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動力電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池包以及電子設備。
技術介紹
1、在需要大容量和高電壓輸出的電動車輛或儲能系統中,通常需要將多個電芯單體(cell)串聯和/或并聯連接形成電池模塊(module),再將電池模塊串聯和/或并聯連接形成電池包(pack),并進一步將電池包用作為電動車輛供能的能源系統或者作為儲能系統。作為提升能量密度的一種方案,ctp(cell?to?pack)型電池包省略了將電芯單體形成電池模塊的步驟,而將電芯單體直接集成為電池包,從而省去了形成電池模塊所需的結構件和電連接件,使得留給電芯單體本身的空間得以增加。
2、目前,常見的電芯單體根據結構的不同分為圓柱電芯、方殼電芯和軟包電芯等類別。使用方殼電芯的ctp型電池包已廣泛推廣使用,而軟包電芯因為不易耐受外部沖擊并且組裝性差的缺點,在集成為ctp型電池包的過程中仍會面臨一系列問題。現有技術中,需要將輸出極引出部彎折并采用工裝輥壓到輸出極巴片上,然后在將二者進行焊接固定,導致生產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包,其簡化了輸出極引出部焊接至輸出極巴片的搭接面的工藝步驟,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2、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技術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電池包,其包括箱體,電芯堆疊體,導熱結構膠和輸出極結構。電芯堆疊體,由多個軟包電芯堆疊形成,設置于箱體內。軟包電芯包括主體部以及從主體部的至少一端向外延伸引出的電極引出部。至少部分相鄰的兩個軟包
3、根據本技術的第一方面提供的電池包,由于一對輸出極引出部沿主體部的延伸方向向外延伸伸出并直接與對應的一對輸出極巴片的搭接面貼合焊接設置,簡化了輸出極引出部焊接至輸出極巴片的搭接面的工藝步驟,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另外,由于一對輸出極巴片設置在輸出極巴片固定座上且位于絕緣分隔部相背的兩側,兩側一對輸出極巴片的搭接面相背設置,如此,當一對輸出極引出部分別焊接至一對輸出極巴片的搭接面時,該一對輸出極引出部被分隔開而不易搭接在一起,且輸出極引出部不用彎折即可與輸出極巴片焊接固定,不僅提高了電連接的可靠性,而且還提高了生產效率。
4、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的電池包,搭接面所在的部分輸出極巴片的厚度方向平行于電芯堆疊體中軟包電芯的堆疊方向。
5、根據該優選技術方案,由于搭接面所在的部分輸出極巴片的厚度方向平行于電芯堆疊體中軟包電芯的堆疊方向,那么搭接面基本平行于主體部的延伸方向,輸出極引出部從主體部向外延伸伸出后可以不經輥壓彎折而直接焊接至搭接面,有利于簡化工藝步驟,提高生產效率。
6、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的電池包,箱體包括梁結構,輸出極結構直接固定在梁結構上或者通過連接結構固定在梁結構上。
7、根據該優選技術方案,由于輸出極結構直接固定在梁結構上或者通過連接結構固定在梁結構上,有利于減少輸出極結構以及用于固定輸出極結構的固定結構對箱體內空間的占用,從而可以增加箱體內留給軟包電芯本身的空間。
8、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的電池包,每個輸出極巴片包括:板狀主體,以及由板狀主體的端部彎折延伸而形成的輸出連接部,搭接面形成在板狀主體上。絕緣分隔部包括:第一分隔部以及位于第一分隔部下方的第二分隔部,一對板狀主體分隔設置在第二分隔部相背離的兩個壁面上,一對輸出連接部分隔設置在第一分隔部的兩側。
9、根據該優選技術方案,由于絕緣分隔部的第一分隔部隔開一對輸出連接部,絕緣分隔部的第二分隔部隔開一對板狀主體,提高了絕緣分隔部的絕緣可靠性。另外,由于一對板狀主體分隔設置在第二分隔部相背離的兩個壁面上,即通過第二分隔部不僅起到了隔開一對板狀主體的作用,還起到了支撐固定該一對板狀主體的作用,如此有利于簡化輸出極結構,降低輸出極結構的體積和重量。
10、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的電池包,輸出極巴片固定座包括內部預埋有螺母件的第一支撐部,第一支撐部位于第一分隔部與第二分隔部之間。輸出連接部支撐在第一支撐部上且以搭接于螺母件的方式與第一支撐部連接固定。
11、根據該優選技術方案,由于輸出極巴片固定座包括內部預埋有螺母件的第一支撐部,利用該螺母件,一對輸出極巴片的輸出連接部可以更為容易地與輸出極巴片固定座連接固定。
