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盾構隧道加固,尤其是一種滑動支撐式隧道內張鋼圈固定結構及安裝方法。
技術介紹
1、盾構隧道是一種在地下或水下通過盾構機挖掘的隧道結構,廣泛應用于城市地鐵、鐵路、公路、水工隧道等工程。盾構隧道在長期沉降、地表超載等因素的作用下,易出現橫向變形超限的情況。
2、針對上述情況,采用以下措施進行改善,其一,在隧道兩側進行注漿,能有效減少隧道收斂變形,但是,通過注漿來抵御盾構隧道橫向變形的作用有限;其二,在隧道內部增設內張鋼圈等以增加隧道環向剛度,實現共同受力。當內張鋼圈應用于常規道床時,僅需鑿除道床兩側排水溝,并將內張鋼圈端部和道床頂部連接;但是,當內張鋼圈端部和浮置道床頂部連接時,浮置道床中的軌道不能進行上下浮動,而浮置道床能通過其自身的浮動減少對周邊環境產生震動,進而使得浮置道床失去其的減震作用。
3、再者,內張鋼圈本身的結構和連接方式也決定了是否能起到橫向抗力作用。
4、因此,為了浮置道床能實現浮動,同時使得內張鋼圈能起到橫向抗力作用,設計一種滑動支撐式隧道內張鋼圈固定結構及安裝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滑動支撐式隧道內張鋼圈固定結構及安裝方法,其能實現浮置道床的浮動,同時能起到橫向抗力作用。
2、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滑動支撐式隧道內張鋼圈固定結構,包括標準鋼環、牛腿和化學錨栓,若干個所述標準鋼環首尾相連環管片內圈設置,并通過化學錨栓固定在管
3、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包括騎縫鋼環,所述騎縫鋼環位于橫向相鄰標準鋼環之間。
4、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騎縫鋼環和標準鋼環之間焊接連接,相鄰所述標準鋼環之間焊接連接。
5、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牛腿部、浮置道床之間通過化學錨栓連接。
6、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位于標準鋼環、管片之間的所述化學錨栓,其錨入管片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150mm,周向設置的所述化學錨栓之間的間距在400-500mm之間。
7、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牛腿部包括連接部和肋板,所述連接部豎直設置并與滑動支撐件連接,所述肋板連接標準鋼環和連接部。
8、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牛腿部包括固定部、豎直部、中間肋板和環肋板,所述固定部安裝在浮置道床上,所述豎直部豎直設置并與滑動支撐件連接,所述環肋板連接固定部和豎直部,所述中間肋板連接相鄰的環肋板。
9、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滑動支撐件包括滑塊、滑軌和限位部,所述滑塊滑動設置在滑軌上,所述限位部位于滑軌兩側,用于限制滑塊的動作。
10、一種滑動支撐式隧道內張鋼圈固定結構的安裝方法,包括
11、步驟1:清理管片;
12、步驟2:組裝牛腿;
13、步驟3:將牛腿的第一牛腿部和靠近其一側的標準鋼環焊接;牛腿的第一牛腿部通過化學錨栓與管片固定連接;牛腿的第二牛腿部通過化學錨栓與浮置道床固定連接;
14、步驟4:將剩余的標準鋼環通過化學錨栓固定在管片上;
15、步驟5:在橫向相鄰的標準鋼環之間安裝騎縫鋼環;
16、步驟6:將周向相鄰的標準鋼環通過焊接連接,將標準鋼環和騎縫鋼環通過焊接連接。
17、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步驟1中還包括修補管片,所述管片的破損部位面積大于0.2m2,需通過注漿修補。
18、有益效果:
19、1.本專利技術相較于現有技術,由于滑動支撐件的設置,使得第二牛腿部能以第一牛腿部為基準進行上下動作,實現牛腿和內張鋼圈橫向受力傳遞,同時也保留浮置道床豎向減震功能。
20、2.本專利技術由于滑動支撐件的設置,使得第二牛腿部能以第一牛腿部為基準進行上下動作,而第二牛腿部固定在浮置道床上,進而保證浮置道床中的軌道也能上下浮動,實現了浮置道床的減震作用。
21、3.本專利技術的標準鋼環和騎縫鋼環通過化學錨栓連接在管片上,且標準鋼環和標準鋼環、標準鋼環和騎縫鋼環焊接連接,形成了完整的受力內張鋼圈,能起到橫向抗力作用。
22、4.本專利技術標準鋼環為標準件,提高了加工和施工效率,而標準鋼環和標準鋼環之間的騎縫鋼環彌補了由于管片尺寸不一致需調整鋼環長度的問題。
23、5.本專利技術牛腿一側和內張鋼圈連接,牛腿另一側和浮置道床連接,起到了橫向抗力作用。
