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熱力發電,具體涉及一種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
技術介紹
1、現階段熱電廠的工作原理一般都是采用汽輪機發電,而汽輪機發電的過程當中則是需要熱蒸汽,一般熱電廠熱蒸汽的產出方式都是采用燃煤鍋爐方式,從而將一部分熱蒸汽用于供熱,另一部分供給給汽輪機進行發電。而在鍋爐使用過程中多數是將一定規格的煤塊進行磨碎后再經由給煤機按照一定的流量、均勻地、連續地輸送到鍋爐燃燒室內進行燃燒。
2、給煤機包括煤倉和與煤倉底部貫通相接的落煤管,落煤管下端外側固設有閘板箱,閘板箱內通過滑軌組件安裝有能夠往復滑動插入或退出落煤管下端內部的閘板,以實現對落煤管內原煤的控制下料。由于煤倉內部的原煤經由落煤管下料時會產生原煤揚塵上竄現象,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閘板箱內部的滑軌組件上積累的原煤粉塵會致使滑軌組件出現卡頓甚至卡死,從而導致閘板滑動受阻無法快速開關到位甚至完全卡死,需要頻繁清理閘板箱內的原煤積灰,嚴重影響給煤機的工作效率。
3、隨著煤價的攀升,電廠為了降低燃料成本,通常采用價格低廉的煤種、煤泥,隨之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例如給煤機內部斷煤、堵煤現象頻繁發生,若給煤機內部出現斷煤現象時,閘板箱內部的閘板不能及時滑動插入落煤管內部,則會造成爐膛內熱煙氣反竄進入給煤機內部,從而導致給煤機內部皮帶受高溫炙烤而損壞、燒傷,甚至引發火災等安全事故。為此,本技術提出一種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以期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包括直管、斜管、閥板、連接桿和驅動裝置,所述的直管上端與給煤機的煤倉底部貫通相接,直管下端與所述的斜管上端相連接,所述的斜管下端連接鍋爐爐膛的進煤口,所述的閥板位于斜管內部的上端口位置,且閥板一側通過鉸接組件一鉸接安裝于斜管的上端口,閥板完全閉合扣接于斜管上端口時,所述的閥板背離直管的一側面設有沿縱向方向的t型槽,所述的連接桿上端通過鉸接組件二鉸接有滑塊,所述的滑塊滑動嵌裝于閥板上的t型槽內部,連接桿下端活動貫穿斜管底壁上的通孔并延伸至斜管外部,連接桿下端固設于所述的驅動裝置的驅動端上,所述的驅動裝置、給煤機內部的斷煤檢測單元、給煤機內部的溫度檢測單元均與控制系統信號連接。
3、本技術的一種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通過將閥板一側鉸接于斜管內部上端口位置,閥板另一側由連接桿與驅動裝置連接,從而在給煤機內部出現斷煤或溫度升高超過上限值時,由控制系統啟動驅動裝置并經由連接桿驅動閥板關閉,以杜絕爐膛內部高溫熱氣反竄進入給煤機內部炙烤皮帶,確保了給煤機工作時的安全性;相對于傳統在落煤管外側設置閘板箱的滑軌組件式閘閥,有效避免閘板因滑軌組件積灰導致的卡頓甚至卡死現象,從而確保了閥板啟閉時的順暢性以及閥板的啟閉速度;同時,連接桿位于閥板閉合時的下側面下方,此時給煤機中落下的煤會積累于閥板上側,從而在閥板開啟時,閥板上積累的煤會直接經斜管進入鍋爐的爐膛內,不會干擾閥板開啟,確保了閥板開啟時的順暢性。
4、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斜管底壁外部設有密封組件,所述的連接桿下端依次貫穿斜管底壁上的通孔和所述的密封組件固設于驅動裝置的驅動端上。密封組件對斜管底部的通孔起到密封作用,有效防止爐膛內部的熱氣經通孔逸散到外部,確保了安全性。
5、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的密封組件包括若干螺栓組件、環形壓板和石墨盤根,所述的螺栓組件包括若干環向間隔固設于斜管底壁外側面上通孔外周側的螺桿,所述的石墨盤根嵌裝于若干所述的螺桿圍合成的腔體內部,所述的環形壓板通過環向間隔設有的若干安裝孔套接于若干所述的螺桿上,且環形壓板位于所述的石墨盤根下側,并通過螺接于所述的螺桿下端的螺母和環形壓板將石墨盤根抵緊于斜管的下側面上。密封組件結構設計簡單,密封性好,制備實施可行性高,確保本技術的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得以順利制備實施。