12、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的電池包,輸出極巴片固定座還包括與絕緣分隔部連接固定的第二支撐部,第二支撐部隔離設置在輸出極巴片與主體部之間。第二支撐部與絕緣分隔部一體成型。
13、根據該優選技術方案,由于輸出極巴片固定座包括二支撐部,可以更穩定地固定輸出極巴片。由于第二支撐部與絕緣分隔部一體成型,可以簡化輸出極巴片固定座的制造工藝,并且有利于提高輸出極巴片與輸出極巴片固定座之間的裝配精度。
14、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的電池包,第二支撐部包括垂直于輸出極引出部引出方向的擋板,絕緣分隔部位于擋板背向主體部的一側面的中部。
15、根據該優選技術方案,由于位于輸出極巴片與主體部之間的第二支撐部包括擋板,可以防止因為輸出極巴片與主體部之間可能的接觸而造成的主體部的磨損。并且,由于設置有擋板,輸出極巴片不容易與附近的其它軟包電芯的電極引出部接觸,有利于提高電連接的可靠性。
16、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的電池包,擋板上開設有一對供輸出極引出部穿設的穿孔,一對穿孔分置于絕緣分隔部的兩側。
17、根據該優選技術方案,一對隔開的穿孔使得一對輸出極引出部之間不容易接觸,有利于提高了電連接的可靠性。
18、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的電池包,還包括:發泡膠。箱體包括梁結構,發泡膠填充于梁結構、主體部與電極引出部之間。
19、根據該優選技術方案,發泡膠填充在梁結構、主體部與電極引出部之間,可以起到固定電芯堆疊體,增加電池包的剛度和強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隔離彼此臨近的電極引出部,以實現電極引出部彼此之間、以及電極引出部與箱體之間的電絕緣。同時還可以降低熱失控時熱量在不同軟包電芯之間傳遞的風險。
20、本技術的第二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具有本技術的第一方面提供的電池包。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電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面所在的部分所述輸出極巴片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電芯堆疊體中所述軟包電芯的堆疊方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包括梁結構,所述輸出極結構直接固定在所述梁結構上或者通過連接結構固定在所述梁結構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輸出極巴片包括:板狀主體,以及由所述板狀主體的端部彎折延伸而形成的輸出連接部,所述搭接面形成在所述板狀主體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極巴片固定座包括內部預埋有螺母件的第一支撐部,所述第一支撐部位于所述第一分隔部與所述第二分隔部之間,所述輸出連接部支撐在所述第一支撐部上且以搭接于所述螺母件的方式與所述第一支撐部連接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
9.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池包,其
10.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電池包。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面所在的部分所述輸出極巴片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電芯堆疊體中所述軟包電芯的堆疊方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包括梁結構,所述輸出極結構直接固定在所述梁結構上或者通過連接結構固定在所述梁結構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輸出極巴片包括:板狀主體,以及由所述板狀主體的端部彎折延伸而形成的輸出連接部,所述搭接面形成在所述板狀主體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極巴片固定座包括內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旭,付方凱,馮孝為,何亞飛,
申請(專利權)人:遠景動力技術江蘇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