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功能納米材料,主要涉及電催化材料,具體涉及一種鐵鎳摻雜碳納米管的制備方法和應用。
技術介紹
1、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燃料電池已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由于氧還原反應的動力學緩慢,從而阻礙了電池的使用。目前商業上應用最廣泛的貴金屬催化劑是pt、ru、ir及其氧化物,但因為其具有資源匱乏、成本高以及易中毒等缺點,限制了其大規模使用,因此發展價廉、高效、穩定的非貴金屬電催化劑是十分重要的。
2、過渡金屬因為其具有高金屬原子利用效率、高內在活性和低成本的關鍵優勢已成為有前景的電催化劑。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of因其具有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組分可精準控制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而受到廣泛關注,有研究表明,鎳基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可作為優異的電催化劑,也可作為承載其他客體物質,如金屬、金屬氧化物、碳材料等的優異基底材料。申請號為202010878624.9的專利技術專利提供一種在泡沫鎳表面原位生長ni-mof薄膜光催化劑,該專利技術使泡沫鎳在電壓下釋放出鎳離子,與電解液中的2-甲基咪唑進行自組裝,所得光催化劑在太陽光驅動下可降解大氣中的vocs,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穩定性。申請號為202111327404.8的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調制鎳/鈷雙金屬mof基電催化劑,該催化劑包括導電性基底以及負載于其表面的二茂鐵甲酸調制的鎳/鈷雙金屬mof,具有優異的尿素氧化反應電催化活性。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鐵鎳摻雜碳納米管的制備方法,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將fe/ni-mil-88b組裝到電紡納米纖維中,后續經過預氧化和碳化,合成了鐵鎳摻雜碳納米管,其中fe/ni-mil-88b作為雙組分的主要提供源,雙組分間的協同效應可以有效提升催化劑的催化效果,纖維表面衍生的碳納米管增強了催化劑的導電性,促進了電子轉移。因此,本專利技術鐵鎳摻雜碳納米管材料具有更優異的電催化性能,且本專利技術的制備方法具有原材料價格便宜和操作簡單等優勢,可應用于大規模生產。
3、具體來說,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4、一種鐵鎳摻雜碳納米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5、(1)以包含鐵鹽、鎳鹽和對苯二甲酸的物質為原料,用水熱法制備fe/ni-mil-88b金屬有機框架材料;
6、(2)將fe/ni-mil-88b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聚丙烯腈,形成紡絲液;
7、(3)將紡絲液進行紡絲,獲得含fe/ni-mil-88b的聚丙烯腈纖維薄膜;
8、(4)將所得聚丙烯腈纖維薄膜置于空氣中氧化,再在氮氣氣氛中碳化,得到所述鐵鎳摻雜碳納米管。
9、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1)中,所述fe/ni-mil-88b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由包含下述步驟的方法制備得到:
10、將包含鐵鹽、鎳鹽和對苯二甲酸的物質作為原料,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均勻,形成混合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均勻,得到反應液,于100-150℃進行水熱反應后,得到fe/ni-mil-88b金屬有機框架材料。
11、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所述原料中,鐵元素與鎳元素的摩爾比為(0.5~2.5):1,優選為(0.5~1.3):1,更優選為(1.0~1.3):1。
12、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所述原料中,鐵元素和鎳元素總量與對苯二甲酸的摩爾比為(2~3.5):1,優選為(2.0~2.5):1。
13、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1)中,所述鐵元素和鎳元素的總和與氫氧化鈉的摩爾比為(2.5~4.5):1,優選為(2.5~4.0):1。
14、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1)中,所述鐵鹽選自氯化鐵;所述鎳鹽選自氯化鎳或硝酸鎳。
15、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1)中,所述混合液中,鐵鹽的濃度為0.05~0.12g/ml,優選為0.05~0.06g/ml。
16、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1)中,所述混合液中,鎳鹽的濃度為0.040~0.10g/ml,優選為0.045~0.05g/ml。
17、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1)中,所述混合液中,對苯二甲酸的濃度為0.03~0.05g/ml。
18、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水熱反應的溫度為100-150℃,反應時間為3-15h;優選為100-120℃,反應時間優選為3~5h。
19、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2)中,所述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和fe/ni-mil-88b的用量比為1g:(8~10)ml:(1~2)g,優選為1g:(9-10)ml:(1.4~1.6)g。
20、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所述步驟(2)包括下述步驟:將fe/ni-mil-88b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聚丙烯腈,在300rpm~500rpm速度下攪拌10~15h,制成紡絲液。
21、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3)中,所述紡絲過程包括下述步驟:將紡絲液吸取到紡絲機的注射器中進行紡絲;其中,紡絲過程的電壓為15~20kv(優選為19kv),注射器針頭到收集銅網的距離為10~20cm(優選為15cm),注射器的速度為0.5~0.8ml/h。
22、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4)中,所述氧化過程的溫度為200-300℃,優選為240~260℃,氧化時間為1~3h,氧化后將所得樣品冷卻至室溫。
23、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4)中,所述碳化過程包括下述步驟:
24、將氧化后所得樣品放置在管式爐下游,在上游放置三聚氰胺,通入氮氣,在700~900℃進行煅燒,完成碳化過程。
25、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三聚氰胺與氧化后所得樣品的質量比為(5~20):1,優選為(8~10):1。
26、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所述碳化過程的溫度為700-900℃,優選為700-800℃,時間為2~4h。
27、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4)中,氧化過程的升溫速度為1~5℃/min,優選為1~2℃/min,碳化過程的升溫速度為1~5℃/min,優選為4~5℃/min。
28、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鐵鎳摻雜碳納米管,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方法制備得到。
29、優選的,上述鐵鎳摻雜碳納米管包含碳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鐵元素和鎳元素,所述鐵元素的原子百分數為0.85~1.20at%,優選為1.00~1.20at%;所述鎳元素的原子百分數為0.9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鐵鎳摻雜碳納米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步驟(1)中,所述Fe/Ni-MIL-88B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由包含下述步驟的方法制備得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原料中,鐵元素與鎳元素的摩爾比為(0.5~2.5):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原料中,鐵元素和鎳元素總量與對苯二甲酸的摩爾比為(2~3.5):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步驟(2)中,所述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和Fe/Ni-MIL-88B的用量比為1g:(8~10)mL:(1~2)g。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步驟(4)中,所述碳化過程包括下述步驟:
7.一種鐵鎳摻雜碳納米管,其特征在于,由權利要求1~6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方法制備得到。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鐵鎳摻雜碳納米管,其中,所述鐵鎳摻雜碳納米管包含碳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鐵元素和鎳元素,所述鐵元素的原子百分數為0.85~1.20at%,所
9.一種氧還原反應電極,其特征在于,包含氧還原反應電催化劑,所述電催化劑包含權利要求7或8所述鐵鎳摻雜碳納米管。
10.權利要求7或8所述鐵鎳摻雜碳納米管,或權利要求9所述氧還原反應電極在電催化氧還原反應領域的應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鐵鎳摻雜碳納米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步驟(1)中,所述fe/ni-mil-88b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由包含下述步驟的方法制備得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原料中,鐵元素與鎳元素的摩爾比為(0.5~2.5):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原料中,鐵元素和鎳元素總量與對苯二甲酸的摩爾比為(2~3.5):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步驟(2)中,所述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和fe/ni-mil-88b的用量比為1g:(8~10)ml:(1~2)g。
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付虎,邵松,沈濤,張傳玲,倪剛,劉娟,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