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電池檢測,尤其是涉及一種電池極片粘接劑檢測方法。
技術介紹
1、鋰離子電池的粘結劑在鋰離子電池極片活性物質及其它組分之間起粘結作用,是支撐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極片力學性能的主要成分。粘結劑在鋰離子電池中需要耐受小分子的溶脹和溶劑及電解液添加劑腐蝕,除此外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粘結劑還需耐受電化學氧化還原作用。粘結劑在電池中的占比很小,但在鋰離子電池中的功能卻至關重要。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鋰離子電池粘結劑主要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丁苯橡膠(sbr)乳液/羧甲基纖維素(cmc)、聚丙烯酸(paa)、聚丙烯腈(pan)、聚酰亞胺(pi)等。
2、在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極片中粘結劑的作用主要體現包括:一是連接活性物質顆粒、導電劑顆粒等電極材料;二是連接活性物質和銅鋁箔等箔材集流體;三是粘結劑分子之間的分子間作用力。粘結劑的性能評價分為三部分:粘結劑本體的力學性能、粘結劑對集流體的粘接強度、黏結劑對活性物質的粘接強度。可見,粘結劑在極片中的分布均勻程度及粘結劑的分布狀態對鋰離子電池性能的影響比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池極片粘接劑檢測方法。
2、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池極片粘接劑檢測方法,在電池極片表面通過物理氣相蒸鍍形成金屬層改性的極片,再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對其形貌進行表征。
3、優選地,具體方法如下:
4、步驟一:過物理氣相蒸鍍法對電池極片進行表面改性處理,在電極表面形成金屬層;
5、步驟二:使用聚焦離子束對活性物質顆粒進行剖光處理,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對極片表面及活性物質顆粒截面進行形貌表征;
6、步驟三:對表征結果進行分析,判斷粘結劑分布情況。
7、優選地,步驟一中真空鍍膜真空度為10-4-10-1pa,真空鍍膜的溫度為500-1000℃,真空鍍膜時間為1min-5h。
8、優選地,真空鍍膜的膜厚度為10nm-3μm。
9、優選地,蒸鍍金屬源為鋰、鋁、鎂、鋅、錳、鈣或銀。
10、優選地,電池極片中粘接劑為聚偏氟乙烯(pvdf)、丁苯橡膠(sbr)、乳液/羧甲基纖維素(cmc)、聚丙烯酸(paa)、聚丙烯腈(pan)、聚酰亞胺(pi)和聚丙烯酰胺(pam)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11、優選地,電池極片為正極極片,為三元正極、lco或lfp;
12、或者,電池極片尾負極極片,為石墨負極或硅負極。
13、電池極片粘接劑檢測方法在電池極片評價中的應用。
14、本專利技術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這種檢測方法克服了粘結劑絕緣無法相應電子束的缺點,通過無損的表面改性手段,保持粘結劑原始結構形態,可快速真實的表征鋰離子電池極片粘結劑的分布及狀態;從而從微觀結構角度實現對電池極片品質的評價。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電池極片粘接劑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電池極片表面通過物理氣相蒸鍍形成金屬層改性的極片,再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對其形貌進行表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極片粘接劑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如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極片粘接劑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真空鍍膜真空度為10-4-10-1Pa,真空鍍膜的溫度為500-1000℃,真空鍍膜時間為1min-5h。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極片粘接劑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鍍膜的膜厚度為10nm-3μm。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極片粘接劑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蒸鍍金屬源為鋰、鋁、鎂、鋅、錳、鈣或銀。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電池極片粘接劑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電池極片中粘接劑為聚偏氟乙烯、丁苯橡膠、乳液/羧甲基纖維素、聚丙烯酸、聚丙烯腈、聚酰亞胺和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池極片粘接劑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電池極片為正極極片,為三元正極、LCO或LFP;
8.權利要求1-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池極片粘接劑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電池極片表面通過物理氣相蒸鍍形成金屬層改性的極片,再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對其形貌進行表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極片粘接劑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如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極片粘接劑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真空鍍膜真空度為10-4-10-1pa,真空鍍膜的溫度為500-1000℃,真空鍍膜時間為1min-5h。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極片粘接劑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鍍膜的膜厚度為10nm-3μm。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孟繁慧,張方忠,侯賓,姜文,
申請(專利權)人:中電科藍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