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低壓電器,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切換機構及接觸器。
技術介紹
1、接觸器是一種可快速切斷交流與直流主回路、且可頻繁的接通與關斷大電流控制電路的裝置,廣泛應用于電力、配合與用電場合,其內部設置的切換機構可快速切斷交流與直流主回路。
2、現有的機械式雙線圈切換機構在驅動行程開關的支架向下運動以分斷觸頭時需要保證行程開關超程,當切換機構下壓行程開關的支架以使觸頭分斷時,動靜鐵芯可能無法完全閉合,剩余行程需依靠動靜鐵芯吸合時的慣性沖量及吸力進行,但吸力過小或慣性沖量不穩定時,容易導致動靜鐵芯無法穩定吸合的情況,降低了接觸器快速切斷電氣回路的可靠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切換機構及接觸器,其能夠通過搖臂、壓板以及彈性件的阻力,使得壓板下壓行程開關的過程與動鐵芯與靜鐵芯的吸合過程實現差動延遲,保證了動鐵芯與靜鐵芯吸合后壓板下壓行程開關,提高了切換機構快速切斷電氣回路的可靠性。
2、本申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3、本申請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切換機構,包括殼體以及相對設置于殼體內的動鐵芯與靜鐵芯,動鐵芯背離靜鐵芯的一側連接有驅動部,驅動部的一端與接觸器的第一觸頭組件活動連接,第一觸頭組件用于實現主回路的合閘或分閘;驅動部的周側設置有接觸器的行程開關,用于實現控制回路的合閘或分閘,驅動部抵壓行程開關以使控制回路分合閘轉換、主回路合閘;行程開關朝向驅動部的一側還設置有彈性件,彈性件設置于殼體的內壁;驅動動鐵芯沿靜鐵芯方向運動,并帶動驅動部轉
4、可選地,驅動部包括搖臂以及鉸設于搖臂上的壓板,搖臂的一端與接觸器的第一觸頭組件活動連接,動鐵芯設置于搖臂靠近靜鐵芯的一側;驅動動鐵芯沿靜鐵芯軸向轉動,能夠帶動搖臂沿靜鐵芯軸向轉動,以使壓板依次與彈性件和行程開關接觸。
5、可選地,搖臂包括外殼,外殼內部設置有一復位拉簧,壓板的一端與復位拉簧固定連接,另一端延伸至外殼外壁,并能夠與彈性件相接觸。
6、可選地,行程開關包括凸設于殼體并延長至搖臂一側的支架,壓板能夠克服彈性件的彈力并下壓支架,以使控制回路的分閘。
7、可選地,壓板包括第二本體、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第二連接板垂直設置于第一連接板的端部,第二本體垂直設置于第二連接板遠離第一連接板的一端,第一連接板與復位拉簧固定連接;搖臂的外殼朝向彈性件的一側設置有開口,第二本體由開口伸出并延伸,以能夠與彈性件相接觸。
8、可選地,殼體上包括間隔設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壓板的運動方向相對設置,以分別用于卡設彈性件的相對兩端。
9、可選地,彈性件包括第一本體、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分別垂直連接于第一本體的相對兩側,第一卡合部能夠卡設于第一限位部內,第二卡合部能夠卡設于第二限位部內,以使彈性件呈弧形結構。
10、可選地,行程開關內包括第二觸頭組件,行程開關的支架與第二觸頭組件的第二動觸頭相連接,當壓板下壓支架時,第二觸頭組件的靜觸頭與第二動觸頭斷開,以使行程開關控制的控制回路分合閘轉換。
11、可選地,驅動部的一端與接觸器的第一觸頭組件的第一動觸頭活動連接,當動鐵芯沿靜鐵芯軸向轉動并朝向靜鐵芯方向運動時,能夠帶動驅動部轉動,驅動部能夠驅動第一動觸頭與第一觸頭組件的靜觸頭相接觸,以使主回路合閘。
12、本申請實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接觸器,包括第一觸頭組件、行程開關以及上述的切換機構,切換機構的驅動部能夠抵壓行程開關,以使第一觸頭組件所控制的主回路合閘、行程開關所控制的控制回路分合閘轉換。
13、本申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一種:
14、本申請所提供的切換機構,包括殼體以及相對設置于殼體內的動鐵芯與靜鐵芯,動鐵芯背離靜鐵芯的一側連接有驅動部,驅動部的一端與接觸器的第一觸頭組件活動連接,第一觸頭組件用于實現主回路的合閘或分閘;驅動部的周側設置有接觸器的行程開關,用于實現控制回路的合閘或分閘,驅動部抵壓行程開關以使控制回路分合閘轉換、主回路合閘;行程開關朝向驅動部的一側還設置有彈性件,彈性件設置于殼體的內壁;驅動動鐵芯沿靜鐵芯方向運動,并帶動驅動部轉動,驅動部朝向行程開關的一側能夠與彈性件抵接,動鐵芯與靜鐵芯吸合,驅動部克服彈性件的彈力與彈性件脫離并運動至與行程開關相接觸。上述設計得到的切換機構,其能夠通過搖臂、壓板以及彈性件的阻力,使得壓板下壓行程開關的過程與動鐵芯與靜鐵芯的吸合過程實現差動延遲,保證了動鐵芯與靜鐵芯吸合后壓板下壓行程開關,提高了切換機構快速切斷電氣回路的可靠性。
15、本申請所提供的接觸器,包括第一觸頭組件、行程開關以及上述的切換機構,切換機構的驅動部能夠抵壓行程開關,以使第一觸頭組件所控制的主回路合閘、行程開關所控制的控制回路分合閘轉換。上述設計得到的接觸器能夠保證動鐵芯與靜鐵芯吸合后壓板下壓行程開關,提高了切換機構快速切斷電氣回路的可靠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10)以及相對設置于所述殼體(110)內的動鐵芯(120)與靜鐵芯(130),所述動鐵芯(120)背離所述靜鐵芯(130)的一側連接有驅動部(140),所述驅動部(140)的一端與接觸器(200)的第一觸頭組件(220)活動連接;驅動部(140)的周側設置有接觸器(200)的行程開關(210),所述驅動部(140)抵壓所述行程開關(210)以使所述行程開關(210)所控制的控制回路分合閘轉換、使所述第一觸頭組件(220)所控制的主回路合閘;所述行程開關(210)朝向所述驅動部(140)的一側還設置有彈性件(150),所述彈性件(150)設置于所述殼體(110)的內壁;驅動所述動鐵芯(120)沿所述靜鐵芯(130)方向運動,并帶動所述驅動部(140)轉動,所述驅動部(140)朝向所述行程開關(210)的一側能夠與所述彈性件(150)抵接,所述動鐵芯(120)與所述靜鐵芯(130)吸合,所述驅動部(140)克服所述彈性件(150)的彈力與所述彈性件(150)脫離并運動至與所述行程開關(210)相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換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搖臂(142)包括外殼(141),所述外殼(141)內部設置有一復位拉簧(144),所述壓板(143)的一端與所述復位拉簧(144)固定連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殼(141)外壁,并能夠與所述彈性件(150)相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開關(210)包括凸設于所述殼體(110)并延長至所述搖臂(142)一側的支架(211),所述壓板(143)能夠克服所述彈性件(150)的彈力并下壓所述支架(211),以使所述控制回路的分合閘切換。