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隧道工程施工領域,具體是一種集成噴淋降塵和養護結構的隧道多功能臺車,用于降低隧道推進過程中的灰塵排放,同時提供臺車的養護功能。
技術介紹
1、在隧道掘進過程中,由于巖石的破碎、、挖掘機的作業以及土壤和巖石的移動,會產生大量的灰塵。這些灰塵不僅影響隧道內部的空氣質量,增加了施工人員的健康風險,如呼吸道疾病和眼部刺激,而且也對隧道內的設備造成損害,縮短了設備的使用壽命。此外,灰塵還會影響隧道掘進過程中的視線,增加施工難度和安全隱患。
2、為了降低隧道掘進過程中的灰塵污染,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濕式除塵、通風除塵和覆蓋除塵等。然而,這些方法大多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或操作不便等問題。例如,濕式除塵需要不斷地向隧道內噴灑水霧,這不僅增加了水資源的消耗,而且還需要額外的設備來提供水源和噴灑系統。通風除塵雖然可以有效地將灰塵排出隧道,但需要較大的通風量和較長的通風時間,增加了能耗和成本。隧道推進臺車作為隧道掘進的重要工具,其性能狀態直接影響隧道的掘進速度和質量。定期對隧道推進臺車進行養護是保證其良好性能的關鍵。然而,傳統的臺車養護方法往往需要人工進行,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3、綜上所述,傳統的隧道推進臺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處。因此,需要一種創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能夠在掘進過程中有效地降低灰塵污染,同時還能夠方便地對臺車進行噴淋養護,以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證施工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施
2、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集成噴淋降塵結構的隧道推進臺車,包括煙霧感應器、雨棚、集成框架、滑軌、水管、水管支架、萬向輪、、噴淋養護裝置、、雨棚回收裝置。集成框架作為整個臺車的基礎結構,承載和支撐雨棚、、水管和其他部件。噴淋養護裝置包括噴頭、、轉向滑軌和外殼構成,通過轉向滑軌實現噴淋方向的控制,向下時,噴頭噴出的水霧用于降塵;向上時,噴頭噴出的水用于噴淋養護隧道壁面。水管連接噴淋養護裝置,用于向噴頭提供水源。通過分區式煙霧感應器設計控制雨棚的開閉,自動切換噴淋降塵或壁面養護模式,減少水資源浪費。
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
4、1.高效除塵與養護一體化:集成噴淋降塵結構使得隧道掘進過程中的灰塵得到有效控制,顯著降低了隧道內的空氣污染,改善了施工環境,同時,采用雙向噴頭設計,實現了噴淋除塵和隧道壁面養護的雙重功能,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和作業效率。
5、2.環保節能:噴淋除塵過程中,通過控制水霧的噴射范圍和密度,實現對隧道壁面的全面、、均勻養護,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而且能耗更低,減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6、3.降低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減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了施工現場的粉塵污染,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健康風險
7、4.提高施工效率:噴淋除塵和養護功能的集成化設計,減少了設備更換和調試的時間,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時,由于雨棚的設計,有效防止了灰塵的逸散,保證了施工環境的清潔和整潔。
8、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利用雙向噴頭實現噴淋降塵和臺車養護,通過分區域式雨棚設計和煙霧感應器,可同時實現分施工區域的分區域降塵和對隧道壁面的養護,大大減少資源的浪費,利用萬向輪提高設備的移動性,適用于各種環境下的降塵工作。本裝置具有高效除塵與養護一體化、、環保節能、、降低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隧道多功能臺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裝置本體(1);至少一個煙霧感應器,具體為煙霧感應器1(2)、煙霧感應器2(3)、煙霧感應器3(4),用于感應隧道內的灰塵濃度;至少一個可開閉的雨棚,具體為雨棚1(5)、、雨棚2(6)、雨棚3(7),通過煙霧感應器的信號控制開閉,用于覆蓋和防止灰塵擴散;集成框架(8),作為整個臺車的基礎結構,承載和支撐雨棚、水管和其他部件;噴淋養護裝置(13),包括噴頭(14)、轉向滑軌(15)和外殼(16),噴頭(14)通過轉向滑軌(15)實現噴淋方向的控制,向下時用于噴淋降塵,向上時用于噴淋養護隧道壁面;水管(10),連接噴淋養護裝置(13),為噴頭(14)提供水源;水管支架(11),支撐并固定水管(10);萬向輪(12),安裝在裝置本體(1)底部,便于臺車的移動和定位;雨棚回收裝置(17),用于在不需要時收納雨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多功能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養護裝置(13)中的噴頭(14)通過轉向滑軌(15)在向下和向上位置之間切換,以實現噴淋降塵和隧道壁面養護的雙重功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多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多功能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棚(5、、6、7)由可伸縮的支架和防水材料制成,通過滑軌(9)與集成框架(8)連接,以實現開閉操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多功能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萬向輪(12)底部設有防滑橡膠,以增加臺車在不同地形上的穩定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多功能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0)、、水管支架(11)和萬向輪(12)均由高強度耐磨材料制作,以提高設備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多功能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養護裝置(13)的設計使得水霧的噴射范圍和密度可調,以實現對隧道壁面的全面、、均勻養護,并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隧道多功能臺車,其特征在于,該臺車通過集成噴淋降塵和養護功能,實現了在隧道掘進過程中同時降低灰塵污染和養護臺車及隧道壁面的目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隧道多功能臺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裝置本體(1);至少一個煙霧感應器,具體為煙霧感應器1(2)、煙霧感應器2(3)、煙霧感應器3(4),用于感應隧道內的灰塵濃度;至少一個可開閉的雨棚,具體為雨棚1(5)、、雨棚2(6)、雨棚3(7),通過煙霧感應器的信號控制開閉,用于覆蓋和防止灰塵擴散;集成框架(8),作為整個臺車的基礎結構,承載和支撐雨棚、水管和其他部件;噴淋養護裝置(13),包括噴頭(14)、轉向滑軌(15)和外殼(16),噴頭(14)通過轉向滑軌(15)實現噴淋方向的控制,向下時用于噴淋降塵,向上時用于噴淋養護隧道壁面;水管(10),連接噴淋養護裝置(13),為噴頭(14)提供水源;水管支架(11),支撐并固定水管(10);萬向輪(12),安裝在裝置本體(1)底部,便于臺車的移動和定位;雨棚回收裝置(17),用于在不需要時收納雨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多功能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養護裝置(13)中的噴頭(14)通過轉向滑軌(15)在向下和向上位置之間切換,以實現噴淋降塵和隧道壁面養護的雙重功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多功能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煙霧感應器為分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林峰,陳鵬州,劉卓,李柱奇,趙子琪,廉佳沅,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三局集團華南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