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太陽能光伏板,具體是一種帶有清掃結構的光伏板。
技術介紹
1、隨著科技的發展,光伏發電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陽光充足的地區,光伏板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為家庭、企業和公共設施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這種能源方式不僅降低了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還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對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2、根據檢索發現,中國專利文獻,公告號:cn217721094u,公開了一種具有防護功能的太陽能光伏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中部安裝有用于調節高度的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的內部開設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內部上方設置有長桿,所述長桿的頂端設置有連接機構,所述連接機構的表面設置有太陽能板,所述底座的外壁兩側均設置有用于固定放置的安裝機構,所述升降裝置的頂端兩側邊緣均安裝有抬板;
3、上述的光伏板設計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時通過在底座和太陽能板之間設置升降裝置使太陽能板的位置進行調節,僅僅考慮到了高度調節的便利性,但在實際應用中,其結構并不支持光伏板進行簡便的清理操作,在使用過程中,光伏板表面不可避免地會積聚灰塵和樹葉等雜物,這些雜物會遮擋住光伏板的部分表面,減少其接收太陽光的面積,從而降低發電效率,針對上述問題,因此提出了一種帶有清掃結構的光伏板。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帶有清掃結構的光伏板。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帶有清掃結構的光伏
3、上述的,所述底座與光伏板之間為轉動連接,所述光伏板為傾斜向下30°設置,所述漏槽沿底板的內部均分開設。
4、上述的,所述連動塊通過伸縮推桿與滑道構成伸縮結構,所述連動塊與滑道之間為滑動連接,所述第一轉軸與連接板之間為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清理刷和第一清理刷通過連動塊和伸縮推桿之間的配合與光伏板構成滑動結構。
5、上述的,所述第一清理刷沿連接板的底部均勻分布,所述第一清理刷和第二清理刷的底端外表面均與光伏板的頂端外表面之間緊密貼合,所述第二清理刷與第二轉軸之間為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清理刷、第一清理刷和連接板通過第二轉軸和第一轉軸與連動塊構成折疊結構。
6、上述的,所述光伏板的頂端外表面固定連接有頂板,所述頂板的頂端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儲水槽,所述儲水槽的頂端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的頂部內表面固定連接有濾板,所述儲水槽的頂端內表面固定連接有連通管,所述連通管的底端外部貫穿連接有出水管。
7、上述的,所述收集口為上寬下窄式空心方形設置,所述濾板平衡放置于收集口頂部,所述連通管貫穿設置于儲水槽底部。
8、上述的,所述連通管貫穿儲水槽和頂板與出水管相連,所述出水管沿連通管的底部環形分布,所述儲水槽固定設置于頂板的內部。
9、與現有技術相比,該一種帶有清掃結構的光伏板具備如下有益效果:
10、一、本技術該裝置工作時,通過底板內部的漏槽和傾斜放置的光伏板自動排除雨水,伸縮推桿在固定塊內進行伸縮運動,伸縮推桿帶動連動塊進行伸縮,連動塊帶動外部的第一清理刷和第二清理刷同時滑動,第一清理刷和第二清理刷在滑動時對底部的光伏板進行清掃,清掃的灰塵從底部的漏槽中排出,實現對光伏板的全面清理,在連動塊滑動時,連動塊卡合在滑道內表面,保證了滑動過程中的穩定性,在清掃完成后,第二清理刷通過第二轉軸進行轉動,第一清理刷和連接板再通過第一轉軸進行轉動,從而與連動塊構成折疊結構,使清理結構能在不需要清掃時收縮到固定塊內部,從而方便存儲和運輸,增加清掃結構的靈活性。
11、二、本技術當下雨時,雨水通過收集口進入儲水槽,收集口設計為上寬下窄的空心方形,有利于雨水的收集,濾板平衡放置于收集口頂部,用于過濾掉雨水中的雜質,確保儲水槽內的水質清潔,雨水經過濾板過濾后,流入儲水槽內,儲水槽固定設置于頂板的內部,用于儲存雨水,連通管貫穿設置于儲水槽底部,將儲水槽與出水管相連,再通過出水管將儲水槽內的雨水排出到光伏板表面,對光伏板外部進行清洗,光伏板為傾斜設置,清洗后的雨水由光伏板底部的漏槽排出,不僅完成整個清洗過程,而且可以利用自然資源,進一步降低了清潔成本。
12、本技術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技術的實踐中得到教導。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帶有清掃結構的光伏板,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頂部外表面活動連接有光伏板(101),所述光伏板(101)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底板(102),所述底板(102)的內部開設有若干個漏槽(103),所述光伏板(101)的兩側外部固定連接有固定塊(104),所述固定塊(104)的頂端內壁活動連接有伸縮推桿(2),所述伸縮推桿(2)的外部設置有滑道(201),且滑道(201)固定于固定塊(104)的底部中心處,所述伸縮推桿(2)的底側外表面固定連接有連動塊(202),所述連動塊(202)的頂部活動連接有第一轉軸(203),所述第一轉軸(203)的一側外表面活動連接有連接板(204),所述連接板(204)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