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尤其涉及一種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及其投運方法和停運方法。
技術介紹
1、隨著社會對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長,對生物質等資源的利用率也越來越高。目前,生物質直燃發電存在投資高、效率低等缺點,因此,通常采用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這是一種充分發揮存量煤電資產價值、能源化利用生物質的技術。燃煤鍋爐直接摻燒生物質方式具有消納水平高、循環效率高、建設和運維成本低等優勢,廣泛應用于生物質耦合發電工程。而生物質粉料輸送方式是燃煤鍋爐直接摻燒生物質技術的關鍵,其決定了生物質處理的規模量、穩定性以及能耗水平。
2、由于生物質粉料容積密度小、流動性差以及生物質粉碎區距離鍋爐燃燒區相對較遠等原因,現有的生物質粉料輸送方式普遍采用氣力輸送方式來輸送粉碎后的生物質粉料。然而,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面臨著粉料濃度低、輸送量小、穩定性差等問題,難以滿足燃煤鍋爐大比例、規模化摻燒生物質的需求。并且生物質粉料低濃度的氣力輸送會導致爐內燃燒性能下降和入爐冷風量大幅度增加,不利于爐內著火/燃燒和nox排放控制,同時增加鍋爐排煙熱損失,降低了鍋爐熱效率。
3、因此,亟需一種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及其投運方法和停運方法,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能夠實現生物質粉料的高濃度、大出力和強穩定地輸送。
2、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包括:
5、給料裝置,上述給料裝置用于供給生物質粉料;
6、氣固混合器,上述氣固混合器的氣體進口連通于上述氣力輸送件的出風口,上述氣固混合器的固體進口連通于上述給料裝置的出料口,上述氣固混合器用于將生物質粉料和空氣進行混合;
7、氣固分離組件,上述氣固分離組件的進口連通于上述氣固混合器的出口,上述氣固分離組件用于對攜帶生物質粉料的氣流進行氣固分離,以將攜帶生物質粉料的氣流分為濃相氣流和稀相氣流;
8、循環裝置,上述循環裝置的進口連通于上述氣固分離組件的出口段,上述循環裝置的固體出口連通于上述給料裝置的進料口,上述循環裝置的氣體出口連通于上述氣力輸送件的進口段,以將上述稀相氣流吸入并進行循環利用。
9、可選地,上述氣固分離組件包括第一主管道,上述第一主管道的進口連通于上述氣固混合器的出口,上述第一主管道的出口用于對外供給生物質粉料;
10、上述第一主管道設有弧形彎道,上述弧形彎道用于對攜帶生物質粉料的氣流進行第一級氣固分離;
11、上述第一主管道內還設有氣固分離塊,沿上述第一主管道內的上述氣流的流向,上述氣固分離塊設置于上述弧形彎道的下游,以對攜帶生物質粉料的氣流進行第二級氣固分離;上述循環裝置的進口連通于上述氣固分離塊的下游,以將上述稀相氣流吸入。
12、可選地,上述循環裝置包括:
13、第一循環管道,上述第一循環管道的進口連通于上述氣固分離組件的出口段;
14、旋風分離器,上述旋風分離器的進口連通于上述第一循環管道的出口,上述旋風分離器具有氣體出口和固體出口;
15、第二循環管道,上述第二循環管道的進口連通于上述旋風分離器的氣體出口,上述第二循環管道的出口連通于上述氣力輸送件的進口段;
16、回料管,上述回料管的進口連通于上述旋風分離器的固體出口,上述回料管的出口連通于上述給料裝置的進料口。
17、可選地,上述給料裝置包括:
18、粉倉,上述粉倉的進口連通于供料裝置;
19、第一螺旋輸送機,上述第一螺旋輸送機的進口連通于上述粉倉,且上述第一螺旋輸送機水平設置,上述第一螺旋輸送機用于生物質粉料的螺旋輸送;
20、第二螺旋輸送機,上述第二螺旋輸送機的進口連通于上述第一螺旋輸送機的出口,上述第二螺旋輸送機的出口連通于上述氣固混合器的固體進口,且上述第二螺旋輸送機傾斜設置,上述第二螺旋輸送機用于生物質粉料的螺旋輸送。
21、可選地,上述氣力輸送件的出口段設有逆止結構,上述逆止結構用于阻止上述氣固混合器內的生物質粉料回流至上述氣力輸送件;和/或,
22、上述給料裝置的出料段設有第一鎖氣器,上述第一鎖氣器用于阻止上述氣固混合器內的氣流攜帶粉料反流入上述給料裝置;和/或,
23、上述循環裝置的固體出口段設有第二鎖氣器,上述第二鎖氣器用于阻止上述循環裝置中的氣流流入上述給料裝置。
24、可選地,上述氣力輸送件的進口段設有第一調節閥,以調節外部空氣進入量;和/或,
25、上述循環裝置的出口段設有第二調節閥,以調節進行循環的空氣量。
26、可選地,上述氣力輸送件的出口段設有旋流葉片,以增大輸送空氣的湍流程度。
27、可選地,上述氣固混合器為文丘里結構。
28、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投運方法,能夠實現生物質粉料的高濃度、大出力和強穩定地輸送。
29、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0、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投運方法,使用上述的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上述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投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1、s110、關閉上述氣力輸送件和外界大氣之間的第一調節閥以及上述循環裝置和上述氣力輸送件之間的第二調節閥,啟動上述氣力輸送件;
32、s120、打開上述第一調節閥,并調節上述氣力輸送件的輸送壓力;
33、s130、依次投運上述給料裝置的第二螺旋輸送機、第一鎖氣器和第一螺旋輸送機,以啟動上述給料裝置;
34、s140、投運上述循環裝置的固體出口的第二鎖氣器,打開上述第二調節閥,以啟動上述循環裝置;
35、s150、調節上述第一調節閥和上述第二調節閥的開度,改變循環空氣比;
36、s160、向上述給料裝置的進料口投入生物質粉料,調節上述第一螺旋輸送機和上述第二螺旋輸送機的運行頻率,以改變生物質粉料的給料量。
37、本專利技術的再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停運方法,能夠實現生物質粉料的高濃度、大出力和強穩定地輸送。
38、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9、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停運方法,使用上述的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上述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停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0、s210、停止向上述給料裝置進行生物質粉料的投入,并觀察上述給料裝置的粉倉內的生物質粉料的位置;
41、s220、待上述粉倉內的生物質粉料消耗完并維持第一預設時間后,依次停運第一螺旋輸送機、第一鎖氣器和第二螺旋輸送機,以關閉上述給料裝置;
42、s230、關閉第二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固分離組件(40)包括第一主管道(41),所述第一主管道(41)的進口連通于所述氣固混合器(30)的出口,所述第一主管道(41)的出口用于對外供給生物質粉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裝置(50)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給料裝置(20)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力輸送件(10)的出口段設有旋流葉片(14),以增大輸送空氣的湍流程度。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固混合器(30)為文丘里結構。
9.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投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
10.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停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所述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停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固分離組件(40)包括第一主管道(41),所述第一主管道(41)的進口連通于所述氣固混合器(30)的出口,所述第一主管道(41)的出口用于對外供給生物質粉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裝置(50)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給料裝置(20)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粉料氣力輸送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源,梁杰,張小軍,張君正,孟曉超,王騫,黃增袖,李增軍,宋貴迎,陳瑞,
申請(專利權)人:潤電能源科學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