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電子設備檢測,具體涉及一種音頻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1、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在生產測試中,在電子設備音頻接口處插入耳機,通過作業員對耳機麥克發聲,人耳聽左右耳機聲道的聲音大小來判定耳機功能。
2、但是這種檢測方式對環境噪音的要求高、操作繁瑣,容易出現誤判等問題,因為人嘴長時間發聲,人耳長時間聽音會疲勞作業,容易有不良漏失,同時產線設備和工作人員所產生的噪音較大,人耳從耳機聽到的聲音也受影響,容易產生誤判,故無法滿足產線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音頻檢測裝置。
2、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音頻檢測裝置,應用于移動電子設備,包括耳機,所述耳機包括聽筒和麥克風,包括:
3、聽筒測試消音組件,所述聽筒測試消音組件的數量至少為一個,其內部中空形成用于放置所述聽筒的第一容納空間,所述第一容納空間內設有用于采集所述聽筒的聲音的收音模塊,所述聽筒測試消音組件的一端與終端電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移動電子設備電連接;
4、麥克風測試消音組件,其內部中空形成用于放置麥克風的第二容納空間,所述第二容納空間內設有供所述麥克風采集聲音的發音模塊,所述麥克風測試消音組件的一端與終端電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移動電子設備電連接。
5、可選的,所述聽筒測試消音組件包括第一耳機半殼和第二耳機半殼,所述第一耳機半殼與所述第二耳機半殼開合連接,連接后形成用于容納聽筒的第一容納空間,所述收音模塊設置在
6、可選的,所述第一耳機半殼與所述第二耳機半殼的朝向端分別設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供所述聽筒的線束穿過的第一穿孔。
7、可選的,所述麥克風測試消音組件包括開合連接的第一麥克風半殼和第二麥克風半殼,所述第一麥克風半殼與所述第二麥克風半殼連接后形成用于容納麥克風的第二容納空間,所述發音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二容納空間內,或者,
8、所述麥克風測試消音組件為一體式結構,所述麥克風測試消音組件內部形成用于容納麥克風的第二容納空間,所述收音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二容納空間內。
9、可選的,所述第一麥克風半殼與所述第二麥克風半殼的朝向端分別設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形成供所述聽筒的線束穿過的第二穿孔。
10、可選的,所述第一耳機半殼和所述第二耳機半殼的內壁均設有吸音棉,所述吸音棉在所述第一容納空間的內部形成獨立的用于容納所述聽筒的第三容納空間,所述收音模塊設于所述第三容納空間內,和/或,
11、所述第一麥克風半殼和所述第二麥克風半殼的內壁均設有吸音棉,所述吸音棉在所述第二容納空間的內部形成獨立的用于容納所述麥克風的第四容納空間,所述發音模塊設置在所述第四容納空間。
12、可選的,所述聽筒測試消音組件為一體式結構,所述聽筒測試消音組件內部形成用于容納聽筒的第一容納空間,所述收音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一容納空間內。
13、可選的,還包括電子設備固定裝置,所述電子設備固定裝置包括:
14、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底座具有沿所述音頻檢測裝置的高度方向放置的頂部,所述支架垂直連接于所述頂部;
15、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置于所述底座的所述頂部;
16、第一動力件,所述第一動力件固定連接于所述支架且在所述第一動力件的初始狀態下,所述第一動力件與所述定位件之間存在距離,所述第一動力件的輸出端沿所述高度方向上下運動。
17、可選的,還包括夾具,所述夾具設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定位件的一側,所述夾具用于夾持聽筒的線束插頭。
18、可選的,還包括第二動力件,所述第二動力件設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定位件的一側,所述第二動力件的伸縮部朝向所述定位件伸縮,所述夾具設置在所述第二動力件的伸縮部上,和/或,
19、所述第一動力件為氣缸機構。
20、在本申請中,通過在麥克風測試消音組件內放置發音模塊和麥克風,發音模塊可以為麥克風提供聲音信號,麥克風測試消音組件與終端電連接,可以實時監測麥克風采集的聲音信號;又因為發音模塊設置在麥克風測試消音組件內,可以降低環境噪音對麥克風收集發音模塊所發出的聲音信號的影響,提高收集聲音信號準確性。麥克風采集的聲音信號通過移動電子設備傳送給聽筒;通過在聽筒測試消音組件內放置收音模塊和聽筒,收音模塊可以采集在工作狀態時聽筒發出的聲音信號,分別采集信號至聲卡,聲卡將采集到的聲音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輸送給終端進行分析,根據設置的門限判定聲音是否正常,以此判定聲音特性,比人耳判斷更加可靠,也能一定程度節省勞動力,又因為收音模塊設置在麥克風測試消音組件內,可以隔絕部分的環境噪音對收音模塊的干擾,提高測試結果準確性。