6、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的直管的橫截面外輪廓尺寸<斜管的橫截面外輪廓尺寸,所述的斜管上端口密封固設有頂板,還包括尺寸與所述的直管相同的斜向連接管,斜向連接管上端與直管的下端相連接、下端垂直貫通固設于所述的頂板上,所述的鉸接組件一為合頁,所述的閥板閉合封閉斜向連接管的下端部時,閥板的低位端一側通過所述的合頁鉸接于頂板下側面的低位端上。斜向連接管的橫截面外輪廓尺寸<斜管的橫截面外輪廓尺寸,閥板閉合時可以將斜向連接管的下端部完全扣合密封,從而可以完全阻斷鍋爐爐膛中的高溫煙氣反竄上行。
7、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的直管、斜向連接管和斜管均為方管結構,所述的斜管底壁上端設有用于容納閥板的閥板收納槽,所述的閥板完全開啟收納于所述的閥板收納槽內部時,閥板的上側面與斜管的底壁內側面相齊平。閥板完全開啟收納于閥板收納槽內部時,閥板的上側面與斜管的底壁內側面相齊平,從而確保直管中落下的煤可以依靠自身重力順利經斜管落入鍋爐的爐膛中,同時不會在閥板收納槽處積累太多煤粉,確保了閥板開啟時的順暢性。
8、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的閥板完全開啟收納于所述的閥板收納槽內部時,閥板遠離所述的合頁一端面上側還設有用于搭接于斜管底壁內側面上的裙邊。閥板完全開啟收納于閥板收納槽內部時,裙邊對閥板遠離合頁的一端面與閥板收納槽外周緣之間的縫隙起到遮蓋作用,有效避免此處縫隙嵌入煤粉,進一步確保了閥板開啟時的順暢性。
9、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的滑塊下側面設有兩個相對應的耳板,所述的耳板上設有相對應的銷孔,且兩個所述的耳板上的銷孔內穿接固設有一根銷軸,所述的連接桿上端設有安裝孔,所述的連接桿上端通過安裝孔套接于位于兩個耳板之間的銷軸上,所述的耳板、銷軸、連接桿上端的安裝孔構成所述的鉸接組件二。鉸接組件二結構設計簡單,確保本技術的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得以順利制備實施。
10、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的環形壓板上側面外周側垂直設有限位環,所述的限位環和環形壓板下側面圍合形成限位環槽,所述的石墨盤根下端嵌裝于所述的限位環槽內部。限位環槽對石墨盤根起到限位作用,有效避免石墨盤根發生移位,從而確保了密封蓋組件的持久密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管(1)、斜管(2)、閥板(3)、連接桿(4)和驅動裝置(5),所述的直管(1)上端與給煤機的煤倉底部貫通相接,直管(1)下端與所述的斜管(2)上端相連接,所述的斜管(2)下端連接鍋爐爐膛的進煤口,所述的閥板(3)位于斜管(2)內部的上端口位置,且閥板(3)一側通過鉸接組件一鉸接安裝于斜管(2)的上端口,閥板(3)完全閉合扣接于斜管(2)上端口時,所述的閥板(3)背離直管(1)的一側面設有沿縱向方向的T型槽(3-1),所述的連接桿(4)上端通過鉸接組件二(9)鉸接有滑塊(9-1),所述的滑塊(9-1)滑動嵌裝于閥板(3)上的T型槽(3-1)內部,連接桿(4)下端活動貫穿斜管(2)底壁上的通孔(2-2)并延伸至斜管(2)外部,連接桿(4)下端固設于所述的驅動裝置(5)的驅動端上,所述的驅動裝置(5)、給煤機內部的斷煤檢測單元、給煤機內部的溫度檢測單元均與控制系統信號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管(2)底壁外部設有密封組件,所述的連接桿(4)下端依次貫穿斜管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組件包括若干螺栓組件(6)、環形壓板(7)和石墨盤根(8),所述的螺栓組件(6)包括若干環向間隔固設于斜管(2)底壁外側面上通孔外周側的螺桿(6-1),所述的石墨盤根(8)嵌裝于若干所述的螺桿(6-1)圍合成的腔體內部,所述的環形壓板(7)通過環向間隔設有的若干安裝孔套接于若干所述的螺桿(6-1)上,且環形壓板(7)位于所述的石墨盤根(8)下側,并通過螺接于所述的螺桿(6-1)下端的螺母(6-2)和環形壓板(7)將石墨盤根(8)抵緊于斜管(2)的下側面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1)的橫截面外輪廓尺寸<斜管(2)的橫截面外輪廓尺寸,所述