清理刷(205),所述連接板(204)的另一側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轉軸(206),所述第二轉軸(206)的一側外表面活動連接有第二清理刷(20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清掃結構的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與光伏板(101)之間為轉動連接,所述光伏板(101)為傾斜向下30°設置,所述漏槽(103)沿底板(102)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清掃結構的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塊(202)通過伸縮推桿(2)與滑道(201)構成伸縮結構,所述連動塊(202)與滑道(201)之間為滑動連接,所述第一轉軸(203)與連接板(204)之間為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清理刷(207)和第一清理刷(205)通過連動塊(202)和伸縮推桿(2)之間的配合與光伏板(101)構成滑動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清掃結構的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理刷(205)沿連接板(204)的底部均勻分布,所述第一清理刷(205)和第二清理刷(207)的底端外表面均與光伏板(101)的頂端外表面之間緊密貼合,所述第二清理刷(207)與第二轉軸(206)之間為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清理刷(207)、第一清理刷(205)和連接板(204)通過第二轉軸(206)和第一轉軸(203)與連動塊(202)構成折疊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清掃結構的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101)的頂端外表面固定連接有頂板(3),所述頂板(3)的頂端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儲水槽(301),所述儲水槽(301)的頂端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收集口(302),所述收集口(302)的頂部內表面固定連接有濾板(303),所述儲水槽(301)的頂端內表面固定連接有連通管(304),所述連通管(304)的底端外部貫穿連接有出水管(30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帶有清掃結構的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口(302)為上寬下窄式空心方形設置,所述濾板(303)平衡放置于收集口(302)頂部,所述連通管(304)貫穿設置于儲水槽(301)底部。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帶有清掃結構的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通管(304)貫穿儲水槽(301)和頂板(3)與出水管(305)相連,所述出水管(305)沿連通管(304)的底部環形分布,所述儲水槽(301)固定設置于頂板(3)的內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有清掃結構的光伏板,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頂部外表面活動連接有光伏板(101),所述光伏板(101)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底板(102),所述底板(102)的內部開設有若干個漏槽(103),所述光伏板(101)的兩側外部固定連接有固定塊(104),所述固定塊(104)的頂端內壁活動連接有伸縮推桿(2),所述伸縮推桿(2)的外部設置有滑道(201),且滑道(201)固定于固定塊(104)的底部中心處,所述伸縮推桿(2)的底側外表面固定連接有連動塊(202),所述連動塊(202)的頂部活動連接有第一轉軸(203),所述第一轉軸(203)的一側外表面活動連接有連接板(204),所述連接板(204)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清理刷(205),所述連接板(204)的另一側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轉軸(206),所述第二轉軸(206)的一側外表面活動連接有第二清理刷(20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清掃結構的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與光伏板(101)之間為轉動連接,所述光伏板(101)為傾斜向下30°設置,所述漏槽(103)沿底板(102)的內部均分開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清掃結構的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塊(202)通過伸縮推桿(2)與滑道(201)構成伸縮結構,所述連動塊(202)與滑道(201)之間為滑動連接,所述第一轉軸(203)與連接板(204)之間為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清理刷(207)和第一清理刷(205)通過連動塊(202)和伸縮推桿(2)之間的配合與光伏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浦永華,時厚龍,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格林保爾新能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