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藥,尤其是涉及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在防治水稻細菌性秧苗立枯病中的應用。
技術介紹
1、植物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plantarii)是引起水稻秧苗細菌性立枯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侵染性、繁殖力及適應性均很強,嚴重威脅水稻生產。在自然界,b.plantarii常分布于苗床土、田水、植物種子及動植物殘體中,進入秧田后在適宜的條件下完成初侵染,并通過種子和土壤傳播進入再侵染循環。被侵染的秧苗在前期表現為矮縮、失綠和根系生長發育障礙,后期枯萎死亡。病理學研究發現,b.plantarii分泌一種被稱為環庚三烯酚酮(tropolone)的小分子毒力因子,其結合鐵離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誘發植株幼苗根系嚴重缺鐵,造成幼苗生長遲緩并最終枯萎死亡。
2、近年,該病害已在多個水稻主產區發生,并伴有擴散趨勢。由于中國水稻主產區的育秧季多為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這為b.plantarii的生長、繁殖和擴散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尤其是近年來全球溫室效應的加劇和大棚育秧技術的推廣,也加劇該病害在我國的爆發流行。
3、目前,市場上防治細菌性病害的農藥主要有無機銅類、有機銅類和噻唑類,但尚無針對該細菌病害的有效防治藥劑。
4、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專利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在防治水稻細菌性秧苗立枯病中的應用,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2、本專利技術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了胡蘿卜烷倍
3、本專利技術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防治水稻細菌性秧苗立枯病的藥劑。
4、本專利技術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稻細菌性秧苗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5、為了實現以上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6、第一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了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在防治水稻細菌性秧苗立枯病中的應用;
7、所述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結構式為:
8、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所述水稻細菌性秧苗立枯病為植物伯克霍爾德菌引起。
9、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衍生物包括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鹽、酯、酰氨和配糖體的衍生物。
10、第二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了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在抑制植物伯克霍爾德菌產生毒素中的應用;
11、所述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結構式為:
12、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所述毒素包括環庚三烯酚酮。
13、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衍生物包括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鹽、酯、酰氨和配糖體的衍生物。
14、第三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水稻細菌性秧苗立枯病的藥劑,包括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
15、所述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結構式為:
16、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衍生物包括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鹽、酯、酰氨和配糖體的衍生物。
17、作為進一步技術方案,還包括載體;
18、所述載體包括水、葡萄糖、乳糖、阿拉伯膠、明膠、甘露糖醇、淀粉、三硅酸鎂、滑石、角蛋白或膠態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種。
19、第四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水稻細菌性秧苗立枯病的防治方法,包括:
20、a.采用上述藥劑浸泡處理水稻種子;
21、和/或,b.采用上述藥劑噴施水稻秧苗。
2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專利技術人通過一系列離體和活體藥效篩選試驗,發現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在離體試驗中對b.plantarii的致病力有顯著的抑制作用,能夠顯著抑制b.plantarii環庚三烯酚酮的分泌,進而在水稻盆栽試驗中表現出b.plantarii引起的水稻細菌性立枯病具有顯著防效。因此,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將是開發為防治水稻細菌性秧苗立枯病的極佳選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在防治水稻細菌性秧苗立枯病中的應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細菌性秧苗立枯病為植物伯克霍爾德菌引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衍生物包括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鹽、酯、酰氨和配糖體的衍生物。
4.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在抑制植物伯克霍爾德菌產生毒素中的應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毒素包括環庚三烯酚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衍生物包括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鹽、酯、酰氨和配糖體的衍生物。
7.一種用于防治水稻細菌性秧苗立枯病的藥劑,其特征在于,包括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藥劑,其特征在于,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衍生物包括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鹽、酯、酰氨和配糖體的衍生物。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藥劑,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載體;
10.一種水稻細菌性秧苗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技術特征摘要】
1.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在防治水稻細菌性秧苗立枯病中的應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細菌性秧苗立枯病為植物伯克霍爾德菌引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衍生物包括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鹽、酯、酰氨和配糖體的衍生物。
4.胡蘿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在抑制植物伯克霍爾德菌產生毒素中的應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毒素包括環庚三烯酚酮。
6.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蒙岑,趙江濤,呂天星,張曉燕,桂芳澤,松本春柰,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