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一種排水,尤其涉及一種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
技術介紹
1、在沒有有效處理措施的情況下,城市中的降雨會直接流入排水系統或自然水體。這些雨水攜帶著大量的表面污染物,包括空氣中的污染物、道路灰塵、垃圾等,未經處理就進入城市的水循環系統,容易造成環境污染。
2、這種未經處理的雨水徑流在初雨階段尤為嚴重。初期降雨會將大量積聚在地面的污染物帶入排水系統,這些高濃度污染物直接進入自然水體,不僅對水體造成了污染,還會引發水體富營養化,導致藻類大量繁殖,水質惡化,甚至形成黑臭水體,影響城市生態環境和居民健康。
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能夠對初期雨水進行處理,降低初期雨水污染物濃度,減少進入自然水體的污染物負荷,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改善水體生態環境,助力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出一種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能夠對初期雨水進行處理,降低初期雨水污染物濃度,治理城市黑臭水體。
2、本申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3、本申請提出一種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包括:
4、截流室,用于收集雨水;
5、凈化室,與所述截流室相連通,所述凈化室包括凈化區,所述凈化區內分隔排布的活性填料和過濾組料;
6、出水通道,與所述凈化室相連通;
7、當所述截流室內的水位上升時,所述截流室內高污染濃度的雨水流入所述凈化室,經所述凈化區的活性填料和過
8、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過濾組料包括分隔排布的大顆粒過濾料、中顆粒過濾料、小顆粒過濾料;
9、高污染濃度的雨水依次流入活性填料、大顆粒過濾料、中顆粒過濾料、小顆粒過濾料、大顆粒過濾料、中顆粒過濾料、小顆粒過濾料、活性填料,以將高污染濃度的雨水凈化并流向所述出水通道。
10、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凈化室還包括:
11、擋水隔板,設于所述凈化區內,以將所述凈化區分隔為第一列和第二列,所述凈化區的底層設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分別與所述第一列和所述第二列相連通;
12、多個透水隔板,分別設于所述第一列和所述第二列,活性填料、大顆粒過濾料、中顆粒過濾料、小顆粒過濾料分別設于所述第一列和所述第二列,活性填料、大顆粒過濾料、中顆粒過濾料、小顆粒過濾料以及流水槽均通過所述透水隔板上下分隔;
13、高污染濃度的雨水依次流入活性填料、大顆粒過濾料、中顆粒過濾料、小顆粒過濾料、所述流水槽、大顆粒過濾料、中顆粒過濾料、小顆粒過濾料、活性填料,以將高污染濃度的雨水凈化并流向所述出水通道。
14、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多個所述透水隔板均開設有過濾孔,以便于所述凈化區的水沿所述第一列、所述流水槽以及所述第二列流通。
15、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凈化室還包括溢流出水通道,分別與所述截流室和所述凈化區相連通;
16、所述擋水隔板的一端伸入所述凈化區另一端設于所述溢流出水通道并與溢流出水通道的頂端壁面抵接,以將所述溢流出水通道分為第一溢流出水通道和第二溢流出水通道;
17、所述截流室的雨水依次流入所述第一溢流出水通道、所述凈化區,以將高污染濃度的雨水凈化并依次流向所述第二溢流出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
18、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出水通道包括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下方;
19、當所述第二溢流出水通道的水位上升時,其雨水流向所述第一出水通道;
20、當所述第二溢流出水通道的水位淹沒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時,其底污染濃度的雨水流向所述第二出水通道。
21、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出水通道還包括第三出水通道,所述第三出水通道的一端與所述截流室相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出水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相連通,所述第三出水通道位于所述溢流出水通道的下方,所述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還包括擋水機構,所述擋水機構設于所述截流室內,所述擋水機構包括:
22、浮球,設于所述截流室內;
23、傳動結構,包括傳動桿、遮擋件以及固定桿,所述傳動桿的一端與所述遮擋件轉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浮球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桿一端設于所述截流室內的井壁處,另一端與所述傳動桿轉動連接,所述遮擋件貼合所述截流室內的井壁處;
24、定義所述固定桿與所述傳動桿的連接處為連接點,當所述截流室內的水位上升并與所述浮球接觸時,所述浮球浮起,所述傳動桿沿著所述連接點轉動,以驅使所述遮擋件向下運動并遮擋所述第三出水通道;
25、當所述截流室內的水位下降時,所述浮球下落,所述傳動桿沿著所述連接點反向轉動,以驅使所述遮擋件向上運動,所述遮擋件遠離所述第三出水通道,以將所述截流室與所述第三出水通道相連通。
26、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浮球、所述傳動桿和所述遮擋件均為輕材質制成。
27、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還包括合流進水通道,所述合流進水通道與所述截流室相連通,外部雨水通過所述合流進水通道匯聚并流向所述截流室內。
28、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截流室上方開設有第一井口和第一井蓋,所述第一井口位于所述溢流出水通道上方,所述第一井蓋可蓋設于所述第一井口;
29、所述凈化室上方開設有第二井口和第二井蓋,所述第二井口位于所述溢流出水通道上方,所述第二井蓋可蓋設于所述第二井口。
3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的有益效果是:
31、凈化室與所述截流室相連通,所述凈化室包括凈化區,所述凈化區內分隔排布的活性填料和過濾組料;出水通道與所述凈化室相連通;初期雨水使截流室內的水位將迅速上升。當截流室內的水位上升時,高污染濃度的雨水會流入凈化室,凈化區內的雨水經過活性填料和過濾組料的凈化處理,去除水中的懸浮物、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等各種污染物,顯著降低雨水的污染物濃度。凈化后的雨水通過出水通道排出,進入城市排水系統或自然水體。從而降低初期雨水污染物濃度,治理城市黑臭水體。
32、本申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申請而了解。本申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組料包括分隔排布的大顆粒過濾料、中顆粒過濾料、小顆粒過濾料;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凈化室還包括: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透水隔板均開設有過濾孔,以便于所述凈化區的水沿所述第一列、所述流水槽以及所述第二列流通。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凈化室還包括溢流出水通道,分別與所述截流室和所述凈化區相連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包括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下方;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還包括第三出水通道,所述第三出水通道的一端與所述截流室相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出水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相連通,所述第三出水通道位于所述溢流出水通道的下方,所述削減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所述傳動桿和所述遮擋件均為輕材質制成。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還包括合流進水通道,所述合流進水通道與所述截流室相連通,外部雨水通過所述合流進水通道匯聚并流向所述截流室內。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室上方開設有第一井口和第一井蓋,所述第一井口位于所述溢流出水通道上方,所述第一井蓋可蓋設于所述第一井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組料包括分隔排布的大顆粒過濾料、中顆粒過濾料、小顆粒過濾料;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凈化室還包括: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透水隔板均開設有過濾孔,以便于所述凈化區的水沿所述第一列、所述流水槽以及所述第二列流通。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凈化室還包括溢流出水通道,分別與所述截流室和所述凈化區相連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削減初雨污染物的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包括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下方;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削減初雨污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章偉,王利策,程文彪,郭陽,黃昌盛,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