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噴霧消毒殺菌裝置領域,特別是涉及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
技術介紹
1、紅外熱像技術是醫學技術和紅外攝像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結合的產物,這是一種記錄人體熱場的影像裝置;人體是一個天然的生物發熱體,由于解剖結構、組織代謝、血液循環及神經狀態的不同,機體各部位溫度不同,形成不同的熱場;紅外熱像儀在一個艙內,在進行檢查過程中或者檢查過程后,需要使用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對艙內進行消毒。
2、現有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有以下問題:
3、1、在進行噴霧消毒殺菌的過程中,艙內空間較大,會導致消毒不夠全面,部分艙內死角難以消毒,造成消毒殺菌效果差;
4、2、在進行噴霧消毒殺菌之后,機體內部容易積累污漬,機體內部長時間使用,機體外殼拆卸不易,所以機體內部清理難度較大,容易影響后續噴霧消毒殺菌的質量;
5、3、在進行噴霧消毒殺菌的過程中,容易導致艙內的濕度較重,容易導致內部的體驗環境較差,影響檢查效果,而且會導致艙內的空氣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提供了一種提高消毒殺菌效果、提高檢查效果以及減小清理難度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
2、本專利技術為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包括機體、超聲噴霧組件、調節組件、清理組件、新風干燥組件、防回流組件以及驅動組件;
3、所述超聲噴霧組件、調節組件、清
4、所述超聲噴霧組件包括儲水室、中轉室、噴霧室、安裝頭、第一霧化片、輸水管以及水泵,所述儲水室設置在機體內部,所述中轉室通過輸水管與儲水室連通,所述水泵設置在輸水管上,所述噴霧室與中轉室連通,所述安裝頭與噴霧室連通,所述第一霧化片通過活動軸活動設置在噴霧室內;
5、其中,超聲霧化片既能夠噴霧進行消毒殺菌,其產生的氣泡也能對物品進行清洗。
6、所述調節組件包括活動球、噴頭以及第一旋轉軸,所述活動球活動設置在安裝頭一側,且與安裝頭連通,所述噴頭設置在活動球一側,所述第一旋轉軸活動設置在機體一側,且與活動球連接。
7、所述清理組件包括第二霧化片以及第二旋轉軸,所述第二霧化片活動設置在中轉室,所述第二旋轉軸一端活動設置在機體一側,所述第二旋轉軸另一端與第二霧化片連接。
8、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驅動結構、第三旋轉軸、第一帶輪系統、第二帶輪系統以及第三帶輪系統,所述驅動結構設置在機體頂部,所述第三旋轉軸一端活動設置在機體一側,所述第三旋轉軸另一端與第一霧化片連接,所述第二旋轉軸一端與驅動結構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旋轉軸與第三旋轉軸之間通過第一帶輪系統傳動,所述第三旋轉軸與第一旋轉軸之間通過第二帶輪系統傳動;
9、其中,驅動結構包括驅動電機和減速器,驅動電機與減速器連接,減速器與第二旋轉軸連接,第一帶輪系統、第二帶輪系統以及第三帶輪系統均包括兩個帶輪和一個傳動帶。
10、所述新風干燥組件包括透風板、風機、加熱器以及輸風管,所述機體一側設置有通風槽,所述透風板與活動軸連接,所述風機設置在透風板一側,所述透風板以及風機位于通風槽內部,所述加熱器設置在通風槽一側,所述輸風管一端與通風槽連通,所述輸風管另一端與中轉室連通,所述加熱器位于風機一側;
11、其中,加熱器和輸風管的管口在透風板的一側。
12、所述防回流組件包括第四旋轉軸、調節軸、固定塊以及阻擋塊,所述第四旋轉軸一端活動設置在機體一側,所述調節軸活動設置在輸水管一側且位于輸水管內部,所述第四旋轉軸另一端與調節軸一端連接,所述固定塊固定設置在輸水管內壁上,所述阻擋塊與調節軸連接,所述阻擋塊位于固定塊上方,所述固定塊以及阻擋塊均為半圓柱狀結構,所述第四旋轉軸與第二旋轉軸之間通過第三帶輪系統傳動;
13、其中,固定塊以及阻擋塊各占據輸水管的一半空間。
14、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內部設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一端與中轉室連通。