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10)上包括間隔設置的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112),所述第一限位部(11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12)沿所述壓板(143)的運動方向相對設置,以分別用于卡設所述彈性件(150)的相對兩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150)包括第一本體(151)、第一卡合部(152)和第二卡合部(153),所述第一卡合部(152)和所述第二卡合部(153)分別垂直連接于所述第一本體(151)的相對兩側,所述第一卡合部(152)能夠卡設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1)內,所述第二卡合部(153)能夠卡設于所述第二限位部(112)內,以使所述彈性件(150)呈弧形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143)包括第二本體(1431)、第一連接板(1432)和第二連接板(1433),所述第二連接板(1433)設置于所述第一連接板(1432)的端部,所述第二本體(1431)設置于所述第二連接板(1433)遠離所述第一連接板(1432)的一端,所述第一連接板(1432)與所述復位拉簧(144)固定連接;所述搖臂(142)的外殼(141)朝向所述彈性件(150)的一側設置有開口,所述第二本體(1431)由所述開口伸出并延伸,以能夠與所述彈性件(150)相接觸。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開關(210)內包括第二觸頭組件,所述行程開關(210)的支架(211)與所述第二觸頭組件的第二動觸頭相連接,當所述壓板(143)下壓所述支架(211)時,所述第二觸頭組件的靜觸頭與所述第二動觸頭斷開,以使所述行程開關(210)控制的控制回路分合閘轉換。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部(140)的一端與接觸器(200)的第一觸頭組件(220)的第一動觸頭活動連接,當所述動鐵芯(120)沿所述靜鐵芯(130)方向運動時,能夠帶動所述驅動部(140)轉動,所述驅動部(140)能夠驅動所述第一動觸頭與所述第一觸頭組件(220)的靜觸頭相接觸,以使所述主回路合閘。
10.一種接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觸頭組件(220)、行程開關(210)以及上述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切換...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10)以及相對設置于所述殼體(110)內的動鐵芯(120)與靜鐵芯(130),所述動鐵芯(120)背離所述靜鐵芯(130)的一側連接有驅動部(140),所述驅動部(140)的一端與接觸器(200)的第一觸頭組件(220)活動連接;驅動部(140)的周側設置有接觸器(200)的行程開關(210),所述驅動部(140)抵壓所述行程開關(210)以使所述行程開關(210)所控制的控制回路分合閘轉換、使所述第一觸頭組件(220)所控制的主回路合閘;所述行程開關(210)朝向所述驅動部(140)的一側還設置有彈性件(150),所述彈性件(150)設置于所述殼體(110)的內壁;驅動所述動鐵芯(120)沿所述靜鐵芯(130)方向運動,并帶動所述驅動部(140)轉動,所述驅動部(140)朝向所述行程開關(210)的一側能夠與所述彈性件(150)抵接,所述動鐵芯(120)與所述靜鐵芯(130)吸合,所述驅動部(140)克服所述彈性件(150)的彈力與所述彈性件(150)脫離并運動至與所述行程開關(210)相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部(140)包括搖臂(142)以及鉸設于所述搖臂(142)上的壓板(143),所述搖臂(142)的一端與接觸器(200)的第一觸頭組件(220)活動連接,所述動鐵芯(120)設置于所述搖臂(142)靠近所述靜鐵芯(130)的一側;驅動所述動鐵芯(120)沿所述靜鐵芯(130)軸向轉動,能夠帶動所述搖臂(142)沿所述靜鐵芯(130)軸向轉動,以使所述壓板(143)依次與所述彈性件(150)和所述行程開關(210)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搖臂(142)包括外殼(141),所述外殼(141)內部設置有一復位拉簧(144),所述壓板(143)的一端與所述復位拉簧(144)固定連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殼(141)外壁,并能夠與所述彈性件(150)相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開關(210)包括凸設于所述殼體(110)并延長至所述搖臂(142)一側的支架(211),所述壓板(143)能夠克服所述彈性件(150)的彈力并下壓所述支架(211),以使所述控制回路的分合閘切換。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10)上包括間隔設置的第一限位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常鶴彬,彭瓊,王龍江,龔祚勇,張艷麗,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