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智能制造,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
技術介紹
1、槍械產品先設計圖紙,再根據圖紙實物生產制造。槍械設計是開發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設計階段決定了槍械產品如何加工裝配。設計對整個開發周期、成本及質量的影響將以不斷放大的形式向后逐級傳播。應盡量避免由于設計不合理而給后續相關的加工裝配帶來不良影響,因此應該對設計方案進行可裝配性評估,盡早排除裝配階段的隱患,避免大的返工。槍械產品的可裝配性評估對于增強產品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2、可裝配性評估即評價該產品的零件或組件易于裝配和裝配穩定性能的特性,進一步提出面向產品裝配提出可裝配性評估方法并建立評估方法的總體框架。面向槍械復雜產品裝配過程中,由于其零件精度要求高、形狀種類多和裝配關系較為復雜等特點,影響產品可靠性性因素比較多,因此對于槍械這種高精密性產品,為了保障其可裝配性建立一套成熟的可裝配性評估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案。
2、本專利技術第一方面公開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步驟1、構建裝配工藝評估指標;所述裝配工藝評估指標包括零件級評價指標、部件級評價指標、產品級評價指標:
4、其中,所述零件級評價指標包括零件的質量、零件的對稱性、零級的尺寸、零件的配合基準、零件的鄰接數;所述部件級評價指標包括裝配序列
5、步驟2、利用裝配工藝評價方法對構建的裝配工藝評估指標進行綜合評價,以獲取最優裝配工藝方案;
6、其中,所述裝配工藝評價方法包括模糊綜合評價法、topsis法、灰色關聯度法。
7、根據第一方面的方法,所述零件級評價指標包括零件的質量、零件的對稱性、零級的尺寸、零件的配合基準、零件的鄰接數;其中:
8、零件的質量評價指標f1分為四個評價結果,每個評價結果具有對應的評價值;
9、零件的對稱性評價指標f2被描述為:
10、
11、其中,x2表示為零件滿足平面xoy,xoz,yoz對稱的次數;
12、零級的尺寸評價指標f3分為四個評價結果,每個評價結果具有對應的評價值;
13、零件的配合基準評價指標f4被描述為:
14、
15、其中,x4表示為裝配基準數目,當裝配基準數目大于4時,可裝配性為0;
16、零件的鄰接數評價指標f5被描述為:
17、
18、其中,x5表示零件的鄰接數,當零件的鄰接數大于4時,可裝配性為0。
19、根據第一方面的方法,所述部件級評價指標包括裝配序列的聚合性、基準部件轉移次數、裝配的并行性、裝配重定向數、裝配工時、裝配空間、裝配穩定性、裝配緊固類型、總裝配操作數;其中:
20、裝配序列的聚合性評價指標f6被描述為:
21、
22、其中,x6為裝配聚合性操作次數平均值;ni為序列中第i種裝配類型連續完成操作次數;m為整個序列裝配類型的種類數量;
23、基準部件轉移次數評價指標f7被描述為:
24、
25、其中,n為總的零件數;x7為基準部件轉移次數;
26、裝配的并行性評價指標f8被描述為:
27、
28、其中,x8表示樹形結構裝配序列中樹的深度;xmax表示裝配序列樹的最大深度;
29、裝配重定向數評價指標f9被描述為:
30、
31、其中,x9為裝配序列的總重定向數;d表示理論上最大重定向數;di表示第i個零件進行裝配時方向變化指標;δi=δi-1表示第i個零件與前一個零件的裝配方向相同,此時評價指標為0;
32、裝配工時評價指標f10被描述為:
33、
34、其中,nmin表示理論最小零件數;ta表示一個零件的基本裝配時間;tn表示完成產品的裝配時間;
35、裝配空間評價指標f11分為四個評價結果,每個評價結果具有對應的評價值;
36、裝配穩定性評價指標被描述為f12分為四個評價結果,每個評價結果具有對應的評價值;
37、裝配緊固類型評價指標被描述為f13分為四個評價結果,每個評價結果具有對應的評價值;
38、總裝配操作數評價指標f14被描述為:
39、
40、其中,nmin表示理論最小總裝配次數,na表示實際總裝配次數。
41、根據第一方面的方法,所述產品級評價指標包括動態干涉數量、靜態干涉數量;其中:
42、動態干涉依托于ug軟件建立槍械裝配序列并進行動態干涉仿真,以零部件之間不出現碰撞、裝配路徑上不出現空間上的碰撞干涉為目標;槍械產品裝配過程中,零件之間越少發生碰撞干涉,裝配路徑上的零件可達性越高;
43、靜態干涉指零件在裝配完成時的最終狀態下,零件之間在空間上是否發生重疊;當出現包括軸孔過盈配合、接觸干涉的正常干涉問題,確認干涉并忽略,僅統計非正常干涉情況;靜態干涉數量越少,可裝配性越高。
44、根據第一方面的方法,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構建的裝配工藝評估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具體包括:
45、建立評價指標集u={u1,u2,…,un};其中,u是選定評估對象的影響因素并經過篩選后形成的指標集合;
46、建立評語集v={v1,v2,…,v5};其中評語集v是對評估指標的評價集合,按照5個模糊等級進行劃分。
47、建立模糊關系矩陣r;其中,在確定評價指標集和評語集后,建立模糊關系矩陣:
48、
49、其中,rij表示評價指標ui對應的第j個隸屬度;
50、構建權重集合w={w1,w2,…,wn};其中,在裝配工藝進行評價過程中,每個評價指標對評價對象的影響程度不同,針對評價因素的重要程度選定權重,并形成權重集w;
51、構建模糊綜合評價模型b;其中,將建立的權重集合集w與模糊關系矩陣r相乘,得到模糊綜合評價模型b:
52、
53、根據第一方面的方法,利用topsis法對構建的裝配工藝評估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具體包括:
54、建立決策矩陣;其中,通過評價指標集u={u1,u2,,…un}和評價集v′={v1,v2,…,vm}構建決策矩陣x為:
55、
56、決策矩陣無量綱化;其中,針對決策矩陣中的數值處理分為以下兩種:
57、對于效益性指標,數值越大越優,則:
58、
59、對于成本性指標,數值越小越優,則: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級評價指標包括零件的質量、零件的對稱性、零級的尺寸、零件的配合基準、零件的鄰接數;其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級評價指標包括裝配序列的聚合性、基準部件轉移次數、裝配的并行性、裝配重定向數、裝配工時、裝配空間、裝配穩定性、裝配緊固類型、總裝配操作數;其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產品級評價指標包括動態干涉數量、靜態干涉數量;其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構建的裝配工藝評估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具體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TOPSIS法對構建的裝配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灰色關聯度法對構建的裝配工藝評估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具體包括:
8.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被配置為執行以下步驟:
9.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所述存儲器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中的步驟。
10.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中的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級評價指標包括零件的質量、零件的對稱性、零級的尺寸、零件的配合基準、零件的鄰接數;其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級評價指標包括裝配序列的聚合性、基準部件轉移次數、裝配的并行性、裝配重定向數、裝配工時、裝配空間、裝配穩定性、裝配緊固類型、總裝配操作數;其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產品級評價指標包括動態干涉數量、靜態干涉數量;其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定性定量分析自洽融合的槍械可裝配性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構建的裝配工藝評估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具體包括:
6.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解廣華,孟昭旭,呂武,沙金龍,于冬梅,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兵器裝備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