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數控機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
技術介紹
1、線路板在加工過程中,不斷產生碎末和條形的廢料,廢料必須立即被吸走,否則會卡死主軸造成斷刀或線路板加工出次品。
2、現有的數控機床上的吸塵多為在主軸側邊設置連接吸塵設備的吸塵管道,從而對主軸加工產生的廢料進行吸入,吸塵結構多為正三通結構,吸塵管道與其他連接部件之間的吸塵口都是圓孔形,不能形成環形氣流,吸塵效率低,三通管道易發生廢料殘留、堵塞的現象。
3、故需要提供一種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提供一種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數控機床上的吸塵結構的接口處為正三通結構,吸塵管道與其他連接部件之間的吸塵口都是圓孔形,不能形成環形氣流,吸塵效率低,三通管道易發生廢料殘留、堵塞的現象。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包括:
3、壓腳杯,所述壓腳杯底端設置有第一內孔,所述壓腳杯側邊設置有吸塵口,所述吸塵口與所述第一內孔連通;
4、毛刷,與所述壓腳杯底端連接,所述毛刷上設置有第二內孔,所述第二內孔與所述第一內孔對應,所述刀具貫穿所述第二內孔;以及
5、吸塵管,一端與所述吸塵口連接,且所述吸塵管另一端連接吸氣設備;
6、其中,所述壓腳杯頂端與主軸連接,所述主軸底端設置有刀具,所述刀具依次貫穿第一內孔以及第二內孔并延伸;
7、所述吸塵口截面為橢圓
8、本技術中,沿所述壓腳杯底面所在平面,所述吸塵口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壓腳杯底面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9、本技術中,所述吸塵口靠近所述連接頭一端的長軸逐漸減小。
10、本技術中,所述壓腳杯內部底端設置有擴口槽,所述擴口槽與所述第一內孔連通,且所述擴口槽遠離所述第一內孔一段截面直徑逐漸增大。
11、本技術中,所述壓腳杯內側面設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位于所述吸塵口遠離所述吸塵管一端,所述弧形槽遠離所述吸塵管一端截面寬度逐漸增大。
12、本技術中,所述壓腳杯包括:
13、杯體,頂端與所述主軸連接,所述吸塵口位于所述杯體一側,所述杯體底端設置有第一螺孔;
14、底座,與所述毛刷連接,所述第一內孔位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第一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孔與所述第一螺孔對應,所述底座通過螺釘與所述杯體底端可拆卸連接。
15、本技術中,所述毛刷包括固定板以及設置在所述固定板底端的刷毛,所述固定板與所述底座可拆卸連接。
16、本技術中,所述固定板周側設置有第一連接槽;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安裝槽,所述固定板頂端嵌入所述安裝槽內;
17、所述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還包括:
18、支撐板,與所述底座底端連接,所述支撐板位于所述毛刷一側,所述支撐板與所述第一連接槽一側卡合;以及
19、壓板,與所述底座連接,所述壓板位于所述毛刷另一側,所述壓板與所述第一連接槽另一側卡合。
20、本技術中,所述底座底端設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與所述安裝槽連通,所述底座側邊設置有第二螺孔;
21、所述壓板嵌入所述定位槽內,所述壓板一側設置有鎖緊扣,所述鎖緊扣位于所述底座周側,且所述鎖緊扣與所述第二螺孔螺紋連接。
22、本技術中,所述壓腳杯內圈還設置有限位環,所述限位環用于限定所述主軸的位置。
23、本技術相較于現有技術,其有益效果為:本技術的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通過毛刷與壓腳杯底端的連接設計,可以確保在吸塵的同時,毛刷能夠輕柔地接觸工件表面,避免廢料飛濺;吸塵管與吸氣設備的連接,能夠及時清除切削屑和灰塵,可以避免這些雜質堆積在工件上。吸塵口截面設計為橢圓形,且長軸沿壓腳杯的圓周分布,由于吸塵口沿圓周方向加長了,很容易形成環形吸塵氣流,從而把充填于壓腳杯的廢料快速吸走,減少壓腳杯內廢料堵塞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吸塵口相比原來的圓形吸塵口加長了,也使長條的線路板能吸走,從而工作臺上的線路板廢料不會堆積,影響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壓腳杯底面所在平面,所述吸塵口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壓腳杯底面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口靠近連接頭一端的長軸逐漸減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腳杯內部底端設置有擴口槽,所述擴口槽與所述第一內孔連通,且所述擴口槽遠離所述第一內孔一段截面直徑逐漸增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腳杯內側面設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位于所述吸塵口遠離所述吸塵管一段,所述弧形槽遠離所述吸塵管一端截面寬度逐漸增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腳杯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包括固定板以及設置在所述固定板底端的刷毛,所述固定板與所述底座可拆卸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端設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與所述安裝槽連通,所述底座側邊設置有第二螺孔;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腳杯內圈還設置有限位環,所述限位環用于限定所述主軸的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壓腳杯底面所在平面,所述吸塵口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壓腳杯底面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口靠近連接頭一端的長軸逐漸減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腳杯內部底端設置有擴口槽,所述擴口槽與所述第一內孔連通,且所述擴口槽遠離所述第一內孔一段截面直徑逐漸增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機床用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腳杯內側面設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位于所述吸塵口遠離所述吸塵管一段,所述弧形槽遠離所述吸塵管一端截面寬度逐漸增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鮮于哲善,劉發輝,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標特福精密機械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