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金屬3d打印機的,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及3d打印機。
技術介紹
1、3d金屬打印機是一種用于物理學、工程與技術科學基礎學科、機械工程領域的科學儀器,利用激光熔融技術將金屬粉末熔化,形成功能性實體部件,可用于打印高通量金屬材料,是全數字化快速成型制造工藝,直接根據三維cad分層的各界面數據生產全高密度金屬零件,熔化金屬層厚度從20微米到100微米。金屬快速成型,3d打印機在制造零件時,需要先將金屬粉末鋪設于成型用矩陣缸中,并使用刮板使金屬粉末層分布均勻,然后在嚴格控制的空氣環境中分別熔化各金屬層,最后得到實體部件。
2、相關技術中,矩陣缸包括多個缸體和升降設置于缸體內的打印機板,打印機板與缸體頂部之間圍成的空間為打印腔。矩陣缸使用時,打印機板上升至靠近缸體頂部的位置,然后金屬粉末鋪設至打印腔中,使用刮板從矩陣缸頂面的一端移動至另一端,將打印腔中表層的金屬粉末刮平;再使打印機板下降,進而使得打印腔空間增大,繼續向空出的打印腔中鋪設下一層粉末,再次使用刮板將表層的金屬粉末刮平,逐層鋪設熔融,最終形成金屬實體部件。但不同缸體中會存在鋪設不同種類金屬粉末的情況,刮板刮平金屬粉末時,容易將余粉刮至不同缸體中,導致竄粉相互污染,影響金屬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改善刮板刮平金屬粉末時,容易將余粉刮至不同缸體中,導致竄粉相互污染的問題,提高金屬產品的質量,本申請提供一種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及3d打印機。
2、第一方面,本申請提
3、一種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包括粉槽本體,所述粉槽本體固定設置于與粉槽本體配合使用的矩陣缸頂面上,所述粉槽本體的頂面上開設有矩陣通槽,所述矩陣通槽包括多個單元通槽,所述單元通槽與矩陣缸的缸體一一對應連通;
4、每個所述單元通槽的周側均開設有余粉槽,所述余粉槽開設于粉槽本體的頂面上;
5、所述粉槽本體內且靠近粉槽本體的底部設置有余粉匯聚管,所述余粉匯聚管與余粉槽對應設置,所述余粉匯聚管和余粉槽之間通過導粉件對應連通;所述余粉匯聚管上連接有吸粉組件,所述吸粉組件外接驅動源用于將余粉匯聚管中的粉末吸出粉槽本體外。
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矩陣缸使用前,將本申請的粉槽本體安裝于矩陣缸的頂面上,鋪粉時,金屬粉末從粉槽本體的頂面經過矩陣通槽后落入對應的缸體中。刮粉時,刮板從粉槽本體的頂面刮過,實際鋪粉過程中,余粉的量是不多的,余粉則被刮入余粉槽中,再通過導粉件落入底部的余粉匯聚管中,而后再通過吸粉組件外接驅動源,將余粉匯聚管中的粉末吸出粉槽本體外。使得刮板在刮平金屬粉末時,對不同材料的粉末在各個矩陣分布的單元通槽進行分區,同時不易將余粉刮至不同缸體中,改善竄粉相互污染的問題,有助于提高金屬產品的質量。
7、可選的,相鄰的所述余粉槽之間相互連通,所述余粉槽寬度方向的兩個側壁傾斜設置,所述余粉槽的斷面呈倒梯形設置。
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使余粉更全面地刮進余粉槽中,且便于引導余粉進入導粉件中。
9、可選的,所述余粉匯聚管之間相互連通,所述矩陣通槽的周側設有多個吸粉接口,所述吸粉接口連通于相鄰余粉匯聚管的連接處;
10、所述吸粉組件包括多個吸粉接頭和多根吸粉管,所述吸粉接頭設置于粉槽本體的一端內部且成列狀排布,所述吸粉接頭外接驅動源;所述吸粉管通過自身端部或延伸出支管與吸粉接口連通,所述吸粉管遠離矩陣通槽的一端與吸粉接頭連通。
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吸粉時,驅動源啟動,如驅動源采用抽氣泵,通過吸粉接頭和吸粉管將各余粉匯聚管中的余粉吸出,有助于鋪粉、余粉排出的持續性進行。且通過本申請中吸粉接口、吸粉管和支管的設置,能夠提高各余粉匯聚管中余粉被吸出的全面性。吸粉接頭設置于粉槽本體的一端內部且成列狀排布,使得粉槽本體結構集中、整潔。
12、可選的,所述吸粉接頭的出口設于粉槽本體的底面上,且所述吸粉接頭的內壁設置有螺紋。
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便于與外接驅動源對接。
14、可選的,所述余粉匯聚管的上側漸擴設置,所述余粉匯聚管的下側呈方形設置。
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便于余粉進入余粉匯聚管中。
