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柔性屏支架,具體為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及智能傳媒設備。
技術介紹
1、柔性屏支撐裝置及智能傳媒設備是一種采用柔性顯示技術的傳播媒介,具有可彎曲、折疊等特性,可輕松彎曲、折疊,適應不規則表面,為設計提供更多可能性?,在使用時,智能柔性屏通過采用支架進行安裝固定。
2、然而,現有的柔性屏支撐裝置及智能傳媒設備在使用時,不便對支架進行調節,從而不便于調節智能柔性屏的形狀以及傾斜的角度,適用性較差,影響展示的效果,同時,在進行使用時,當受到外力碰撞時,容易造成智能柔性屏的損壞,并且,不易被及時發現,影響展示的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及智能傳媒設備,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及智能傳媒設備,包括智能柔性屏本體和設置在智能柔性屏本體背面的支架組件,所述支架組件包括兩個半圓環,且各個半圓環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兩個對稱設置的連接塊,其中一個所述半圓環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側壁固定連接有調節板,所述調節板包括多個陣列設置的安裝板,且相鄰兩個安裝板之間固定連接有橡膠塊,各個所述安裝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柱,且半圓環的頂部設置有用于對固定柱進行拉動的拉動機構;
3、各個所述安裝板的側壁設置有兩組對稱設置的調節組件,各組所述調節組件包括固定連接在橡膠塊的支撐架,且各個支撐架的側壁通過移動機構連接有移動管,所述移動管的端部通過緩沖機構連
4、所述緩沖機構包括滑動連接在移動管內的滑動盤,且滑動盤的端部固定連接有移動桿,所述移動桿的另一端貫穿移動管的端部并與第一移動塊的側壁固定,所述半圓環的頂部固定連接有l形板,且l形板的側壁固定連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內填充有液壓油,且固定筒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軟管,各個所述第一軟管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軟管,且各個移動管和第二軟管之間固定連接有連接管,所述固定筒內滑動連接有配重盤,且固定筒的頂部設置有用于對配重盤的移動進行檢測的檢測機構。
5、優選的,所述標記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各個第一移動塊頂部的連接架,且連接架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兩個對稱設置的支撐塊,所述支撐塊的側壁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l形塊,且l形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指針,所述轉軸的轉動通過驅動機構進行驅動。
6、優選的,所述檢測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配重盤頂部的檢測環,所述固定筒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安裝塊,且安裝塊的底部固定插設有距離傳感器。
7、優選的,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套設在轉軸側壁的齒輪,且支撐塊的側壁通過第一復位機構連接有第二移動塊,所述第二移動塊的側壁固定連接有齒條,且齒條與齒輪嚙合設置,所述支撐塊的側壁設置有用于對第二移動塊進行限位的限位機構,且第二移動塊的移動通過拉動組件進行拉動。
8、優選的,所述限位機構包括開設在第二移動塊側壁的限位孔,且支撐塊的側壁通過第二復位機構連接有限位桿。
9、優選的,所述第一復位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支撐塊側壁的第一固定塊,且第一固定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t形導桿,各個所述第一t形導桿的側壁套設有滑塊,所述滑塊與第二移動塊的側壁固定,且各個第一t形導桿的側壁套設有第一彈簧。
10、優選的,所述第二復位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支撐塊側壁的u形塊,且u形塊的側壁插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二t形導桿,所述第二t形導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三移動塊,所述限位桿固定連接在第三移動塊的側壁,且各個第二t形導桿的側壁套設有第二彈簧。
11、優選的,所述拉動組件包括固定連接在移動管端部的第二固定塊和第一導向塊,且第一移動塊的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二導向塊,所述第二固定塊的側壁固定連接有拉繩,且拉繩的另一端貫穿第一導向塊以及第二導向塊的側壁并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與齒條的側壁固定,所述拉繩的側壁套設有拉動塊,且拉動塊的另一端貫穿移動管的端部并與滑動盤的端部固定。
12、優選的,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支撐架側壁的固定盤,且固定盤的端部固定連接有套桿,所述套桿的側壁套設有套管,且套管的另一端與移動管的端部固定,所述固定盤的端部轉動連接有螺紋桿,且螺紋桿的側壁螺紋連接有螺紋管,所述螺紋管的另一端與移動管的端部固定,所述固定盤的端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且第一電機的輸出端與螺紋桿的一端固定。
