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鍛壓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及其拆卸方法。
技術介紹
1、鍛錘是一種高效的鍛壓工藝設備,其通過氣壓或液壓傳動機構使下落部分快速積累動能,并在極短時間內將這種能量施加到鍛件上,從而完成各種鍛造操作。如附圖1所示,鍛錘的機身通常包括砧座1、錘臂2、橫梁3、動力頭4以及錘頭模具6等錘造組件。其中橫梁兩端安裝在錘臂上,中間固定著動力頭的聯接機構。
2、而鉤頭定位鍵5是鍛錘機身中的關鍵部件,主要用于固定錘臂和橫梁,以防止其縱向位移,并阻止它們之間的橫向相對位移,它的性能直接影響整個鍛錘的強度和精度。
3、目前所采用的鉤頭定位鍵主要由一方形鍵身和尾端的鉤頭組成,方形健身用于固定錘臂和橫梁,防止其相對位移,鉤頭部分主要與其他輔助結構相配合,以固定方形鍵身,防止其退出。
4、但受限于鍛錘的特殊使用工況,錘頭往復鍛打造成的機身震動和抖動,極易造成鉤頭定位鍵從原有卡槽中滑落而影響鍛錘的加工效率,同時也很容易造成高空墜落事故,引發生產安全問題。因此,現在的鉤頭定位鍵均會設置防高空墜落的固定裝置,通常采用在定位鍵上安裝緊固螺栓將鉤頭定位鍵牢牢地固定在錘臂上,從而也省去了鉤頭部分。
5、但因為頻繁鍛造對錘身的震動和抖動,錘臂與橫梁的間隙經常需要調整,此時則需要將鉤頭定位鍵進行拆除,并根據間隙大小匹配新的鉤頭定位鍵來滿足鍛錘裝配要求。但由于為防止鉤頭定位鍵滑落,將定位鍵進行了固定,導致其拆除方式非常繁瑣,一般需要先將鍛錘上部動力頭等其他附屬部件拆除,再將橫梁吊離,最后再拆除緊固螺栓進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意在提供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及其拆卸方法,以解決現有的鉤頭定位鍵拆裝過程繁瑣,所耗周期長,拆裝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風險的問題。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為一長方形鋼板;在主板的一端設有撥球斜板,所述撥球斜板的傾斜角度為30~60°;在主板的另一端設有把手;在主板上還設有插銷孔檔,所述插銷孔檔設于距所述把手三分之一處;所述插銷孔檔的直徑為8~12mm。
3、進一步的,還包括與拆卸裝置配合使用的定位鍵結構;所述定位鍵結構包括定位鍵本體,在定位鍵本體的一端設有插楔槽,在插楔槽與定位鍵本體的連接處設有卡球槽;在鍛錘的錘臂上設有限位孔,在限位孔內設有彈性件,在彈性件上設有球頭定位柱;所述球頭定位柱與所述卡球槽抵接。
4、進一步的,所述主板的寬度與所述插楔槽的寬度一致,均為所述球頭定位柱的球頭直徑的1/4-1/3。確保主板能夠在插楔槽內移動,且最大限度的滿足主板的寬度和強度,以輔助拆卸,又能使插楔槽限制球頭定位柱的移動,確保定位鍵的穩定性。
5、進一步的,所述主板的高度與所述球頭定位柱的球頭半徑一致。使其能夠與插楔槽相匹配,并能在插入時,將球頭定位柱逐漸向下擠壓,確保操作更順暢和便捷。
6、進一步的,所述主板的長度大于所述插楔槽的長度。以確保拆卸裝置插入插楔槽后,其插銷孔檔能夠與卡銷孔對齊,且對應的把手能夠置于定位鍵外側,便于進行相對固定和推拉操作,降低作業強度。
7、進一步的,在所述定位鍵本體上還設有卡銷孔;所述卡銷孔設于所述插楔槽一端,并與所述插銷孔檔相對設置。
8、進一步的,還包括插銷釘,所述插銷釘設于所述卡銷孔內,并貫穿至所述插銷孔檔內。
9、進一步的,所述把手為直徑10~20mm的圓柱棒。便于手持操作,在較低施力的情況下,達到拆卸用力,降低拆卸難度。
10、同時,本方案還提供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方法,應用于上述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包括以下步驟:
11、步驟1,將拆卸裝置主板的撥球斜板朝下,并插入插楔槽內;
12、步驟2,撥球斜板在作用力的推動下與球頭定位柱的球頭接觸,并逐次推動球頭定位柱和彈性件向下移動,直至主板完全壓住球頭定位柱,使球頭定位柱頂部與定位鍵本體底部齊平;
13、步驟3,將插銷釘從卡銷孔上方插入,并貫穿至插銷孔檔內,將定位鍵與主板連接固定;
14、步驟4,向外拉動把手,將拆卸裝置與定位鍵本體一同拉出,完成定位鍵的拆除。
15、進一步的,所述卡球槽的直徑為定位鍵本體寬度的三分之一。
16、本方案的原理及優點是:
