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申請主張于2023年3月28日向韓國專利局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23-0040584號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包含在本說明書中。本說明書涉及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機發光器件。
技術介紹
1、通常情況下,有機發光現象是指利用有機物質將電能轉換為光能的現象。利用有機發光現象的有機發光器件通常具有包括陽極和陰極以及位于它們之間的有機物層的結構。在這里,為了提高有機發光器件的效率和穩定性,有機物層大多情況下由分別利用不同的物質構成的多層結構形成,例如,可以由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等形成。對于這樣的有機發光器件的結構而言,如果在兩電極之間施加電壓,則空穴從陽極注入有機物層,電子從陰極注入有機物層,當所注入的空穴和電子相遇時會形成激子(exciton),該激子重新躍遷至基態時就會發出光。
2、持續要求開發用于如上所述的有機發光器件的新的材料。
技術實現思路
1、技術課題
2、本說明書提供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機發光器件。
3、課題的解決方法
4、本說明書的一實施方式提供下述化學式1的化合物。
5、[化學式1]
6、
7、在上述化學式1中,
8、r1至r10中的任一個為與l1結合的部分,其余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為氫、氘、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環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雜環基,或者與相鄰的基團彼此結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環,
10、ar1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呫噸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噻噸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
11、x為1或2,
12、m為0至3,m為2以上時,2個以上的l1彼此相同或不同,
13、y為1或2,y為2時,2個ar1彼此相同或不同。
14、另外,本說明書的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有機發光器件,其中,包括:
15、陽極、陰極、設置在上述陽極與上述陰極之間的第一發光層、以及設置在上述第一發光層與陰極之間且與上述第一發光層相接的第二發光層,
16、上述第一發光層包含上述化學式1的化合物,
17、上述第二發光層包含下述化學式2的化合物和化學式3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種化合物。
18、[化學式2]
19、
20、在上述化學式2中,
21、r11至r20中的1個以上與下述化學式2-1的*部位結合,其余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為氫、氘、鹵素基團、氰基、硝基、羥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環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雜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
22、[化學式2-1]
23、
24、l2為直接鍵合、取代或未取代的亞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亞雜芳基,
25、ar2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26、p為1至3的整數,
27、[化學式3]
28、
29、在上述化學式3中,
30、y1至y10中的1個以上與下述化學式3-1的*部位結合,其余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為氫、氘、鹵素基團、氰基、硝基、羥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環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雜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甲硅烷基,
31、[化學式3-1]
32、
33、a和b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烴環、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雜環,
34、l3為直接鍵合、取代或未取代的亞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亞雜芳基,
35、q為1至3的整數。
36、專利技術效果
37、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實施方式的化合物用于有機發光器件,可以降低有機發光器件的驅動電壓,可以提高光效率。此外,可以利用化合物的熱穩定性來提高器件的壽命特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下述化學式1的化合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下述化學式1-A: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下述化學式1-B: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包含至少一個氘。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的氘取代率為40%至99%。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選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選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選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選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選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個: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選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個:
12.一種有機發光器件,其中,包括:陽極、陰極、設置在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有機發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發光層包含所述化合物作為所述第一發光層的主體,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有機發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發光層和所述第二發光層各自進一步包含摻雜劑,所述摻雜劑包含熒光性摻雜劑。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有機發光器件,其中,所述熒光性摻雜劑包含選自芘系化合物和非芘系化合物中的1種以上。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有機發光器件,其中,所述非芘系化合物包含硼系化合物。
17.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有機發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二發光層包含所述化學式2的化合物或所述化學式3的化合物。
18.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有機發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二發光層包含所述化學式2的化合物和所述化學式3的化合物。
19.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有機發光器件,其中,所述化學式2和所述化學式3的氘取代率各自為40%至99%。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1.一種下述化學式1的化合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下述化學式1-a: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下述化學式1-b: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包含至少一個氘。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的氘取代率為40%至99%。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選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選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選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選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選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個: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學式1為選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個:
12.一種有機發光器件,其中,包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河宰承,琴水井,李多精,全智藝,曹宇珍,崔地寧,李禹哲,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LG化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