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是關于幕墻安裝的,特別是關于一種基于風力風向計算的超高層幕墻安裝系統及方法,尤其適用于風力較大且風向多變地區的超高層建筑玻璃幕墻的更換安裝。
技術介紹
1、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超高層建筑不斷涌現,幕墻作為其外立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裝質量和安全性至關重要。在現代建筑領域,玻璃幕墻因其美觀、采光好以及現代化的外觀效果而被廣泛應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玻璃幕墻可能會出現諸如玻璃破損、密封膠老化、五金件銹蝕等問題,需要進行更換維修以確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外觀完整性。
2、現有的玻璃幕墻更換方法,大多依賴人工操作。具體而言,施工人員通常會借助吊籃在室外開展作業,使用玻璃吸盤吸住玻璃來進行拆卸和安裝工作。在這個過程中,由于玻璃幕墻所采用的玻璃通常面積較大且具備一定厚度,常見的大尺寸鋼化玻璃,單塊重量往往重達幾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這就給施工操作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和挑戰。
3、在實際施工中,室外施工人員身處吊籃之中,與室內配合人員之間存在著諸多影響精準配合的因素。一方面,受外界環境的干擾,如施工現場的各種噪音以及吊籃與建筑之間的相對位置等,使得雙方之間的溝通交流存在障礙,難以準確無誤地傳達操作意圖和反饋信息,導致配合上的偏差。另一方面,室外和室內人員所處的觀察視角截然不同,對于玻璃在空間中的位置、角度以及移動的細微變化判斷存在較大差異,容易出現一方認為玻璃已調整到合適位置而另一方卻覺得尚未完全到位的情況,進而造成操作上的不協調。此外,玻璃的沉重重量使得室外施工人員在控制玻璃吸盤和移動玻璃時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長時
4、公開于該
技術介紹
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專利技術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風力風向計算的超高層幕墻安裝系統及方法,其能夠有效應對風力較大且風向多變地區超高層建筑幕墻安裝所面臨的諸多難題,極大地提高施工的安全性、精準性與高效性。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基于風力風向計算的超高層幕墻安裝系統,包括:安裝底座、操作底座、操作臂和電動吸盤;所述操作臂的兩端分別安裝在所述安裝底座和所述操作底座之間,所述電動吸盤設置在所述操作底座上;所述安裝底座安裝在吊籃上;所述操作底座通過其上的電動吸盤來吸附玻璃幕墻;所述安裝底座和所述操作底座為圓環形,在圓環上分別等間距地設置有3個用于安裝所述操作臂的第一安裝位置和第二安裝位置;所述第一安裝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安裝位置的中間;所述操作臂的數量為6個,其一端兩兩一組的安裝在所述第一安裝位置上,另一端分別安裝在相鄰的所述第二安裝位置上;所述操作臂為伸縮氣缸,其兩端為球形結構,通過球面軸承安裝在所述安裝底座和所述操作底座上。
3、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中,所述電動吸盤的數量為3至4個,其等間距地設置在所述操作底座上。
4、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操作臂的側面設置有電動氣缸驅動器,用于驅動所述伸縮氣缸的伸縮。
5、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中,當所述伸縮氣缸處于最短和最長的伸縮位置時,所述安裝底座和所述操作底座相互平行,并且其中心軸重合。
6、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中,還包括:
7、風速儀,設置在吊籃的長度方向上的兩側,用于測量風力大小和風向變化數據并傳輸至中央處理器;
8、中央處理器,用于根據風力數據計算吊籃在風力影響下的偏移;
9、操作臺,設置在所述安裝底座上靠近吊籃上方邊緣的位置,用于控制所述操作臂和所述電動吸盤,并顯示實時風力風向數據。
10、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如上述的基于風力風向計算的超高層幕墻安裝系統的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1、s1:將安裝底座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吊籃上;
12、s2:使用電動吸盤吸附玻璃幕墻;
13、s3:將吊籃吊送至玻璃幕墻的安裝區域;
14、s4:中央處理器實時接收安裝在吊籃上的風速儀傳來的風力大小和風向變化數據,并根據這些數據進行計算,得出吊籃在風力影響下的偏移,并顯示給操作人員;
15、s5:操作人員通過控制操作臂的伸縮對玻璃幕墻的位置進行精確調整,以進行玻璃幕墻的安裝;
16、s6:玻璃幕墻固定完成后,操作人員通過操作臺逐漸降低電動吸盤的吸力,直至完全解除對玻璃幕墻的吸附,并控制操作操作臂回到初始位置。
17、與現有技術相比,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基于風力風向計算的超高層幕墻安裝系統及方法,具有以下優點:結構穩定,操作臂與底座形成三角形結構,且球形連接靈活,受力均勻,能適應不同工況;控制精確,伸縮氣缸搭配驅動器可精準調節操作臂長度,實現高精度定位;安全可靠,高強度鋁合金材質的底座及多重安全保護機制,可保障安裝安全;安裝高效,各部件協同工作,優化流程,能有效縮短工期;適應性強,可滿足不同類型和尺寸的玻璃幕墻安裝需求。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基于風力風向計算的超高層幕墻安裝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底座、操作底座、操作臂和電動吸盤;所述操作臂的兩端分別安裝在所述安裝底座和所述操作底座之間,所述電動吸盤設置在所述操作底座上;所述安裝底座安裝在吊籃上;所述操作底座通過其上的電動吸盤來吸附玻璃幕墻;所述安裝底座和所述操作底座為圓環形,在圓環上分別等間距地設置有3個用于安裝所述操作臂的第一安裝位置和第二安裝位置;所述第一安裝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安裝位置的中間;所述操作臂的數量為6個,其一端兩兩一組的安裝在所述第一安裝位置上,另一端分別安裝在相鄰的所述第二安裝位置上;所述操作臂為伸縮氣缸,其兩端為球形結構,通過球面軸承安裝在所述安裝底座和所述操作底座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風力風向計算的超高層幕墻安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吸盤的數量為3至4個,其等間距地設置在所述操作底座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風力風向計算的超高層幕墻安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臂的側面設置有電動氣缸驅動器,用于驅動所述伸縮氣缸的伸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風力風向計算的超高層幕墻安裝系統,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風力風向計算的超高層幕墻安裝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6.一種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基于風力風向計算的超高層幕墻安裝系統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風力風向計算的超高層幕墻安裝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底座、操作底座、操作臂和電動吸盤;所述操作臂的兩端分別安裝在所述安裝底座和所述操作底座之間,所述電動吸盤設置在所述操作底座上;所述安裝底座安裝在吊籃上;所述操作底座通過其上的電動吸盤來吸附玻璃幕墻;所述安裝底座和所述操作底座為圓環形,在圓環上分別等間距地設置有3個用于安裝所述操作臂的第一安裝位置和第二安裝位置;所述第一安裝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安裝位置的中間;所述操作臂的數量為6個,其一端兩兩一組的安裝在所述第一安裝位置上,另一端分別安裝在相鄰的所述第二安裝位置上;所述操作臂為伸縮氣缸,其兩端為球形結構,通過球面軸承安裝在所述安裝底座和所述操作底座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風...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