24、6.本專利技術相較于現有技術,明確了化學錨栓錨入浮置道床、管片的深度不同,也確定了化學錨栓錨入管片的深度,保證內張鋼圈與管片連接的穩定性。
25、7.本專利技術牛腿兩個為一組,分別設置在盾構隧道的兩側,牛腿與就近的標準鋼環進行提前安裝,提高了牛腿和標準鋼環之間的安裝精度和安裝效率,同時,也提前確定了牛腿和管片之間的位置,方便了現場安裝。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滑動支撐式隧道內張鋼圈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標準鋼環(1)、牛腿(2)和化學錨栓(3),若干個所述標準鋼環(1)首尾相連環管片(6)內圈設置,并通過化學錨栓(3)固定在管片(6)上;所述牛腿(2)包括第一牛腿部(21)、第二牛腿部(22)和滑動支撐件(23),所述滑動支撐件(23)位于第一牛腿部(21)和第二牛腿部(22)之間,使得第一牛腿部(21)和第二牛腿部(22)之間能進行上下運動;所述第一牛腿部(21)和標準鋼環(1)、管片(6)連接,所述第二牛腿部(22)固定在浮置道床(5)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滑動支撐式隧道內張鋼圈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騎縫鋼環(4),所述騎縫鋼環(4)位于橫向相鄰標準鋼環(1)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滑動支撐式隧道內張鋼圈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騎縫鋼環(4)和標準鋼環(1)之間焊接連接,相鄰所述標準鋼環(1)之間焊接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滑動支撐式隧道內張鋼圈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牛腿部(22)、浮置道床(5)之間通過化學錨栓(3)連接。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滑動支撐式隧道內張鋼圈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標準鋼環(1)、牛腿(2)和化學錨栓(3),若干個所述標準鋼環(1)首尾相連環管片(6)內圈設置,并通過化學錨栓(3)固定在管片(6)上;所述牛腿(2)包括第一牛腿部(21)、第二牛腿部(22)和滑動支撐件(23),所述滑動支撐件(23)位于第一牛腿部(21)和第二牛腿部(22)之間,使得第一牛腿部(21)和第二牛腿部(22)之間能進行上下運動;所述第一牛腿部(21)和標準鋼環(1)、管片(6)連接,所述第二牛腿部(22)固定在浮置道床(5)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滑動支撐式隧道內張鋼圈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騎縫鋼環(4),所述騎縫鋼環(4)位于橫向相鄰標準鋼環(1)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滑動支撐式隧道內張鋼圈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騎縫鋼環(4)和標準鋼環(1)之間焊接連接,相鄰所述標準鋼環(1)之間焊接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滑動支撐式隧道內張鋼圈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牛腿部(22)、浮置道床(5)之間通過化學錨栓(3)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滑動支撐式隧道內張鋼圈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位于標準鋼環(1)、管片(6)之間的所述化學錨栓(3),其錨入管片(6)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150mm,周向設置的所述化學錨栓(3)之間的間距在400-500mm之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栩,潘鵬飛,楊偉光,劉強,王志健,張輝,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二院華東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