17、在大型鍛錘設備的應用中,定位鍵結構的穩定性至關重要。鑒于設備體型龐大,運行時產生的作用力巨大,傳統設計理念為確保穩定性,往往傾向于采用復雜或作用力穩定的固定結構來安裝定位鍵,而摒棄看似無固定連接的結構形式。因為這類看似松散的結構,極易因作用力不足,導致定位鍵與相關部件間發生相對移動,而無法實現穩定的工作狀態。就如傳統的鉤頭型定位鍵,為確保其穩定,就還需要在鉤頭部分進一步設置用于加固的焊接件等附屬零部件。因此,為確保其能一步到位達到穩定效果,目前多是采用固定死的結構來實現定位鍵的穩固安裝,以防止松脫情況。
18、然而,這種過于固定的結構雖保證了穩定性,卻給拆卸工作帶來了極大困擾。由于其結構緊密,拆卸時常需要借助多重吊裝操作,不僅大幅延長了拆卸周期,而且在復雜的吊裝過程中,安全風險顯著增加。
19、而本方案則突破了傳統的思維邏輯,采用了看似沒有相對固定連接的活動抵接結構,而這種結構在實際應用中,不僅能夠實現有效限位固定,達到與傳統固定結構相等的穩定效果,還提高了定位鍵拆卸的靈活性。從而使本方案能夠直接應用拆卸裝置進行快速拆除。因此,本方案中的拆卸裝置結構簡單,操作靈活,安全風險性小,在不需要額外拆除其他附屬零部件的情況下,就能夠快速完成定位鍵的拆卸工作。極大降低了定位鍵的拆卸難度,縮短了拆卸周期,單人就可以完成定位鍵的拆卸,極大減少人力成本和拆卸成本,提高拆卸效率的同時,降低安全風險,適用性廣。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為一長方形鋼板;在主板的一端設有撥球斜板,所述撥球斜板的傾斜角度為30~60°;在主板的另一端設有把手;在主板上還設有插銷孔檔,所述插銷孔檔設于距所述把手三分之一處;所述插銷孔檔的直徑為8~12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拆卸裝置配合使用的定位鍵結構;所述定位鍵結構包括定位鍵本體,在定位鍵本體的一端設有插楔槽,在插楔槽與定位鍵本體的連接處設有卡球槽;在鍛錘的錘臂上設有限位孔,在限位孔內設有彈性件,在彈性件上設有球頭定位柱;所述球頭定位柱與所述卡球槽抵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寬度與所述插楔槽的寬度一致,均為所述球頭定位柱的球頭直徑的1/4-1/3。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高度與所述球頭定位柱的球頭半徑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長度大于所述插楔槽的長度。
6.根據權利要求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插銷釘,所述插銷釘設于所述卡銷孔內,并貫穿至所述插銷孔檔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為直徑10~20mm的圓柱棒。
9.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權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包括以下步驟: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球槽的直徑為定位鍵本體寬度的三分之一。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為一長方形鋼板;在主板的一端設有撥球斜板,所述撥球斜板的傾斜角度為30~60°;在主板的另一端設有把手;在主板上還設有插銷孔檔,所述插銷孔檔設于距所述把手三分之一處;所述插銷孔檔的直徑為8~12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拆卸裝置配合使用的定位鍵結構;所述定位鍵結構包括定位鍵本體,在定位鍵本體的一端設有插楔槽,在插楔槽與定位鍵本體的連接處設有卡球槽;在鍛錘的錘臂上設有限位孔,在限位孔內設有彈性件,在彈性件上設有球頭定位柱;所述球頭定位柱與所述卡球槽抵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寬度與所述插楔槽的寬度一致,均為所述球頭定位柱的球頭直徑的1/4-1/3。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鉤頭定位鍵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傳貴,高小勤,劉六兵,陸航,張維,朱薪,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長征重工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