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光伏,具體涉及一種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
技術介紹
1、常規的光伏組件(單?;螂p玻)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上玻璃蓋板、太陽能電池片、下底板、以及安裝于上玻璃蓋板上的接線盒,其中接線盒包括線圈、位于線圈相對兩側且延伸方向一致的盒體和連接器,也就是說,在上料的過程中,其不僅存在正反之分(盒體),而且還有位置角度要求(線圈是朝左或是朝右),因此,實際加工中存在以下技術難題:
2、1)、接線盒上料中需要進行有序整理,不僅需要多次視覺檢測,而且需要進行甄選,因此,不僅操作繁瑣,而且還會出現斷料概率導致作業中斷,影響整體組裝效率;
3、2)、若想實現接線盒的翻轉,需要采用特有的翻轉機構,不僅需要較大操作空間,而且一旦作用在不同位置,其卸載至傳輸帶上的接線盒位置角度不一,不易于后期的夾取操作,同時,一旦出現視覺誤判或甄選意外,所供應的接線盒直接進行回料,造成接線盒供應中斷,導致停機率較高;
4、3)、一旦同一個光伏組件上需要安裝兩個或更多個接線盒時,因為供料方式存在供料難度,一般都是逐個進行組裝,這樣一來,裝配效率低,同時在同一個光伏組件的前后裝配過程中,不僅存在前后干擾或組裝障礙,而且由于安裝工況不同導致安裝品質的均一性或對齊度很難滿足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全新的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
3、首先,自料框中逐個且任意取出接線盒,并將接線盒鋪設于翻轉平臺上,其中接線盒包括線圈、位于線圈相對兩側且延伸方向一致的盒體和連接器;其次,基于視覺檢測部件的視覺獲取翻轉平臺上接線盒的正反面信息,操控翻轉平臺繞水平方向翻轉使得接線盒的正反面朝向保持不變且以接線盒的一側為基準逐步靠攏環形傳輸帶或由翻轉平臺和環形傳輸帶所形成的傳輸速度差協作以一側為基準逐步靠攏環形傳輸帶使得接線盒正反面翻轉180度后卸載至環形傳輸帶上,以使得接線盒正反面朝向與上料所需要朝向匹配構成第一要素;接著,由視覺獲取環形傳輸帶上線圈的左右朝向信息,機械手自符合第一要素的環形傳輸帶上自適應角度調節的夾持著接線盒,并保持角度不變的左右朝向或左右朝向翻轉180度卸載至中轉平臺,以使得接線盒的線圈左右朝向與上料所需要朝向匹配構成第二要素,最后,需要安裝的一個或多個接線盒逐個滿足對應要求的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且由同一個機械手移載并定位于中轉平臺,以完成單個光伏組件的待安裝接線盒的上料。
4、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和優選方面,滿足第一要素時,翻轉平臺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小于或等于30°時,接線盒保持當前狀態卸載至環形傳輸帶。在小角度的倒料卸載下,接線盒自由滑落至環形傳輸帶。
5、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個具體實施和優選方面,滿足第一要素時,翻轉平臺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為直角或鈍角時,接線盒在翻轉和前行的協作中正反面翻轉180°并隨著環形傳輸帶向前傳遞。當翻轉角度為直角或鈍角時,使其下滑過程和前行過程之間有個協作,并借勢形成正反面翻轉,當然,所謂的直角或鈍角,優選鈍角(一般120°以內即可),因為對產品有個向前的推動,更有利于翻轉,且在翻轉平臺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為鈍角,接線盒貼合翻轉平臺自由下落并保持向前翻轉趨勢卸載于環形傳輸帶上。簡言之,這種并非是拋出的方式,而是采用借勢的方式進行翻轉(不僅所需空間小,而且根據翻轉角度便于操控,同時順勢而為,非常合理),當然,還有一種實施方式,那就是拋翻,也就是說,接線盒被翻轉平臺翻轉向前排出并在空中翻轉后落入環形傳輸帶上(這種方式表面可行,但是拋翻的成功率難以掌控,且存在接線盒內部元件碰撞,同時需要更大的空間)。
6、在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翻轉平臺安裝于環形傳輸帶的后端;處于初始狀態時,翻轉平臺與環形傳輸帶表面平行,且形成高度落差。這樣有空間形成翻轉,而且翻轉平臺通過沿著所述環形傳輸帶寬度方向延伸的翻轉軸轉動設置在對應機架上,所述的翻轉部件為驅動所述翻轉軸轉動的動力部件。常規的翻轉部件可以采用翻轉馬達(電機)和帶輪傳動方式,當然也可以由馬達直驅。
7、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個具體實施和優選方面,環形傳輸帶所形成的傳動速度小于接線盒自所述翻轉平臺卸載的速度。在此速度差的控制下,增加接線盒翻轉的成功率,主要原因在于一旦翻轉接觸的瞬間,若向前速度過快,會導致產品向后傾倒,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翻轉的成功率,降低出現供料中斷的概率。
8、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個具體實施和優選方面,滿足第二要素時,所采用的機械手具有自適應夾持模式和翻轉換向模式,其中進行環形傳輸帶上取料時,結合視覺信息自適應角度變化進行接線盒的夾持;夾持完成后,根據線圈左右朝向信息選擇翻轉換向模式,保持當前角度或者進行180°轉向使得接線盒與上料朝向匹配。簡言之,此機械手通過自適應夾持模式和翻轉換向模式的自由切換,增加機械手的實用性,進一步便于夾持。
9、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個具體實施和優選方面,料框采用一個機器人和形成在機器人兩側的分層循環供料以實施自動補位的料框供應。這樣能夠完成接線盒不中斷供料。同時,各分層循環供料的料框入口和料框出口位于同側且均冒出對應的機架側邊。這樣的布局,不僅方便料框的供應操作,而且也便于用戶進行料框的補充或回收操作。
