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外遮陽裝飾安裝,具體涉及一種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
技術介紹
1、玻璃幕墻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尤其在大面積布置時,為了減少熱量傳入室內,提高建筑節能效果,延長幕墻使用壽命,需要在玻璃幕墻的外側合理設置外遮陽結構以遮擋太陽光。
2、玻璃幕墻外側的遮陽板既可以橫向設置,也可以是豎向設置;相較于橫向遮陽板,豎向遮陽板在一定程度上不會給人過于強烈的遮擋感,能讓建筑內部的人員在視覺上保持與外界的一定聯系,使室內空間顯得更加通透開闊,并能起到裝飾建筑外立面的作用,增加建筑的藝術氛圍和個性特色。
3、因此,當設計為豎向遮陽裝飾,同時又對豎向遮陽裝飾的轉動角度有不同需求時,設計一種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就十分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豎向的遮陽板通過轉動調節裝置安裝于橫向的支撐組件外側,支撐桿沿軸向移動至定位部件脫離定位槽后,能夠繞其軸線轉動一定角度,隨后再令定位部件重新沿軸向插入定位槽內,完成固定。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包括支撐組件、遮陽板以及轉動調節裝置,所述遮陽板通過所述轉動調節裝置安裝于所述支撐組件的外側,且所述遮陽板與所述支撐組件相互垂直;所述轉動調節裝置包括支撐桿以及位于所述支撐組件內部的支板,所述支板上開設有定位槽,所述支撐桿活動穿設于所述支撐組件上,且所述支撐桿的一端連接有能夠
3、可選的,所述支撐桿采用第一支桿,所述定位部件采用能夠插接于所述定位槽內的第一齒輪,且所述第一支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齒輪固定相連,所述第一支桿的上端穿過所述支撐組件的頂部與所述遮陽板相連。
4、可選的,所述支撐桿采用第二支桿,所述定位部件采用能夠插接于所述定位槽內的第二齒輪,且所述第二支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齒輪固定相連,所述第二支桿的下端穿過所述支撐組件的底部與所述遮陽板相連。
5、可選的,所述第二齒輪的頂部安裝有掛板,且所述第二齒輪通過所述掛板掛接于所述支板上。
6、可選的,所述支板設置有兩塊,兩塊所述支板的定位槽內分別插接有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
7、可選的,兩塊所述支板呈上下平行分布于所述支撐組件內,且兩塊所述支板之間通過兩塊l型板固定相連。
8、可選的,所述定位槽的一側開設有豁口,所述定位槽的側壁上設置有能與所述第一齒輪和所述第二齒輪相配合的內齒。
9、可選的,兩塊所述支板之間還設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l型板相連,且所述限位板的中部呈向內凹的梯形結構。
10、可選的,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外口型材,所述外口型材的一側連接有蓋板型材和底板型材,所述蓋板型材和所述底板型材之間設置有方管,且所述轉動調節裝置與所述方管固定相連。
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專利技術中,支撐桿穿設于支撐組件上,并且支撐桿的兩端分別與遮陽板和定位部件相連,當支撐桿沿軸向移動至定位部件脫離定位槽后,再將其繞自身軸線轉動一定的角度,待調整遮陽板至合適的角度之后,再令定位部件重新沿軸向插入定位槽內固定,從而實現遮陽板適應角度轉動的功能;該遮陽系統安裝簡單、方便、通用性高,并能適應角度轉動變化,滿足了現在建筑的立面效果訴求;
13、(2)本專利技術中,轉動調節裝置的支板設置有兩塊,能夠同時滿足支撐組件上下兩側的遮陽板進行角度轉動調整,并且第一齒輪插接于支板上,第二齒輪掛接在支板上,調整時只需沿軸向提拉或推舉遮陽板,即可接觸固定狀態,從而進行角度的調整,操作簡單方便;
14、(3)本專利技術中,支撐組件由外口型材、蓋板型材、底板型材和方管拼接組成,大大提高了轉動調節裝置在支撐組件上拆裝的效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組件(1)、遮陽板(2)以及轉動調節裝置(3),所述遮陽板(2)通過所述轉動調節裝置(3)安裝于所述支撐組件(1)的外側,且所述遮陽板(2)與所述支撐組件(1)相互垂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采用第一支桿(303),所述定位部件采用能夠插接于所述定位槽(302)內的第一齒輪(304),且所述第一支桿(303)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齒輪(304)固定相連,所述第一支桿(303)的上端穿過所述支撐組件(1)的頂部與所述遮陽板(2)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采用第二支桿(305),所述定位部件采用能夠插接于所述定位槽(302)內的第二齒輪(306),且所述第二支桿(305)的上端與所述第二齒輪(306)固定相連,所述第二支桿(305)的下端穿過所述支撐組件(1)的底部與所述遮陽板(2)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齒輪(306)的頂部安
5.根據權利要求2-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301)設置有兩塊,兩塊所述支板(301)的定位槽(302)內分別插接有第一齒輪(304)和第二齒輪(306)。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兩塊所述支板(301)呈上下平行分布于所述支撐組件(1)內,且兩塊所述支板(301)之間通過兩塊L型板(307)固定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302)的一側開設有豁口,所述定位槽(302)的側壁上設置有能與所述第一齒輪(304)和所述第二齒輪(306)相配合的內齒。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兩塊所述支板(301)之間還設置有限位板(308),所述限位板(308)的兩端分別與所述L型板(307)相連,且所述限位板(308)的中部呈向內凹的梯形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組件(1)包括外口型材(103),所述外口型材(103)的一側連接有蓋板型材(101)和底板型材(102),所述蓋板型材(101)和所述底板型材(102)之間設置有方管(104),且所述轉動調節裝置(3)與所述方管(104)固定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組件(1)、遮陽板(2)以及轉動調節裝置(3),所述遮陽板(2)通過所述轉動調節裝置(3)安裝于所述支撐組件(1)的外側,且所述遮陽板(2)與所述支撐組件(1)相互垂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采用第一支桿(303),所述定位部件采用能夠插接于所述定位槽(302)內的第一齒輪(304),且所述第一支桿(303)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齒輪(304)固定相連,所述第一支桿(303)的上端穿過所述支撐組件(1)的頂部與所述遮陽板(2)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采用第二支桿(305),所述定位部件采用能夠插接于所述定位槽(302)內的第二齒輪(306),且所述第二支桿(305)的上端與所述第二齒輪(306)固定相連,所述第二支桿(305)的下端穿過所述支撐組件(1)的底部與所述遮陽板(2)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適應角度轉動的裝飾遮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齒輪(306)的頂部安裝有掛板,且所述第二齒輪(306)通過所述掛板掛接于所述支板(301)上。
5.根據權利要求2-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可適應角度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呂桂林,
申請(專利權)人:中衡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