的斜管(2)上端口密封固設有頂板(2-1),還包括尺寸與所述的直管(1)相同的斜向連接管(1-1),斜向連接管(1-1)上端與直管(1)的下端相連接、下端垂直貫通固設于所述的頂板(2-1)上,所述的鉸接組件一為合頁,所述的閥板(3)閉合封閉斜向連接管(1-1)的下端部時,閥板(3)的低位端一側通過所述的合頁鉸接于頂板(2-1)下側面的低位端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1)、斜向連接管(1-1)和斜管(2)均為方管結構,所述的斜管(2)底壁上端設有用于容納閥板(3)的閥板收納槽(2-3),所述的閥板(3)完全開啟收納于所述的閥板收納槽(2-3)內部時,閥板(3)的上側面與斜管(2)的底壁內側面相齊平。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板(3)完全開啟收納于所述的閥板收納槽(2-3)內部時,閥板(3)遠離所述的合頁一端面上側還設有用于搭接于斜管(2)底壁內側面上的裙邊(3-2)。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塊(9-1)下側面設有兩個相對應的耳板(9-2),所述的耳板(9-2)上設有相對應的銷孔,且兩個所述的耳板(9-2)上的銷孔內穿接固設有一根銷軸(9-3),所述的連接桿(4)上端設有安裝孔,所述的連接桿(4)上端通過安裝孔套接于位于兩個耳板(9-2)之間的銷軸(9-3)上,所述的耳板(9-2)、銷軸(9-3)、連接桿(4)上端的安裝孔構成所述的鉸接組件二(9)。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環形壓板(7)上側面外周側垂直設有限位環(7-1),所述的限位環(7-1)和環形壓板(7)下側面圍合形成限位環槽,所述的石墨盤根(8)下端嵌裝于所述的限位環槽內部。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裝置(5)為電控液壓推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管(1)、斜管(2)、閥板(3)、連接桿(4)和驅動裝置(5),所述的直管(1)上端與給煤機的煤倉底部貫通相接,直管(1)下端與所述的斜管(2)上端相連接,所述的斜管(2)下端連接鍋爐爐膛的進煤口,所述的閥板(3)位于斜管(2)內部的上端口位置,且閥板(3)一側通過鉸接組件一鉸接安裝于斜管(2)的上端口,閥板(3)完全閉合扣接于斜管(2)上端口時,所述的閥板(3)背離直管(1)的一側面設有沿縱向方向的t型槽(3-1),所述的連接桿(4)上端通過鉸接組件二(9)鉸接有滑塊(9-1),所述的滑塊(9-1)滑動嵌裝于閥板(3)上的t型槽(3-1)內部,連接桿(4)下端活動貫穿斜管(2)底壁上的通孔(2-2)并延伸至斜管(2)外部,連接桿(4)下端固設于所述的驅動裝置(5)的驅動端上,所述的驅動裝置(5)、給煤機內部的斷煤檢測單元、給煤機內部的溫度檢測單元均與控制系統信號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管(2)底壁外部設有密封組件,所述的連接桿(4)下端依次貫穿斜管(2)底壁上的通孔(2-2)和所述的密封組件固設于驅動裝置(5)的驅動端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組件包括若干螺栓組件(6)、環形壓板(7)和石墨盤根(8),所述的螺栓組件(6)包括若干環向間隔固設于斜管(2)底壁外側面上通孔外周側的螺桿(6-1),所述的石墨盤根(8)嵌裝于若干所述的螺桿(6-1)圍合成的腔體內部,所述的環形壓板(7)通過環向間隔設有的若干安裝孔套接于若干所述的螺桿(6-1)上,且環形壓板(7)位于所述的石墨盤根(8)下側,并通過螺接于所述的螺桿(6-1)下端的螺母(6-2)和環形壓板(7)將石墨盤根(8)抵緊于斜管(2)的下側面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鍋爐落煤管斷煤后的速關防回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1)的橫截面外輪廓尺寸<斜管(2)的橫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榮輝,
申請(專利權)人:海安華新熱電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