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彈藥,尤其是涉及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
技術介紹
1、從近年來發生的現代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可見,作戰任務已經不再局限于對目標大范圍摧毀式的毀傷,小規模和城市化作戰成為現代戰爭鮮明的特點,城市是21世紀最有可能的戰場。
2、城市作戰面臨人口密集、建筑物和群眾多的特殊環境,在精確打擊戰術目標要求下,彈藥需要能夠在準確命中目標的同時有效控制毀傷范圍和程度,防止殺傷非打擊目標。
3、現有的毀傷彈藥依靠預制破片,利用動能打擊目標,破片長度在2mm以上,重量在1g以上,彈片飛行距離內均為彈藥的毀傷范圍,毀傷范圍不可控,不利于對目標的精確打擊,容易傷及無辜,對目標的附帶毀傷高。
4、因此急需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高速硬質彈片毀傷范圍不可控,對目標的附帶毀傷高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上述的分析,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高速硬質彈片毀傷范圍大,對目標的附帶毀傷高的問題。
2、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3、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包括外殼、主引信、起爆藥柱、動能粉末、傳火管和分裝單元,所述起爆藥柱設置在所述傳火管上,所述傳火管設置在所述外殼上,所述主引信的一端與所述外殼連接,所述主引信的另一端與所述傳火管連接,所述起爆藥柱套設在所述傳火管上,多個所述分裝單
4、所述分裝單元包括罩殼、分解引信和牽拉繩,所述動能粉末設置在所述罩殼內,所述動能粉末和所述罩殼共同構成預制打擊塊,所述預制打擊塊利用動能打擊目標;
5、所述分解引信設置在所述罩殼上,所述牽拉繩的一端與所述分解引信連接,所述牽拉繩的另一端與所述傳火管連接;所述起爆藥柱爆炸后,所述預制打擊塊向遠離所述傳火管的方向快速運動,所述牽拉繩用于牽拉所述分解引信,使所述分解引信發火,并使所述罩殼分解;
6、所述分解引信為延時引信,所述分解引信的發火時間決定預制打擊塊的飛行時間,能夠控制預制打擊塊的打擊距離;
7、所述罩殼分解后,所述動能粉末迎風面積擴大,動能粉末的速度迅速下降,動能迅速衰減,所述預制打擊塊的打擊距離外動能粉末不具有殺傷力。
8、進一步地,還包括分解裝藥,所述分解裝藥設置在所述罩殼上,所述分解引信和所述分解裝藥連接,所述分解引信能夠引燃所述分解裝藥。
9、進一步地,所述分解裝藥為單個的藥塊,所述分解裝藥能夠爆炸,并炸開所述罩殼,將所述罩殼內的所述動能粉末炸散開,從而將所述預制打擊塊解體。
10、進一步地,所述分解裝藥為網狀裝藥,所述分解裝藥套設在所述罩殼的表面,所述分解裝藥爆炸后,所述罩殼能夠同時被按照網眼的形狀分割成為多塊,多個所述動能粉末能夠散開,從而將所述預制打擊塊解體。
11、進一步地,所述起爆藥柱為多個,且間隔設置在所述傳火管上,兩個相鄰的所述起爆藥柱之間為所述傳火管的暴露段,所述牽拉繩能夠與所述暴露段的外壁連接。
12、進一步地,所述罩殼為可燃的罩殼。
13、進一步地,所述罩殼為預成型火工品罩殼。
14、進一步地,還包括隔離層,所述隔離層設置在所述外殼上,并將所述起爆藥柱完全包裹,所述牽拉繩與所述隔離層連接。
15、進一步地,所述外殼為非金屬殼體,所述起爆藥柱爆炸后,所述外殼能夠破裂,但不生成殺傷破片。
16、一種燃燒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主引信、起爆藥柱、燃燒劑、傳火管和分裝單元,所述起爆藥柱設置在所述傳火管上,所述傳火管設置在所述外殼上,所述主引信的一端與所述外殼連接,所述主引信的另一端與所述傳火管連接,所述起爆藥柱套設在所述傳火管上,多個所述分裝單元套設在所述起爆藥柱上;
17、所述分裝單元包括所述罩殼和分解機構,所述燃燒劑設置在所述罩殼內,分解機構設置在所述罩殼上;所述分解引信能夠引燃所述罩殼和燃燒劑,除了對目標進行動能打擊外,還能夠引燃目標。
18、進一步地,所述分解機構包括分解引信和牽拉繩,所述分解引信設置在所述罩殼上,所述牽拉繩的一端與所述分解引信連接,所述牽拉繩的另一端與所述傳火管連接;所述起爆藥柱爆炸后,所述罩殼和所述動能粉末向遠離所述傳火管的方向快速運動,所述牽拉繩用于牽拉所述分解引信,使所述分解引信發火,并使所述罩殼分解。
19、進一步地,所述分解引信為延時引信,所述分解引信的發火時間決定預制打擊塊的飛行時間,從而決定了預制打擊塊的打擊距離。
20、進一步地,還包括隔離層,所述隔離層設置在所述外殼上,并將所述起爆藥柱完全包裹,所述牽拉繩與所述隔離層連接。