10、進一步的,各分層循環供料包括進料輔助工位、上料工位、卸料工位、出料輔助工位、以及監測工位,其中上料工位和卸料工位上下布局,且在監測工位的狀態監測下,上料工位能夠上下升降運動將進料輔助工位和出料輔助工位相對銜接,所述上料工位空載后,所述進料輔助工位自動向所述上料工位補位供應料框。不僅料框可以循環供應,而且出現接線盒斷供的概率低。
11、優選地,各分層循環供料中至少保持一個上料工位位于卸料工位上方。簡言之,上料工位中至少有一個保持料框正常供應,進一步降低料框供應中斷率。
12、此外,取料單元還包括形成在環形傳輸帶前端的回料斗、位于與回料斗底部且與回料斗相連通的回料盒,其中構成第一要素時,不匹配朝向的接線盒自環形傳輸帶輸出端部進行回料和循環供料。
13、由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4、現有接線盒裝配供料過程中,接線盒上料中需要進行有序整理,不僅需要多次視覺檢測,而且需要進行甄選,因此,不僅操作繁瑣,而且還會出現斷料概率導致作業中斷,影響整體組裝效率;同時若想實現接線盒的翻轉,需要采用特有的翻轉機構,不僅需要較大操作空間,而且一旦作用在不同位置,其卸載至傳輸帶上的接線盒位置角度不一,不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的上料裝置包括供應單元和取料單元,所述供應單元能夠逐個且連續向翻轉平臺供應接線盒,且包括料框組件、供料機器人,其中翻轉平臺通過翻轉部件繞水平方向翻轉設置;取料單元包括位于翻轉平臺下方的環形傳輸帶、自環形傳輸帶上抓取接線盒的機械手、位于翻轉平臺和環形傳輸帶上方的視覺檢測部件以及中控調節組件,且供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滿足第一要素時,所述翻轉平臺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小于或等于30°時,接線盒保持當前狀態卸載至環形傳輸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滿足第一要素時,所述翻轉平臺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為直角或鈍角時,接線盒在翻轉和前行的協作中正反面翻轉180°并隨著環形傳輸帶向前傳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傳輸帶所形成的傳動速度小于接線盒自所述翻轉平臺卸載的速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翻轉平臺安裝于環形傳輸帶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滿足第二要素時,所采用的機械手具有自適應夾持模式和翻轉換向模式,其中進行環形傳輸帶上取料時,結合視覺信息自適應角度變化進行接線盒的夾持;夾持完成后,根據線圈左右朝向信息選擇翻轉換向模式,保持當前角度或者進行180°轉向使得接線盒與上料朝向匹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料框采用一個機器人和形成在機器人兩側的分層循環供料以實施自動補位的料框供應,其中各分層循環供料的料框入口和料框出口位于同側且均冒出對應的機架側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分層循環供料包括進料輔助工位、上料工位、卸料工位、出料輔助工位、以及監測工位,其中上料工位和卸料工位上下布局,且在監測工位的狀態監測下,上料工位能夠上下升降運動將進料輔助工位和出料輔助工位相對銜接,所述上料工位空載后,所述進料輔助工位自動向所述上料工位補位供應料框。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分層循環供料中至少保持一個所述上料工位位于所述卸料工位上方。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單元還包括形成在環形傳輸帶前端的回料斗、位于與回料斗底部且與回料斗相連通的回料盒,其中構成第一要素時,不匹配朝向的接線盒自環形傳輸帶輸出端部進行回料和循環供料。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的上料裝置包括供應單元和取料單元,所述供應單元能夠逐個且連續向翻轉平臺供應接線盒,且包括料框組件、供料機器人,其中翻轉平臺通過翻轉部件繞水平方向翻轉設置;取料單元包括位于翻轉平臺下方的環形傳輸帶、自環形傳輸帶上抓取接線盒的機械手、位于翻轉平臺和環形傳輸帶上方的視覺檢測部件以及中控調節組件,且供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滿足第一要素時,所述翻轉平臺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小于或等于30°時,接線盒保持當前狀態卸載至環形傳輸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滿足第一要素時,所述翻轉平臺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為直角或鈍角時,接線盒在翻轉和前行的協作中正反面翻轉180°并隨著環形傳輸帶向前傳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傳輸帶所形成的傳動速度小于接線盒自所述翻轉平臺卸載的速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組件接線盒的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翻轉平臺安裝于環形傳輸帶的后端;處于初始狀態時,翻轉平臺與環形傳輸帶表面平行,且形成高度落差;所述翻轉平臺通過沿著所述環形傳輸帶寬度方向延伸的翻轉軸轉動設置在對應機架上,所述的翻轉部件為驅動所述翻轉軸轉動的動力部件。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組件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宏平,曹瑞,
申請(專利權)人:科圣達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