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停走檢測組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
技術介紹
1、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也可以稱為停走監測系統)是指通過物聯網技術監測設備、車輛、人員或其他物體的移動狀態,判斷其是否停止或處于行駛狀態的一種智能監測系統。此類組件通常由硬件設備(如傳感器、控制器)和軟件平臺(如數據分析和云平臺)組成,能夠實時采集、處理和傳輸數據,進而提供有關目標物體是否在“停止”或“運行”的判斷。
2、目前,許多電氣設備有著被監控的需求,尤其是要實時了解設備是否處于停止狀態或運行狀態。然而電氣設備在工作運行時會產生熱量,內部溫度會逐漸上升,而熱量無法得到散發則會造成電氣設備的損壞,現有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在對電氣設備進行監控時,通常只能通過監控查看并判斷電氣設備需要處于“停止”或“運行”狀態,無法對電氣設備進行保護,功能單一。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無法對電氣設備進行散熱保護,功能單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解決了現有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無法對電氣設備進行散熱保護,功能單一的問題。
2、本專利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3、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包括:
4、機箱主體,開設有設備槽;
5、散熱單元,放置在設備槽內;
6、驅動組件,與散熱單元配合相連,用于驅動散熱單元工作;
7、控制單元,安裝在機箱主體
8、進一步優化,所述散熱單元包括散熱扇和散熱孔,所述散熱孔開設在設備槽內,所述散熱扇包括轉軸和扇葉,
9、所述轉軸轉動布置在設備槽內;
10、所述扇葉設置有多個且多個扇葉周向布置在轉軸上。
11、進一步優化,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驅動電機、連接桿、第一鏈輪、第二鏈輪和鏈條,
12、所述驅動電機安裝在設備槽上;
13、所述連接桿與轉軸固定連接;
14、所述第一鏈輪固定套設在連接桿上;
15、所述第二鏈輪固定套設在驅動電機的輸出端;
16、所述鏈條呈環形并與第二鏈輪和第一鏈輪嚙合進行傳動。
17、進一步優化,所述連接桿一端連接有清理組件,所述清理組件與轉軸同步轉動來提高散熱效率。
18、進一步優化,所述機箱主體一側開設有線性排布的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所述控制單元包括推板、膨脹液、滑動桿、復位彈簧和滑動變阻器。
19、所述推板滑動安裝在第二安裝槽內;
20、所述膨脹液填充在所述推板和第二安裝槽側壁之間;
21、所述復位彈簧設置在推板遠離膨脹液一側且與第二安裝槽側壁相抵;
22、所述滑動變阻器設置在第一安裝槽內并與所述驅動電機電性連接;
23、所述滑動桿設置在推板一側,并貫穿第二安裝槽與滑動變阻器相連。
24、進一步優化,所述滑動變阻器包括電阻柱、立板、移動環和固定環,
25、所述電阻柱固定安裝在第二安裝槽內;
26、所述立板數量有兩個,兩個立板分置于電阻柱兩端;
27、所述固定環固定安裝在電阻柱遠離滑動桿一側;
28、所述移動環滑動安裝在電阻柱上且與滑動桿一端固定連接;
29、所述固定環與移動環外側均固定連接有連接線且兩個所述連接線和電阻柱與驅動電機電性連接。
30、進一步優化,所述第一安裝槽的外側固定連接有保護板,所述第二安裝槽的外側固定連接有導熱板。
31、進一步優化,所述導熱板的材料為石墨烯材料。
32、進一步優化,所述膨脹液為水銀或礦物油。
33、進一步優化,所述機箱主體背部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安裝有蜂鳴器;所述第二安裝槽側壁設置有連接在復位彈簧一端的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信號連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蜂鳴器電性連接。
34、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35、1、設備運行時會產生熱量,通過檢測熱量判斷設備“停止”或“運行”,并通過設置散熱單元,散熱單元對設備內部進行通風散熱,從而對設備進行一定保護,提高安全性。
36、2、通過控制組件和驅動組件,驅動組件驅動散熱單元工作,控制組件實時感應設備內部溫度變化來控制驅動組件的功率,最終控制散熱單元的工作,從而自動根據機箱內部的溫度調節散熱單元的散熱功率,智能且節省電能耗,在能夠判斷其“停止”或“運行”的情況下,還能夠對電氣設備運行時進行智能化散熱保護。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單元包括散熱扇(3)和散熱孔(4),所述散熱孔(4)開設在設備槽(2)內,所述散熱扇(3)包括轉軸(31)和扇葉(3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22)包括驅動電機(224)、連接桿(221)、第一鏈輪(222)、第二鏈輪(223)和鏈條(22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221)一端連接有清理組件,所述清理組件與轉軸(31)同步轉動來提高散熱效率。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箱主體(1)一側開設有線性排布的第一安裝槽(7)和第二安裝槽(8),所述控制單元包括推板(9)、膨脹液(12)、滑動桿(17)、復位彈簧(10)和滑動變阻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變阻器包括電阻柱(13)、立板、移動環(15)和固定環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槽(7)(7)的外側固定連接有保護板(18),所述第二安裝槽(8)的外側固定連接有導熱板(19)。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板(19)的材料為石墨烯材料。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液(12)為水銀或礦物油。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箱主體(1)(1)背部開設有凹槽(20),所述凹槽(20)內安裝有蜂鳴器(21);所述第二安裝槽(8)側壁設置有連接在復位彈簧(10)一端的壓力傳感器(11),所述壓力傳感器(11)信號連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蜂鳴器(21)電性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單元包括散熱扇(3)和散熱孔(4),所述散熱孔(4)開設在設備槽(2)內,所述散熱扇(3)包括轉軸(31)和扇葉(3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22)包括驅動電機(224)、連接桿(221)、第一鏈輪(222)、第二鏈輪(223)和鏈條(22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221)一端連接有清理組件,所述清理組件與轉軸(31)同步轉動來提高散熱效率。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停走檢測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箱主體(1)一側開設有線性排布的第一安裝槽(7)和第二安裝槽(8),所述控制單元包括推板(9)、膨脹液(12)、滑動桿(17)、復位彈簧(10)和滑動變阻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向景睿,陳俊锜,杜斌,王晨丞,陳奕瑾,艾兵,周瑩,楊麗莎,楊雯,
申請(專利權)人: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營銷服務中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