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車輛,尤其涉及一種車輛。
技術介紹
1、隨著增程技術的日漸成熟,增程式汽車的應用車型越來越廣泛。增程式技術目前廣泛應用于小型轎車以及中大型suv等前艙較大的車型中,前艙較大的車型有足夠的空間能夠安裝發動機、發電機或驅動電機等。然而,在相關技術中,面包車或者小型貨車等前艙較小的車型,無法將發動機、發電機或驅動電機安裝,增程式技術難以在面包車或者小型貨車等前艙較小的車型上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提供一種車輛,其解決了增程式技術難以在前艙較小的車型上應用的技術問題。
2、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案包括:
3、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車輛,車輛包括車架、發動機、發電機、驅動電機以及第一座椅,發動機、發電機、電池包和驅動電機均設置于車架,發動機與發電機連接,電池包分別與發電機和驅動電機連接,第一座椅設置于車架,沿車輛的前后方向,發動機、發電機、電池包以及驅動電機依次排布,沿車輛的上下方向,第一座椅位于發動機的上方,其中,驅動電機的軸向與車輛的左右方向平行,車輛還包括驅動電機控制器,沿車輛的左右方向,驅動電機控制器與驅動電機相對設置。
4、沿車輛的前后方向,發動機、發電機、電池包以及驅動電機相對設置,沿車輛的上下方向,第一座椅位于發動機的上方,能夠使發動機有足夠的空間安放,進而使前機艙較小的車型也能夠使用增程式車型,解決了前機艙較小的車型無法適用增程式技術的技術問題,擴大了增程式技術的適用范圍。
5、可選地,發電機構
6、發動機與低速電動機通過扭轉減震器連接,在能夠滿足發電機高功率運行的情況下,減少了零部件在車輛前后方向的占用空間,使前機艙較小的車型也能夠適用增程式技術。
7、可選地,發電機的軸向與車輛的前后方向同向,車輛還包括發電機控制器,沿車輛的前后方向,扭轉減震器、發電機以及發電機控制器相對設置且依次排布。
8、沿車輛的前后方向,扭轉減震器、發電機以及發電機控制器相對設置且依次排布,減少發電機控制器在車輛前后方向上的空間占用,使前機艙較小的車型可以能夠使用增程式技術。
9、可選地,車輛還包括充配電裝置,充配電裝置分別與發電機控制器與驅動電機控制器連接,沿車輛的左右方向,充配電裝置與電池包相對設置。
10、沿車輛的左右方向,充配電裝置與電池包相對設置。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車輛在前后方向上的空間利用率,減少充配電裝置在車輛的前后方向上空間的占用,使前機艙較小的車型也可以適用增程式技術,擴大了增程式技術適用車型的范圍。
11、可選地,車輛還包括電池控制系統,沿車輛的上下方向,電池控制系統與電池包相對設置。
12、由于車輛,例如面包車或者貨車等車型的上下方向的空間較大,前機艙較小,沿車輛的上下方向,電池控制系統與電池包相對設置,能夠充分有效利用車輛的上下方向空間,減少車輛上下方向的空間占用,提高車輛的前后方向的空間利用率,使前機艙較小的車型能夠適用增程式技術,擴大了增程式技術適用車型的范圍。
13、可選地,電池包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車輛的前后方向,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的前側,沿車輛的上下方向,電池控制系統設置于第二部分的上側。
14、電池控制系統設置于第二部分的上側,能夠合理利用電池包的第一部分的上方空間,這樣進一步減少了前機艙或者第一座椅下方零部件的空間占用,使第一座椅下方有足夠的空間設置發動機或發電機等零部件。
15、可選地,發動機具有多個氣缸,發動機的長度方向與車輛的前后方向平行,氣缸的軸線與車輛的上下方向具有角度,角度的范圍為45度-65度。
16、氣缸的軸線與車輛的上下方向具有角度,角度的范圍為45度-65度,能夠使發動機合理地占用車輛在上下方向上的空間,減少在車輛前后方向空間的占用,使車輛內部零部件的排布更加合理。
17、可選地,車輛還包括第二座椅,第二座椅設置于車架,沿車輛的上下方向,第二座椅與電池包相對設置。
18、沿車輛的上下方向,第二座椅與電池包相對設置,這樣能夠充分利用車內空間,避免電池包占用其他重要區域如后備箱或者前排空間,從而使前機艙較小的車型也能夠適用增程式技術,擴大了增程式技術的車型的適用范圍。
19、可選地,車輛還包括白車身,白車身內具有前機艙和駕駛艙,白車身具有前圍板,前圍板設置于前機艙與駕駛艙之間,發動機位于前圍板的后側,且位于駕駛艙的下側。
20、發動機位于前圍板的后側,且位于駕駛艙的下側,當車輛在發生碰撞時,前機艙的潰縮空間得以保留。在發生正面碰撞時,這個空間可以吸收部分撞擊能量,減少對乘員的沖擊,提高車輛使用者的安全性能,而且發動機設置在駕駛艙的下側,能夠節省前機艙的空間,使前機艙較小的車型也適用增程式技術,擴大了增程式技術的適用車型范圍。
21、可選地,沿車輛的前后方向,發動機、發電機、電池包以及驅動電機相對設置。
22、沿車輛的前后方向,發動機、發電機、電池包以及驅動電機相對設置,能夠使車輛內的動力系統重量分布更加均衡,有助于降低車輛重心的高度,提高車輛的操控性和穩定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機構造為低速發電機,所述低速發電機的轉速為每分鐘0轉至每分鐘6000轉;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機的軸向與所述車輛的前后方向同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還包括充配電裝置,所述充配電裝置分別與所述發電機控制器與所述驅動電機控制器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還包括電池控制系統;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包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所述車輛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前側,沿所述車輛的上下方向,所述電池控制系統設置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上側。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具有多個氣缸,所述發動機的長度方向與所述車輛的前后方向平行,所述氣缸的軸線與所述車輛的上下方向具有角度Z,所述角度Z的范圍為45度-65度。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還包括第二座椅,所述第二座椅設置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還包括白車身,所述白車身內具有前機艙和駕駛艙,所述白車身具有前圍板,所述前圍板設置于所述前機艙與所述駕駛艙之間,所述發動機位于前圍板的后側,且位于所述駕駛艙的下側。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車輛的前后方向,所述發動機、所述發電機、所述電池包以及所述驅動電機相對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機構造為低速發電機,所述低速發電機的轉速為每分鐘0轉至每分鐘6000轉;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機的軸向與所述車輛的前后方向同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還包括充配電裝置,所述充配電裝置分別與所述發電機控制器與所述驅動電機控制器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還包括電池控制系統;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包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所述車輛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前側,沿所述車輛的上下方向,所述電池控制系統設置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上側。
7....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志清,汪輝,楊洪,黃勇和,黃東毅,朱三平,冉殷齊,
申請(專利權)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