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風力發電,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風電葉片。
技術介紹
1、風電葉片作為風力發電機的關鍵部位,在風電葉片的迎風面殼體與背風面殼體上均設置有用于承受拉伸或壓縮載荷的主梁帽,兩根主梁帽之間設置有用于承受剪切載荷的工字型腹板。
2、目前工字型腹板一般通過結構膠粘接在迎風面殼體的主梁帽與背風面殼體的主梁帽之間。而傳統工字型腹板粘接時易產生缺膠、涂膠厚度不一等問題,導致粘接效果差,風電葉片的強度低。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種風電葉片,其能提升風電葉片的結構強度。
2、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可以這樣實現:
3、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風電葉片,包括殼體以及,
4、夾持件,所述夾持件用于與所述殼體的內壁連接,所述夾持件具有容置腔;
5、腹板,所述腹板設置于所述殼體內,所述腹板的一端插入所述容置腔內,并與所述夾持件固定連接,所述腹板另一端與所述殼體連接。
6、通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風電葉片內壁上設置具有容置腔的夾持件,腹板的一端插入至容置腔中并與夾持件固定連接,腹板通過夾持件固定至風電葉片上,使得腹板與夾持件連接牢固,改善了目前工字型腹板粘接在風電葉片內壁上時粘接效果差,進而導致風電葉片結構強度低的問題。
7、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夾持件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法蘭,所述容置腔至少部分由所述法蘭構成,所述法蘭與所述殼體內壁連接。
8、通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夾持件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法
9、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法蘭包括底板與抵接部;
10、所述底板與抵接部連接,所述底板用于與所述殼體的內壁連接;
11、所述容置腔形成于兩個所述抵接部之間;
12、所述抵接部背離所述容置腔的一側與所述底板之間呈預設角度。
13、通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抵接部與底板之間呈預設角度,從而使得容置腔呈喇叭狀開口,以便于腹板插入至容置腔中。
14、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抵接部背離所述容置腔的一側與所述底板之間呈預設角度,其中:
15、所述預設角度用于使所述容置腔開口角度為30°-150°。
16、通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可根據不同型號的腹板,選取對應的容置腔開口角度,進而提升適用范圍。
17、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法蘭還包括導向部;
18、所述導向部設置于所述抵接部遠離所述底板的一端,兩個所述法蘭的所述導向部相互背離延伸。
19、通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導向部的設置,進一步便于腹板插入至容置腔內。
20、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夾持件還包括連接部,所述連接部連接于兩個所述抵接部之間,所述容置腔由所述抵接部和所述連接部共同構成。
21、通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連接部將兩個抵接部連接,進而對容置腔的尺寸進行限定,夾持件安裝時,無需現場進行測量兩個抵接部的間距的工作,提升施工效率。
22、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腹板一端倒角設置,所述腹板倒角的一端插入所述容置腔內,且所述腹板的倒角與所述預設角度匹配;所述腹板上且位于倒角處設置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與所述抵接部抵觸,以用于控制所述腹板與所述抵接部之間的間距。
23、通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腹板的倒角設置以便于插入至容置腔中,同時,限位塊用于控制腹板與抵接部之間的間距,進而控制腹板魚抵接部之間的結構膠厚度,保證腹板與抵接部之間的連接穩定性。
24、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容置腔內灌注有結構膠,所述腹板通過所述結構膠與所述夾持件連接。
25、通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結構膠起到連接抵接部與腹板的作用,且連接方式簡單、牢固。
26、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殼體包括相對設置的迎風面殼體與背風面殼體,所述迎風面殼體與背風面殼體扣合圍成空腹結構;
27、所述迎風面殼體與所述背風面殼體的內壁上均沿所述殼體的長度方向設置有主梁帽;
28、所述夾持件設置于所述迎風面殼體與所述背風面殼體任一側所述的主梁帽上。
29、通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夾持件設置在迎風面殼體或背風面殼體的其中一側,以改善傳統工字型粘接時易產生缺膠、涂膠厚度不一等問題,導致粘接效果差,風電葉片的強度低的問題。
30、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殼體包括相對設置的迎風面殼體與背風面殼體,所述迎風面殼體與背風面殼體扣合圍成空腹結構;
31、所述迎風面殼體的內壁與所述背風面殼體的內壁上均沿所述風電葉片的長度方向設置有主梁帽;
32、所述夾持件在所述迎風面殼體內壁的所述主梁帽上與所述背風面殼體內壁的所述主梁帽上均有設置;
33、所述腹板的兩端均倒角設置;
34、所述腹板的兩端分別插入兩個所述夾持件上的所述容置腔內,并與所述夾持件固定連接。
35、通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夾持件在迎風面殼體或背風面殼體的兩側均有設置,從而使得改善傳統工字型粘接時易產生缺膠、涂膠厚度不一等問題的效果更好。
36、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風電葉片的有益效果包括:
37、通過在風電葉片內壁上設置具有容置腔的夾持件,腹板的一端插入至容置腔中并與夾持件固定連接,腹板通過夾持件固定至風電葉片上,使得腹板與夾持件連接牢固,改善了目前工字型腹板粘接在風電葉片內壁上時粘接效果差,進而導致風電葉片結構強度低的問題。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風電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以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電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件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法蘭,所述容置腔至少部分由所述法蘭構成,所述法蘭與所述殼體內壁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風電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包括底板與抵接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風電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背離所述容置腔的一側與所述底板之間呈預設角度,其中: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風電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還包括導向部;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風電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件還包括連接部,所述連接部連接于兩個所述抵接部之間,所述容置腔由所述抵接部和所述連接部共同構成。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風電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一端倒角設置,所述腹板倒角的一端插入所述容置腔內,且所述腹板的倒角與所述預設角度匹配;所述腹板上且位于倒角處設置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與所述抵接部抵觸,以用于控制所述腹板與所述抵接部之間的間距。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電葉片,其特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電葉片,其特征在于,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電葉片,其特征在于,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風電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以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電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件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法蘭,所述容置腔至少部分由所述法蘭構成,所述法蘭與所述殼體內壁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風電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包括底板與抵接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風電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背離所述容置腔的一側與所述底板之間呈預設角度,其中: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風電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還包括導向部;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風電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件還包括連接部,所述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偉梁,王宇,馬豪,李漢松,周杰,孫亮亮,張建,張向陽,
申請(專利權)人:遠景能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