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施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兼具模板作用的地下室外墻抗水板構造。
技術介紹
1、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地下室的防水是非常重要的。在地下室外墻的施工過程中,為了確保結構的穩定性和防水性能,通常會在墻體的某個部分最后澆筑混凝土,該結構稱為地下室外墻后澆帶。地下室外墻后澆帶往往需要等到地下室外墻結構完成后才能封閉,導致外側土方無法及時回填,增加了基坑的安全隱患。此外,地下室外側的水土在封閉前容易進入地下室內部,影響地下室的干燥和清潔。
2、為解決上述問題,目前采用的常規做法:在地下室外側先行砌筑磚墻;完成磚墻砌筑后,在其外側進行抹灰處理;在抹灰層上鋪設防水卷材和保護層;施工完成后,進行土方回填。但是,常規做法存在耗時長、施工不便利、強度無法保障、防水效果較差等諸多問題。因此,亟需開發一種地下室外墻抗水板。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并提供一種兼具模板作用的地下室外墻抗水板構造。
2、本技術所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3、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兼具模板作用的地下室外墻抗水板構造,所述抗水板構造設置在需要澆筑的地下室外墻的后澆帶外側,包括遇水膨脹止水條、預制板、止水螺桿、加固件、模板;所述后澆帶兩側為地下室剪力墻;
4、所述預制板在樓板和地下室基礎之間,自下而上設置若干塊;每塊預制板由固定鋼筋和混凝土結構構成,其中固定鋼筋的兩端伸出混凝土結構外側,用于和后澆帶兩側的剪力墻內鋼筋固定連接;相鄰兩塊預制板之間采用填充砂漿
5、所述預制板內還預埋有用于固定的止水螺桿;所述止水螺桿的方向垂直于待澆筑的后澆帶,且止水螺桿的長度大于后澆帶的厚度;所述模板通過加固件與止水螺桿連接,使得模板和預制板之間形成用于澆筑后澆帶的空腔。
6、作為優選,所述固定鋼筋和后澆帶兩側的剪力墻內鋼筋采用焊接或綁扎連接。
7、作為優選,所述加固件采用鋼背楞。
8、作為優選,所述模板包括面板及木方。
9、作為優選,所述預制板兩端和剪力墻的夾角為45°,方便外墻防水卷材施工。
10、作為優選,所述預制板兩端和剪力墻之間涂有防水材料。
11、作為優選,所述預制板和其中的止水螺桿接縫處設置止水片,防止水分通過接縫滲透。
12、本技術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技術提供的抗水板構造能夠與地下室外墻同時澆筑,實現外墻的提前封閉,從而加快地下室土方的回填工作。相較于傳統的后澆帶施工方法,本技術提供的抗水板構造能夠有效降低了地下室的滲水風險和基坑的安全隱患。此外,與砌磚擋墻的施工相比,本技術提供的抗水板構造適用性更廣、施工更為便捷,不僅增強了結構的整體性和防水性能,還省略了抹灰工序,進一步提升了施工效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兼具模板作用的地下室外墻抗水板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水板構造設置在需要澆筑的地下室外墻的后澆帶(6)外側,包括遇水膨脹止水條(3)、預制板(4)、止水螺桿(5)、加固件(7)、模板(8);所述后澆帶(6)兩側為地下室剪力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模板作用的地下室外墻抗水板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鋼筋(9)和后澆帶(6)兩側的剪力墻內鋼筋采用焊接或綁扎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模板作用的地下室外墻抗水板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7)采用鋼背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模板作用的地下室外墻抗水板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8)包括面板及木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模板作用的地下室外墻抗水板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板(4)兩端和剪力墻的夾角為45°,方便外墻防水卷材施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模板作用的地下室外墻抗水板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板(4)兩端和剪力墻之間涂有防水材料。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模板作用的地下室外墻抗水板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兼具模板作用的地下室外墻抗水板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水板構造設置在需要澆筑的地下室外墻的后澆帶(6)外側,包括遇水膨脹止水條(3)、預制板(4)、止水螺桿(5)、加固件(7)、模板(8);所述后澆帶(6)兩側為地下室剪力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模板作用的地下室外墻抗水板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鋼筋(9)和后澆帶(6)兩側的剪力墻內鋼筋采用焊接或綁扎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模板作用的地下室外墻抗水板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7)采用鋼背楞。
4.根據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欽潭,陳萬里,崔朝赟,阮鵬,董朝暉,
申請(專利權)人: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