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農業灌溉,尤其涉及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
技術介紹
1、小麥是小麥系植物的統稱,是一種小麥水肥一體噴灌裝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農作物之一,小麥富含淀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維生素a及維生素c等,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小麥水肥一體噴灌裝置也得到了技術改進。
2、在旱田小麥灌溉的過程中,水肥的含量和濃度是很關鍵的參數,這對小麥的生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3、現有的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能夠對肥料與水進行高效混合,再將混合物通過管路輸送,而由于肥料與水的混合物中仍會含有部分固體沉淀,這些沉淀物在管路中移動時,容易沉積在管路底部,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管路堵塞,因此,亟需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來解決。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下方案:
3、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包括:
4、攪拌系統,用于使肥料和水混合均勻;
5、泵液組件,與所述攪拌系統的出液端連通;
6、噴灌系統,進液端與所述泵液組件的出液端連通;所述噴灌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滴灌分管,所述滴灌分管的底部連通有若干噴灌頭的進液端,所述噴灌頭的出液端朝向地面設置;所述滴灌分管遠離所述攪拌系統的一端連通有排氣部;
7、補氣系統,所述補氣系統包括與所述滴灌分管數量相匹配的補氣分管,所述補氣分管頂部
8、所述泵液組件將水肥混合液注滿所述噴灌系統后關閉,并通過所述補氣系統將空氣擠入所述噴灌系統的滴灌分管內使水肥混合液翻滾,并將其由各個所述噴灌頭噴出。
9、可選的,所述攪拌系統包括:
10、箱體,所述箱體中部固接有錐臺形底板,所述錐臺形底板的尖端朝下設置,所述錐臺形底板將所述箱體分隔成混合腔和泵氣腔;
11、攪拌部,設置在所述混合腔內,所述攪拌部用于將水和肥料混勻,所述錐臺形底板底部連通與所述泵液組件的進液端連通;
12、所述補氣系統的供氣端設置在所述泵氣腔內。
13、可選的,所述攪拌部包括電機,所述電機的固定端固接在所述箱體上,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軸接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傳動連接有攪拌葉,所述攪拌葉用于水與肥料的攪拌。
14、可選的,所述補氣系統包括氣泵,所述氣泵設置在所述泵氣腔內,所述氣泵的進氣端與大氣連通,所述氣泵的出氣端與所述補氣分管的進氣端連通。
15、可選的,所述氣泵的輸入軸與所述攪拌軸軸接。
16、可選的,所述泵液組件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進液端連通有出水管的出液端,所述出水管的進液端穿過所述錐臺形底板底部與所述混合腔連通,所述水泵的出液端連通有滴灌總管的進液端,所述滴灌總管的各個出液端與各個所述滴灌分管的進液端一一對應且連通。
17、可選的,所述箱體內壁固接有用于檢測液面高度的液位感應器。
18、可選的,所述氣泵的出氣端連通有排氣管的進氣端,所述排氣管的出氣端連通有補氣總管的進氣端,所述補氣總管的各個出氣端與各個所述補氣分管的進氣端一一對應且連通。
19、可選的,所述排氣部包括排氣閥,所述排氣閥連通與所述滴灌分管的端部連通。
20、可選的,所述電機電性連接有光伏供電裝置。
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和技術效果:
22、使用時,由攪拌系統將肥料和水混合均勻,并通過泵液組件將水肥混合液注滿噴灌系統,隨后停止泵送,此時噴灌系統還無法實現噴灌,通過補氣系統向噴灌系統的滴灌分管供氣,補氣系統將空氣擠入滴灌分管后,氣體在水肥混合液內形成氣泡并向滴灌分管的上部移動,氣泡的形成和破裂均會使滴灌分管內水肥混合液翻滾使其中的沉積物再次懸浮,能夠有效避免肥料沉積,并隨著滴灌分管內的氣壓增強,液體在氣壓作用下通過噴灌頭噴出灑向地面,完成噴灌。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系統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部包括電機(2),所述電機(2)的固定端固接在所述箱體(1)上,所述電機(2)的輸出軸軸接有攪拌軸(5),所述攪拌軸(5)傳動連接有攪拌葉,所述攪拌葉用于水與肥料的攪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氣系統包括氣泵,所述氣泵設置在所述泵氣腔內,所述氣泵的進氣端與大氣連通,所述氣泵的出氣端與所述補氣分管(26)的進氣端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泵的輸入軸與所述攪拌軸(5)軸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液組件包括水泵(15),所述水泵(15)的進液端連通有出水管(14)的出液端,所述出水管(14)的進液端穿過所述錐臺形底板(13)底部與所述混合腔連通,所述水泵(15)的出液端連通有滴灌總管(16)的進液端,所述滴灌總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內壁固接有用于檢測液面高度的液位感應器(4)。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泵的出氣端連通有排氣管(19)的進氣端,所述排氣管(19)的出氣端連通有補氣總管(20)的進氣端,所述補氣總管(20)的各個出氣端與各個所述補氣分管(26)的進氣端一一對應且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部包括排氣閥(18),所述排氣閥(18)連通與所述滴灌分管(17)的端部連通。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2)電性連接有光伏供電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系統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部包括電機(2),所述電機(2)的固定端固接在所述箱體(1)上,所述電機(2)的輸出軸軸接有攪拌軸(5),所述攪拌軸(5)傳動連接有攪拌葉,所述攪拌葉用于水與肥料的攪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氣系統包括氣泵,所述氣泵設置在所述泵氣腔內,所述氣泵的進氣端與大氣連通,所述氣泵的出氣端與所述補氣分管(26)的進氣端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泵的輸入軸與所述攪拌軸(5)軸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麥水肥一體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液組件包括水泵(15),所述水泵(15)的進液端連通有出水管(14)的出液端,所述出水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維軍,何進尚,陳東升,李彩虹,王小亮,黨根友,亢玲,董艷,曹麗娜,李前榮,劉旺清,郭嬌,楊益春,任娜娜,
申請(專利權)人: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寧夏回族自治區農作物育種中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