15、所述機體內部設置有新風管,所述新風管一端與通風槽連通。
16、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專利技術通過驅動結構將第一霧化片和第二霧化片聯動起來,第一霧化片和第二霧化片的規格不同,第二霧化片產生的泡泡更大,第二霧化片清理過后,第一霧化片再清理,能夠分級清理,減小清理難度,提高清理效果。
18、2、本專利技術通過在噴霧消毒殺菌之后,啟動驅動結構,帶動第二旋轉軸旋轉90°,使第二霧化片旋轉到噴霧輸出的部分對準中轉室,然后噴霧室剩余的消毒水撞擊到第二霧化片,第二霧化片產生的噴霧撞擊到中轉室的壁上,使噴霧能夠對中轉室進行清理;驅動結構也能夠通過第三旋轉軸使第一霧化片旋轉,第一霧化片旋轉180°時,能夠使第一霧化片輸出端朝著原來相反的反向,朝向噴霧室,第一霧化片產生的噴霧撞擊到噴霧室的壁上,使噴霧能夠對噴霧室進行清理,減小清理難度,提高后續噴霧消毒殺菌的質量。
19、3、本專利技術通過啟動驅動結構,驅動結構帶動第二旋轉軸旋轉不超過60°,能夠進行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旋轉,第二旋轉軸通過第一帶輪系統帶動第三旋轉軸旋轉,第三旋轉軸通過第二帶輪系統帶動第一旋轉軸旋轉,第一旋轉軸使活動球旋轉,間接調節噴頭的角度,使噴頭噴灑的角度更廣,提高消毒的全面性,使部分艙內死角能夠得到消毒,提高消毒殺菌的效果。
20、4、本專利技術通過在消毒殺菌過程中,啟動風機,通過新風管輸入新風進入通風槽中,然后再通過風機將新風輸出到艙內,能夠提高艙內的空氣質量。
21、5、本專利技術通過在清理機體內時,在噴霧消毒殺菌之后,內部濕氣較重,此時啟動加熱器,配合風機輸入新風,輸出熱氣,對艙內的濕度進行調節,提高艙內的環境質量。
22、6、本專利技術通過在清理機體內時,在噴霧消毒殺菌之后,內部濕氣較重,此時啟動加熱器,配合風機輸入新風,輸出熱氣,對艙內的濕度進行調節,提高艙內的環境質量。
23、7、本專利技術通過第一旋轉軸使活動球旋轉,帶動噴頭旋轉到最大角度,能夠使噴頭收入到機體內,保護噴頭不受損傷,提高裝置的使用壽命。
24、8、本專利技術通過驅動結構通過帶輪系統帶動各個組件在不同的工作階段進行轉換,進行配合,提高了裝置的同步性。
25、當然,實施本專利技術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體(110)、超聲噴霧組件(120)、調節組件(130)、清理組件(140)、新風干燥組件(150)、防回流組件(160)以及驅動組件(17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聲噴霧組件(120)包括儲水室(1201)、中轉室(1202)、噴霧室(1203)、安裝頭(1204)、第一霧化片(1205)、輸水管(1206)以及水泵(1207),所述儲水室(1201)設置在機體(110)內部,所述中轉室(1202)通過輸水管(1206)與儲水室(1201)連通,所述水泵(1207)設置在輸水管(1206)上,所述噴霧室(1203)與中轉室(1202)連通,所述安裝頭(1204)與噴霧室(1203)連通,所述第一霧化片(1205)通過活動軸(1208)活動設置在噴霧室(1203)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組件(130)包括活動球(1301)、噴頭(130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組件(140)包括第二霧化片(1401)以及第二旋轉軸(1402),所述第二霧化片(1401)活動設置在中轉室(1202),所述第二旋轉軸(1402)一端活動設置在機體(110)一側,所述第二旋轉軸(1402)另一端與第二霧化片(1401)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170)包括驅動結構(1701)、第三旋轉軸(1702)、第一帶輪系統(1703)、第二帶輪系統(1704)以及第三帶輪系統(1705),所述驅動結構(1701)設置在機體(110)頂部,所述第三旋轉軸(1702)一端活動設置在機體(110)一側,所述第三旋轉軸(1702)另一端與第一霧化片(1205)連接,所述第二旋轉軸(1402)一端與驅動結構(1701)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旋轉軸(1402)與第三旋轉軸(1702)之間通過第一帶輪系統(1703)傳動,所述第三旋轉軸(1702)與第一旋轉軸(1303)之間通過第二帶輪系統(1704)傳