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水處理微生物載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及水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1、厭氧氨氧化工藝系統中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對厭氧氨氧化工藝系統的處理效果有決定性影響。厭氧氨氧化載體可以使厭氧氨氧化菌附著在載體表面進而大幅提升工藝系統中的厭氧氨氧化菌總量。生物載體也能為微生物提供差異化的微生態環境,使生物池不同生態環境內的生物相豐富,微生物群落結構多樣,提升水處理系統的穩定性。隨著水處理技術不斷革新,厭氧氨氧化技術相對于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在低能耗、高處理效率上的優勢愈專利技術顯。而厭氧氨氧化技術在工程應用中有顆粒污泥和生物膜兩種主要形式。顆粒污泥工藝有啟動周期長、工藝運行難度大、顆粒污泥容易解體的特點,而生物膜法在實際的生產應用中更加穩定。
2、目前國內外也有數種應用于厭氧氨氧化工藝系統的厭氧氨氧化載體,但在實際的生產應用中都不理想。厭氧氨氧化載體的掛膜效果差、投資費用大、制作成本高、安裝吊裝成本高、長期使用容易損壞等。所以在載體上,設計人員與運行人員的選擇及其有限,需要一種高效的厭氧氨氧化載體。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解決現有的厭氧氨氧化載體的掛膜效果差、投資費用大、制作成本高、安裝吊裝成本高、長期使用容易損壞等的問題。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包括:
3、中心柱,所述中心柱設置有軸向的中心孔,所述中心
4、多個蝠翼,多個所述蝠翼圓周分布在所述中心柱上,所述蝠翼與所述中心柱可拆卸連接,所述蝠翼呈槽狀,所述蝠翼設置有多個第一通槽;
5、多個壓蓋,所述壓蓋呈槽狀,所述壓蓋設置有多個第二通槽,所述壓蓋與所述蝠翼配合形成網籠結構,所述網籠結構與所述中心柱呈放射狀結構設置,所述網籠結構內設置有高分子材料片或高分子材料塊。
6、可選地,所述中心柱包括:
7、柱體;
8、第一環,所述第一環設置在所述柱體的上端,所述第一環上設置有多個圓孔;
9、第二環,所述第二環設置在所述柱體的下端,所述第一環上設置有多個盲孔;
10、所述圓孔和所述盲孔同軸且設置有與外部連通的避讓槽;
11、所述蝠翼包括:
12、槽體,所述槽體為網格結構,所述槽體的開口的外周設置有片狀的第一槽沿,所述第一槽沿的一端設置插柱,所述插柱的兩端外露于所述槽沿,且分別與所述圓孔和所述盲孔相配合。
13、可選地,還包括:
14、至少一第三環,所述第三環設置在所述第一環和所述第二環之間,所述第三環上設置有漸縮孔,所述圓孔、所述盲孔和所述漸縮孔同軸;
15、所述插柱的外周設置有與所述漸縮孔相配合的錐狀部。
16、可選地,所述蝠翼上設置第一卡扣和第一卡槽,所述蓋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槽和第二卡扣。
17、可選地,所述通孔朝向所述蝠翼,所述蝠翼的數量為偶數個。
18、可選地,所述蝠翼的數量為六個。
19、可選地,所述網格結構設置的網格呈正多邊形。
20、可選地,多個所述生物載體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依次串聯連接,所述中心柱的軸線垂直或平行于水流方向。
21、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系統,包括:
22、上述的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
23、池體,所述池體內設置有上梁和下梁,所述上梁和所述下梁之間間隔的設置有多個立梁,所述立梁上串聯設置有多個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
24、曝氣器,所述曝氣器設置在所述池體的底部,位于所述下梁的下方。
25、可選地,所述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內設置有厭氧氨氧化污泥。
26、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其有益效果在于:
27、該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蝠翼和壓蓋構成的網籠結構容納保護高分子材料片或高分子材料塊,高分子材料片或高分子材料塊可作為填料載體承載污泥,提供污泥穩定成長的環境,保證厭氧氨氧化污泥的掛載量。網籠結構保護污泥同時也會改變水流流向,擾動水流使污水與污泥充分接觸。中心柱用于連接定位,網籠結構與中心柱呈放射式設置,通孔和中心孔配合保證水流通暢,避免相鄰的蝠翼之間污堵,保證污泥和污水接觸面積使污泥好污水充分接觸同時減少污堵發生。
28、本專利技術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抗污堵多權輻翼水利處理微生要物載體求,其特征書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蝠翼上設置第一卡扣和第一卡槽,所述蓋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槽和第二卡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朝向所述蝠翼,所述蝠翼的數量為偶數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蝠翼的數量為六個。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網格結構設置的網格呈正多邊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生物載體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依次串聯連接,所述中心柱的軸線垂直或平行于水流方向。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內設置有厭氧氨氧化污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抗污堵多權輻翼水利處理微生要物載體求,其特征書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蝠翼上設置第一卡扣和第一卡槽,所述蓋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槽和第二卡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污堵多輻翼水處理微生物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朝向所述蝠翼,所述蝠翼的數量為偶數個。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樹軍,韓曉宇,曲之明,谷鵬超,張榮兵,呂心濤,李權,王聰,李琨,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