(36),各所述五號電動推桿(36)的推桿底端分別固定有豎直的地插(37),所述主支撐筒(3)外壁固定有吊裝耳(38),所述車架(34)前部固定有支座(39),所述支座(39)轉(zhuǎn)動連接有絞線盤(40),且固定有剎車電機(41),所述剎車電機(41)的轉(zhuǎn)軸與絞線盤(40)相同軸固定,所述絞線盤(40)與吊裝耳(38)共同固定連接有盈余的繩纜(42),所述五號電動推桿(36)、剎車電機(41)與副電控系統(tǒng)(35)相電性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力施工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34)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力施工起重機,包括自移動履帶拖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移動履帶拖車中部安裝有安裝座(2),所述安裝座(2)后上部前后鉸接有主支撐筒(3),所述主支撐筒(3)與安裝座(2)共同安裝有翻轉(zhuǎn)機構,所述主支撐筒(3)上部為斷開的開口狀,且左右兩部各固定有徑向的且水平的一號電動推桿(5)和二號電動推桿(6),兩所述二號電動推桿(6)的推桿分別水平鉸接有支撐架(7),兩所述支撐架(7)前部分別與兩一號電動推桿(5)的推桿相前后滑動連接,兩所述支撐架(7)從前至后依次轉(zhuǎn)動連接有多個豎直的一號支撐軸(8),且前部分別沿前后方向固定有一號伺服電機(9),所述一號伺服電機(9)的轉(zhuǎn)軸與支撐架(7)相轉(zhuǎn)動連接,且同軸固定有蝸桿(10),各所述一號支撐軸(8)中部分別同軸固定有蝸輪(11),且上下兩部各同軸固定有滾輪(12),所述蝸輪(11)的外徑小于滾輪(12)的外徑,且與蝸桿(10)相嚙合,所述主支撐筒(3)底部固定有多個三號電動推桿(13),所述三號電動推桿(13)的推桿末端分別轉(zhuǎn)動連接有托輪(14),所述安裝座(2)固定有主電控系統(tǒng)(15),所述主電控系統(tǒng)(15)內(nèi)電性連接有蓄電池和無線電傳輸模塊,且與一號電動推桿(5)、二號電動推桿(6)、三號電動推桿(13)和一號伺服電機(9)相電性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力施工起重機,其特征在于:兩所述支撐架(7)之間的空隙內(nèi)置有拖動組件,所述拖動組件包括內(nèi)支撐筒(17)、底筒(18)、外支撐筒、半支撐筒(20)、夯實半盤(21)、連接螺栓(22)、齒條(23),所述內(nèi)支撐筒(17)后部同軸螺紋連接有底筒(18),所述內(nèi)支撐筒(17)內(nèi)壁呈前部內(nèi)徑小而后部內(nèi)徑大的錐面狀,且內(nèi)壁與目標混凝土電線桿(a)相貼合,所述內(nèi)支撐筒(17)和底筒(18)均為金屬材質(zhì),所述內(nèi)支撐筒(17)同軸滑動連接有外支撐筒,所述外支撐筒由左右兩部的半支撐筒(20)拼合而成,兩所述半支撐筒(20)拼合時通過螺栓和螺母進行緊固以保持拼合,且后部分別固定有能夠拼合成完整圓盤狀的夯實半盤(21),所述外支撐筒間隙插接有多個連接螺栓(22),各所述連接螺栓(22)分別與內(nèi)支撐筒(17)相螺紋連接,所述外支撐筒外壁呈平直的圓筒狀,且左右兩部各固定有兩個平行于其軸向的齒條(23),所述一號支撐軸(8)上下兩部各同軸固定有一號齒輪(24),所述一號齒輪(24)能夠與齒條(23)相嚙合,所述一號支撐軸(8)上的兩一號齒輪(24)位于兩滾輪(12)之間,所述一號齒輪(24)的外徑小于滾輪(12)的外徑。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力施工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撐筒(3)同軸轉(zhuǎn)動連接有副支撐筒(25),所述副支撐筒(25)外壁同軸固定有不完全的外齒圈(26),且上部為斷開的開口狀,所述主支撐筒(3)左部固定有徑向的支撐座(27),所述支撐座(27)后端固定有二號伺服電機(28),所述二號伺服電機(28)具有剎車功能,所述二號伺服電機(28)的轉(zhuǎn)軸同軸固定有二號齒輪(29),所述二號齒輪(29)與外齒圈(26)相嚙合,所述副支撐筒(25)左前部和左后部各固定有四號電動推桿(30),兩所述四號電動推桿(30)的推桿末端也分別固定有托輪(14),所述四號電動推桿(30)與主電控系統(tǒng)(1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高宮杰,董景峰,劉澤東,徐億,王敬莆,劉鳴,馬新燕,孔祥佩,王新永,張帥,閆立東,鄭國偉,孟梅,
申請(專利權)人:棗莊力源電力設計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