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風干燥組件(150)包括透風板(1501)、風機(1502)、加熱器(1503)以及輸風管(1504),所述機體(110)一側設置有通風槽(1505),所述透風板(1501)與活動軸(1208)連接,所述風機(1502)設置在透風板(1501)一側,所述透風板(1501)以及風機(1502)位于通風槽(1505)內部,所述加熱器(1503)設置在通風槽(1505)一側,所述輸風管(1504)一端與通風槽(1505)連通,所述輸風管(1504)另一端與中轉室(1202)連通,所述加熱器(1503)位于風機(1502)一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流組件(160)包括第四旋轉軸(1601)、調節軸(1602)、固定塊(1603)以及阻擋塊(1604),所述第四旋轉軸(1601)一端活動設置在機體(110)一側,所述調節軸(1602)活動設置在輸水管(1206)一側且位于輸水管(1206)內部,所述第四旋轉軸(1601)另一端與調節軸(1602)一端連接,所述固定塊(1603)固定設置在輸水管(1206)內壁上,所述阻擋塊(1604)與調節軸(1602)連接,所述阻擋塊(1604)位于固定塊(1603)上方,所述固定塊(1603)以及阻擋塊(1604)均為半圓柱狀結構,所述第四旋轉軸(1601)與第二旋轉軸(1402)之間通過第三帶輪系統(1705)傳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110)內部設置有排污管(210),所述排污管(210)一端與中轉室(1202)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110)內部設置有新風管(220),所述新風管(220)一端與通風槽(...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體(110)、超聲噴霧組件(120)、調節組件(130)、清理組件(140)、新風干燥組件(150)、防回流組件(160)以及驅動組件(17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聲噴霧組件(120)包括儲水室(1201)、中轉室(1202)、噴霧室(1203)、安裝頭(1204)、第一霧化片(1205)、輸水管(1206)以及水泵(1207),所述儲水室(1201)設置在機體(110)內部,所述中轉室(1202)通過輸水管(1206)與儲水室(1201)連通,所述水泵(1207)設置在輸水管(1206)上,所述噴霧室(1203)與中轉室(1202)連通,所述安裝頭(1204)與噴霧室(1203)連通,所述第一霧化片(1205)通過活動軸(1208)活動設置在噴霧室(1203)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組件(130)包括活動球(1301)、噴頭(1302)以及第一旋轉軸(1303),所述活動球(1301)活動設置在安裝頭(1204)一側,且與安裝頭(1204)連通,所述噴頭(1302)設置在活動球(1301)一側,所述第一旋轉軸(1303)活動設置在機體(110)一側,且與活動球(1301)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組件(140)包括第二霧化片(1401)以及第二旋轉軸(1402),所述第二霧化片(1401)活動設置在中轉室(1202),所述第二旋轉軸(1402)一端活動設置在機體(110)一側,所述第二旋轉軸(1402)另一端與第二霧化片(1401)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測艙中空氣的噴霧消毒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170)包括驅動結構(1701)、第三旋轉軸(1702)、第一帶輪系統(1703)、第二帶輪系統(1704)以及第三帶輪系統(1705),所述驅動結構(1701)設置在機體(110)頂部,所述第三旋轉軸(1702)一端活動設置在機體(110)一側,所述第三旋轉軸(1702)另一端與第一霧化片(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培,毛偉,梁黨,段海洋,林葵炳,
申請(專利權)人:徐州康聯醫療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