21、本申請提供的音頻檢測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能夠有效解決因產線設備、人員噪音較大影響對聽筒聲音信號的評測以及對麥克風對聲音信號的采集,通過收音模塊采集聽筒聲音,判定聲音特性,比人耳判斷更加可靠,也能一定程度節省勞動力。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音頻檢測裝置,應用于移動電子設備,包括耳機,所述耳機包括聽筒和麥克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聽筒測試消音組件(1)包括第一耳機半殼(11)和第二耳機半殼(12),所述第一耳機半殼(11)與所述第二耳機半殼(12)開合連接,連接后形成用于容納聽筒的第一容納空間,所述收音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一容納空間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音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機半殼(11)與所述第二耳機半殼(12)的朝向端分別設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供所述聽筒的線束穿過的第一穿孔(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音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麥克風測試消音組件(2)包括開合連接的第一麥克風半殼(21)和第二麥克風半殼(22),所述第一麥克風半殼(21)與所述第二麥克風半殼(22)連接后形成用于容納麥克風的第二容納空間,所述發音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二容納空間內,或者,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音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麥克風半殼(21)與所述第二麥克風半殼(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音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機半殼(11)和所述第二耳機半殼(12)的內壁均設有吸音棉,所述吸音棉在所述第一容納空間的內部形成獨立的用于容納所述聽筒的第三容納空間,所述收音模塊設于所述第三容納空間內,和/或,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聽筒測試消音組件(1)為一體式結構,所述聽筒測試消音組件(1)內部形成用于容納聽筒的第一容納空間,所述收音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一容納空間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子設備固定裝置(7),所述電子設備固定裝置(7)包括: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音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夾具(75),所述夾具(75)設置在所述底座(711)上并位于所述定位件(72)的一側,所述夾具(75)用于夾持聽筒的線束插頭。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音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動力件(76),所述第二動力件(76)設置在所述底座(711)上,并位于所述定位件(72)的一側,所述第二動力件(76)的伸縮部朝向所述定位件(72)伸縮,所述夾具(75)設置在所述第二動力件(76)的伸縮部上,和/或,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音頻檢測裝置,應用于移動電子設備,包括耳機,所述耳機包括聽筒和麥克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聽筒測試消音組件(1)包括第一耳機半殼(11)和第二耳機半殼(12),所述第一耳機半殼(11)與所述第二耳機半殼(12)開合連接,連接后形成用于容納聽筒的第一容納空間,所述收音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一容納空間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音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機半殼(11)與所述第二耳機半殼(12)的朝向端分別設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供所述聽筒的線束穿過的第一穿孔(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音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麥克風測試消音組件(2)包括開合連接的第一麥克風半殼(21)和第二麥克風半殼(22),所述第一麥克風半殼(21)與所述第二麥克風半殼(22)連接后形成用于容納麥克風的第二容納空間,所述發音模塊設置在所述第二容納空間內,或者,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音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麥克風半殼(21)與所述第二麥克風半殼(22)的朝向端分別設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形成供所述聽筒的線束穿過的第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有明,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聞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