13、優選的,所述拉動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半圓環頂部的第三固定塊,且第三固定塊的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繞線輪,所述固定柱的側壁貫穿設置有鋼絲繩,且鋼絲繩的兩端均貫穿半圓環的頂部并固定連接在繞線輪的側壁。
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5、該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及智能傳媒設備,通過設置拉動機構等,先將兩個半圓環套設在屋頂上的固定桿的側壁,并且,將螺栓穿過連接塊后通過螺母進行擰緊固定,然后,啟動第一電機,第一電機的轉動帶動螺紋桿的轉動,從而帶動移動管進行移動,并通過緩沖機構帶動第一移動塊進行移動,進而通過連接桿帶動圓球進行移動,當圓球進行移動時,能夠帶動柔性板和智能柔性屏本體進行彎曲,同時,圓球能夠在圓孔內進行自適應移動,通過調節,能夠使得智能柔性屏本體呈內凹弧形、外凸弧形、波浪形以及向上或者向下傾斜,并且,通過啟動第二電機,第二電機的轉動帶動繞線輪的轉動,從而能夠對鋼絲繩的兩端進行收卷,并能夠通過鋼絲繩帶動固定柱和安裝板進行移動,同時,橡膠塊發生自適應變形,待所有的固定柱與半圓環的側壁相抵時,能夠帶動調節板彎曲呈環形,此時,能夠帶動智能柔性屏本體彎曲呈環形,使得適用性更強,展示的效果更好。
16、該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及智能傳媒設備,通過設置緩沖機構和檢測機構等,在使用過程中,當智能柔性屏本體的表面受到外力碰撞時,第一移動塊處會受到沖擊力,從而能夠通過移動桿推動滑動盤沿著移動管向靠近固定盤的方向移動,與此同時,能夠對移動管內的液壓油進行擠壓,通過連接管、第二軟管以及第一軟管后進入固定筒內,并推動配重盤沿著固定筒向上移動,此時,能夠對碰撞起到很好的緩沖的效果,避免智能柔性屏本體的損壞,保證其使用的效果和壽命,待碰撞完成后,在配重盤的重力作用下,能夠推動智能柔性屏本體進行復位,并且,當智能柔性屏本體受到的碰撞力度較大時,能夠推動配重盤向上移動的行程更大,同時,帶動檢測環向上移動,能夠通過距離傳感器進行檢測,并通過外部的報警器進行報警,提醒工作人員及時進行檢查與維修,保證展示的效果。
17、該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及智能傳媒設備,通過設置標記機構等,在發生碰撞時,當滑動盤進行移動時,能夠帶動拉動塊進行同步移動,當拉動塊進行移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包括智能柔性屏本體(1)和設置在智能柔性屏本體(1)背面的支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組件包括兩個半圓環(1101),且各個半圓環(110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兩個對稱設置的連接塊(1201),其中一個所述半圓環(110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架(1102),且固定架(1102)的側壁固定連接有調節板,所述調節板包括多個陣列設置的安裝板(1103),且相鄰兩個安裝板(1103)之間固定連接有橡膠塊(1104),各個所述安裝板(110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柱(1105),且半圓環(1101)的頂部設置有用于對固定柱(1105)進行拉動的拉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記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各個第一移動塊(1108)頂部的連接架(301),且連接架(30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兩個對稱設置的支撐塊(302),所述支撐塊(302)的側壁通過轉軸(303)轉動連接有L形塊(304),且L形塊(304)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指針(305),所述轉軸(303)的轉動通過驅動機構進行驅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套設在轉軸(303)側壁的齒輪(501),且支撐塊(302)的側壁通過第一復位機構連接有第二移動塊(502),所述第二移動塊(502)的側壁固定連接有齒條(503),且齒條(503)與齒輪(501)嚙合設置,所述支撐塊(302)的側壁設置有用于對第二移動塊(502)進行限位的限位機構,且第二移動塊(502)的移動通過拉動組件進行拉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復位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支撐塊(302)側壁的第一固定塊(601),且第一固定塊(60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T形導桿(602),各個所述第一T形導桿(602)的側壁套設有滑塊(603),所述滑塊(603)與第二移動塊(502)的側壁固定,且各個第一T形導桿(602)的側壁套設有第一彈簧(604)。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復位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支撐塊(302)側壁的U形塊(901),且U形塊(901)的側壁插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二T形導桿(902),所述第二T形導桿(90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三移動塊(904),所述限位桿(802)固定連接在第三移動塊(904)的側壁,且各個第二T形導桿(902)的側壁套設有第二彈簧(903)。