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車輛,尤其涉及一種車載攝像裝置及車輛。
技術介紹
1、隨著現智能駕駛的普及化,多數車輛都具備dms(driver?monitor?system,駕駛員監控系統),dms中具有車載攝像裝置及處理器,車載攝像裝置用于采集駕駛員的面部等部位的圖像信息,處理器用于對車載攝像裝置采集的圖像信息進行處理以實現狀態監測及人臉識別等功能。相關技術中,dms中的車載攝像裝置長期處于開啟狀態,車載攝像裝置中的補光燈存在可見紅光,導致車輛內人員有被監視感覺,影響體驗。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車載攝像裝置及車輛,在不需要使用車載攝像裝置時,能夠通過遮光板將攝像模組遮擋,保護了車輛內的乘員的隱私,提升了乘員的乘車體驗。
2、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車載攝像裝置,包括:
3、攝像模組,所述攝像模組用于安裝在車輛內的安裝位,所述攝像模組具有用于供影像光入射的預設區域;
4、第一安裝座,所述第一安裝座安裝在所述安裝位,所述第一安裝座具有窗口;
5、遮光板,所述遮光板位于所述窗口中,且所述遮光板與所述第一安裝座活動連接;其中,所述遮光板位于打開位置時,能夠將所述攝像模組的預設區域露出,使所述攝像模組能夠采集圖像;所述遮光板位于關閉位置時,能夠將所述攝像模組遮擋;
6、鎖止件,所述鎖止件用于在所述遮光板運動至所述打開位置或關閉位置時,將所述遮光板與所述第一安裝座鎖
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裝座還設置有導向部,所述導向部開設于所述窗口的相對的兩個側壁上,所述遮光板上靠近相應邊緣的部分與所述導向部配合,使所述導向部引導所述遮光板在所述打開位置與關閉位置之間運動的。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裝座還設置有卡孔,所述卡孔分別位于所述窗口的相對兩側,且所述卡孔分別與相應側的導向部連通;
9、所述鎖止件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與所述遮光板一體設置,所述彈性件能夠在外力作用下卡入所述卡孔或從所述卡孔中脫離。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窗口的相對兩側分別設置有多個所述卡孔;
11、其中至少一個所述卡孔用于在所述遮光板位于所述打開位置時與所述鎖止件件配合;至少一個所述卡孔用于在所述遮光板位于所述關閉位置時與所述鎖止件配合。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彈性件的中部區域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軸向垂直于所述遮光板的運動方向。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遮光板朝向所述攝像模組的一側設置有感應層,使得在所述遮光板運動至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攝像模組能夠識別所述感應層并關閉補光燈。
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遮光板背離所述攝像模組的一側設置有操作部。
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攝像模組包括:殼體、pcb燈板及pcb主板,所述pcb燈板及pcb主板設置于所述殼體內,所述pcb燈板位于所述pcb主板的朝向車輛內的一側,所述pcb燈板上設置有補光燈;所述殼體朝向車輛內的一側設置有濾光片,所述濾光片用于對射入所述攝像模組的光線進行過濾。
16、在一些實施例中,述濾光片包括濾光片本體,所述濾光片本體朝向所述車輛內的一側,以及所述濾光片本體背離所述車輛內的一側分別設置有增透膜;所述述濾光片本體朝向所述車輛內的一側還設置有抗指紋膜,所述抗指紋膜位于同側的所述增透膜背離所述濾光片的一側。
17、第二方面,本技術還提供一種車輛,包括:如前述任一項所述的車載攝像裝置;所述車輛內具有安裝位,所述車載攝像裝置安裝于所述安裝位。
1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車輛還包括:a柱內飾件,所述a柱內飾件設置有過孔,使得所述車載攝像裝置的遮光板位于打開位置時,攝像模組能夠采集圖像;其中,位于打開位置的所述遮光板有至少部分位于所述a柱內飾件背離車輛內部的一側。
19、本技術提供的車載攝像裝置及車輛,車載攝像裝置包括:攝像模組,攝像模組用于安裝在車輛內的安裝位,攝像模組具有用于供影像光入射的預設區域;第一安裝座,第一安裝座安裝在安裝位,第一安裝座具有窗口;遮光板,遮光板位于窗口中,且遮光板與第一安裝座活動連接;其中,遮光板位于打開位置時,能夠將攝像模組的預設區域露出,使攝像模組能夠采集圖像;遮光板位于關閉位置時,能夠將攝像模組遮擋;鎖止件,鎖止件用于在遮光板運動至打開位置或關閉位置時,將遮光板與第一安裝座鎖止。這樣,在不需要使用車載攝像裝置時,能夠通過遮光板將攝像模組遮擋,保護了車輛內的乘員的隱私,提升了乘員的乘車體驗。
20、本技術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車載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座(120)還設置有導向部(120b),所述導向部(120b)開設于所述窗口(120a)的相對的兩個側壁上,所述遮光板(130)上靠近相應邊緣的部分與所述導向部(120b)配合,使所述導向部(120b)引導所述遮光板(130)在所述打開位置與關閉位置之間運動的。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載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座(120)還設置有卡孔,所述卡孔分別位于所述窗口(120a)的相對兩側,且所述卡孔分別與相應側的導向部(120b)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載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120a)的相對兩側分別設置有多個所述卡孔;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載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的中部區域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軸向垂直于所述遮光板(130)的運動方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130)朝向所述攝像模組(110)的一側設置有感應層,使得在所述遮光板(13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模組(110)包括:殼體、PCB燈板(113)及PCB主板(115),所述PCB燈板(113)及PCB主板(115)設置于所述殼體內,所述PCB燈板(113)位于所述PCB主板的朝向車輛內的一側,所述PCB燈板(113)上設置有補光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載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濾光片(111)包括濾光片本體(1111),所述濾光片本體(1111)朝向所述車輛內的一側,以及所述濾光片本體(1111)背離所述車輛內的一側分別設置有增透膜(1112);
9.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車載攝像裝置;所述車輛內具有安裝位,所述車載攝像裝置安裝于所述安裝位。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還包括:A柱內飾件(200),所述A柱內飾件(200)設置有過孔(200a),使得所述車載攝像裝置的遮光板(130)位于打開位置時,所述車載攝像裝置的攝像模組(110)能夠采集圖像;其中,位于打開位置的所述遮光板(130)有至少部分位于所述A柱內飾件(200)背離車輛內部的一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車載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座(120)還設置有導向部(120b),所述導向部(120b)開設于所述窗口(120a)的相對的兩個側壁上,所述遮光板(130)上靠近相應邊緣的部分與所述導向部(120b)配合,使所述導向部(120b)引導所述遮光板(130)在所述打開位置與關閉位置之間運動的。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載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座(120)還設置有卡孔,所述卡孔分別位于所述窗口(120a)的相對兩側,且所述卡孔分別與相應側的導向部(120b)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載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120a)的相對兩側分別設置有多個所述卡孔;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載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的中部區域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軸向垂直于所述遮光板(130)的運動方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攝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130)朝向所述攝像模組(110)的一側設置有感應層,使得在所述遮光板(130)運動至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攝像模組(110)能夠識別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會斌,李陽,趙文豪,范思文,楊鋒,
申請(專利權)人:東軟睿馳汽車技術沈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