16、可選的,所述導粉件為特斯拉閥且設置有多個,所述特斯拉閥排布于每個單元通槽的周側,所述特斯拉閥的頂端與余粉槽連通,所述特斯拉閥的底端與余粉匯聚管連通;所述余粉槽朝向余粉匯聚管的方向為特斯拉閥的加速端,所述余粉匯聚管朝向余粉槽的方向為特斯拉閥的抑制端。
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余粉槽中的余粉能夠由上至下順利進入余粉匯聚管中,但余粉匯聚管中的粉體則很難由下至上重新進入余粉槽中,進而防止余粉回流引起竄粉,進一步改善竄粉引起的相互污染問題。
18、一種3d打印機,包括上述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
19、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20、1.刮粉時,刮板從粉槽本體的頂面刮過,實際鋪粉過程中,余粉的量是不多的,余粉則被刮入余粉槽中,再通過導粉件落入底部的余粉匯聚管中,而后再通過吸粉組件外接驅動源,將余粉匯聚管中的粉末吸出粉槽本體外,使得刮板在刮平金屬粉末時,不易將余粉刮至不同缸體中,改善竄粉相互污染的問題,有助于提高金屬產品的質量;
21、2.驅動源啟動,如驅動源采用抽氣泵,通過吸粉接頭和吸粉管將各余粉匯聚管中的余粉吸出,有助于鋪粉、余粉排出的持續性進行;且通過本申請中吸粉接口、吸粉管和支管的設置,能夠提高各余粉匯聚管中余粉被吸出的全面性。吸粉接頭設置于粉槽本體的一端內部且成列狀排布,使得粉槽本體結構集中、整潔;
22、3.通過特斯拉閥的設置,余粉槽中的余粉能夠由上至下順利進入余粉匯聚管中,但余粉匯聚管中的粉體則很難由下至上重新進入余粉槽中,進而防止余粉回流引起竄粉,進一步改善竄粉引起的相互污染問題。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槽本體(1),所述粉槽本體(1)固定設置于與粉槽本體(1)配合使用的矩陣缸頂面上,所述粉槽本體(1)的頂面上開設有矩陣通槽(2),所述矩陣通槽(2)包括多個單元通槽(21),所述單元通槽(21)與矩陣缸的缸體一一對應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特征在于:相鄰的所述余粉槽(3)之間相互連通,所述余粉槽(3)寬度方向的兩個側壁傾斜設置,所述余粉槽(3)的斷面呈倒梯形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粉匯聚管(4)之間相互連通,所述矩陣通槽(2)的周側設有多個吸粉接口(22),所述吸粉接口(22)連通于相鄰余粉匯聚管(4)的連接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粉接頭(51)的出口設于粉槽本體(1)的底面上,且所述吸粉接頭(51)的內壁設置有螺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粉匯聚管(4)的上側漸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粉件為特斯拉閥(6)且設置有多個,所述特斯拉閥(6)排布于每個單元通槽(21)的周側,所述特斯拉閥(6)的頂端與余粉槽(3)連通,所述特斯拉閥(6)的底端與余粉匯聚管(4)連通;所述余粉槽(3)朝向余粉匯聚管(4)的方向為特斯拉閥(6)的加速端,所述余粉匯聚管(4)朝向余粉槽(3)的方向為特斯拉閥(6)的抑制端。
7.一種3D打印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6任意一項所述的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槽本體(1),所述粉槽本體(1)固定設置于與粉槽本體(1)配合使用的矩陣缸頂面上,所述粉槽本體(1)的頂面上開設有矩陣通槽(2),所述矩陣通槽(2)包括多個單元通槽(21),所述單元通槽(21)與矩陣缸的缸體一一對應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特征在于:相鄰的所述余粉槽(3)之間相互連通,所述余粉槽(3)寬度方向的兩個側壁傾斜設置,所述余粉槽(3)的斷面呈倒梯形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粉匯聚管(4)之間相互連通,所述矩陣通槽(2)的周側設有多個吸粉接口(22),所述吸粉接口(22)連通于相鄰余粉匯聚管(4)的連接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建崗,鄧春滔,袁滿,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德迪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