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至少可實現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22、(1)相對于現有技術的預制破片利用動能打擊目標,彈片飛行距離內均為彈藥的毀傷范圍,本專利技術的打擊裝置的動能粉末和分裝單元共同構成預制打擊塊,動能粉末為分裝單元蓄能,使分裝單元保持飛行速度和動能,打擊半徑內預制打擊塊能夠對目標進行毀傷;打擊半徑外分裝單元解體,動能粉末分離,動能粉末迎風面積擴大,動能粉末的速度迅速下降,動能迅速衰減,動能粉末不具有殺傷力,殺傷半徑外沒有毀傷作用,本專利技術的打擊裝置的打擊范圍可控,對目標的附帶毀傷低;
23、(2)本專利技術的打擊裝置的動能粉末能夠吸收爆炸能量,同等裝藥條件下,動能粉末飛行的距離小于同等質量的預制破片,動能粉末的打擊半徑小于預制破片,本專利技術的打擊裝置的毀傷范圍小,對目標的附帶毀傷低;
24、(3)本專利技術的分解引信能夠引燃罩殼,罩殼能夠完全燒毀,形成煙霧或灰塵,罩殼分解后不產生大塊的碎片,從而對目標的附帶毀傷徹底消除;
25、(4)本專利技術的分解引信能夠引燃罩殼和燃燒劑,除了對目標進行動能打擊外,還能夠引燃目標,對目標進行燃燒打擊。
26、本專利技術中,上述各技術方案之間可以相互組合,以實現更多的優選組合方案。本專利技術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內容中闡述,并且,部分優點可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專利技術而了解。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文字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內容中來實現和獲得。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1)、主引信(2)、起爆藥柱(3)、動能粉末(4)和傳火管(5),所述起爆藥柱(3)設置在所述傳火管(5)上,所述傳火管(5)設置在所述外殼(1)上,所述主引信(2)的一端與所述外殼(1)連接,所述主引信(2)的另一端與所述傳火管(5)連接,所述起爆藥柱(3)套設在所述傳火管(5)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裝單元(6),多個所述分裝單元(6)套設在所述起爆藥柱(3)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裝單元(6)包括罩殼(61),所述動能粉末(4)設置在所述罩殼(61)內,所述動能粉末(4)和所述罩殼(61)共同構成預制打擊塊,所述預制打擊塊利用動能打擊目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解裝藥(64),所述分解裝藥(64)設置在所述罩殼(61)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裝藥(64)為網狀裝藥,所述分解裝藥(64)套設在所述罩殼(61)的表面,所述分解裝藥(64)爆炸后,所述罩殼(61)能夠同時被按照網眼的形狀分割成為多塊,多個所述動能粉末(4)能夠散開,從而將所述預制打擊塊解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爆藥柱(3)為多個,且間隔設置在所述傳火管(5)上。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殼(61)為可燃的罩殼。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殼(61)為預成型火工品罩殼。
10.一種燃燒彈,其特征在于,將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中的動能粉末(4)替換為燃燒劑。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1)、主引信(2)、起爆藥柱(3)、動能粉末(4)和傳火管(5),所述起爆藥柱(3)設置在所述傳火管(5)上,所述傳火管(5)設置在所述外殼(1)上,所述主引信(2)的一端與所述外殼(1)連接,所述主引信(2)的另一端與所述傳火管(5)連接,所述起爆藥柱(3)套設在所述傳火管(5)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裝單元(6),多個所述分裝單元(6)套設在所述起爆藥柱(3)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裝單元(6)包括罩殼(61),所述動能粉末(4)設置在所述罩殼(61)內,所述動能粉末(4)和所述罩殼(61)共同構成預制打擊塊,所述預制打擊塊利用動能打擊目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解裝藥(64),所述分解裝藥(64)設置在所述罩殼(61)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利用爆轟驅動重金屬顆粒的近場高效打擊裝置,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川,王虹富,周強,任杰,張騰月,周宜晨,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