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動組件包括固定連接在移動管(1107)端部的第二固定塊(701)和第一導向塊(702),且第一移動塊(1108)的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二導向塊(703),所述第二固定塊(701)的側壁固定連接有拉繩(704),且拉繩(704)的另一端貫穿第一導向塊(702)以及第二導向塊(703)的側壁并固定連接有連接板(706),所述連接板(706)與齒條(503)的側壁固定,所述拉繩(704)的側壁套設有拉動塊(705),且拉動塊(705)的另一端貫穿移動管(1107)的端部并與滑動盤(201)的端部固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支撐架(1106)側壁的固定盤(1401),且固定盤(1401)的端部固定連接有套桿(1402),所述套桿(1402)的側壁套設有套管(1403),且套管(1403)的另一端與移動管(1107)的端部固定,所述固定盤(1401)的端部轉動連接有螺紋桿(1404),且螺紋桿(1404)的側壁螺紋連接有螺紋管(1406),所述螺紋管(1406)的另一端與移動管(1107)的端部固定,所述固定盤(1401)的端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1405),且第一電機(1405)的輸出端與螺紋桿(1404)的一端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動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半圓環(1101)頂部的第三固定塊(1302),且第三固定塊(1302)的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1303),所述第二電機(1303)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繞線輪(1304),所述固定柱(1105)的側壁貫穿設置有鋼絲繩(1301),且鋼絲繩(1301)的兩端均貫穿半圓環(1101)的頂部并固定連接在繞線輪(1304)的...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包括智能柔性屏本體(1)和設置在智能柔性屏本體(1)背面的支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組件包括兩個半圓環(1101),且各個半圓環(110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兩個對稱設置的連接塊(1201),其中一個所述半圓環(110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架(1102),且固定架(1102)的側壁固定連接有調節板,所述調節板包括多個陣列設置的安裝板(1103),且相鄰兩個安裝板(1103)之間固定連接有橡膠塊(1104),各個所述安裝板(110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柱(1105),且半圓環(1101)的頂部設置有用于對固定柱(1105)進行拉動的拉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記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各個第一移動塊(1108)頂部的連接架(301),且連接架(30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兩個對稱設置的支撐塊(302),所述支撐塊(302)的側壁通過轉軸(303)轉動連接有l形塊(304),且l形塊(304)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指針(305),所述轉軸(303)的轉動通過驅動機構進行驅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配重盤(205)頂部的檢測環(401),所述固定筒(204)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安裝塊(402),且安裝塊(402)的底部固定插設有距離傳感器(403)。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套設在轉軸(303)側壁的齒輪(501),且支撐塊(302)的側壁通過第一復位機構連接有第二移動塊(502),所述第二移動塊(502)的側壁固定連接有齒條(503),且齒條(503)與齒輪(501)嚙合設置,所述支撐塊(302)的側壁設置有用于對第二移動塊(502)進行限位的限位機構,且第二移動塊(502)的移動通過拉動組件進行拉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柔性屏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復位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支撐塊(302)側壁的第一固定塊(601),且第一固定塊(60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t形導桿(602),各個所述第一t形導桿(602)的側壁套設有滑塊(603),所述滑塊(603)與第二移動塊(502)的側壁固定,且各個第一t形導桿(602)的側壁套設有第一彈簧(604)。
6.根據權利要求4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明鋮,葉偉,汪文強,江志威,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艾瑞科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