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家用電器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蒸汽發生裝置和烹飪器具。
技術介紹
1、相關方案中,蒸鍋通過使用蒸汽發生裝置來產生溫度高于100℃的過溫蒸汽,但是由于蒸汽發生裝置內部為密閉的管路,無法進行清洗,使用一段時間后管路內產生水垢,會導致加熱效率降低,甚至水垢堵管。
2、因此,如何提出一種方便清洗的蒸汽發生裝置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2、為此,本申請的第一個方面在于,提出一種蒸汽發生裝置。
3、本申請的第二個方面在于,提出一種烹飪器具。
4、本申請第一方面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蒸汽發生裝置,包括:發熱盤,包括第一發熱區和第二發熱區;罩體,安裝在發熱盤的一側,罩體和第一發熱區圍成第一加熱腔,并與第二發熱區圍成第二加熱腔,第一加熱腔和第二加熱腔相互連通,第一加熱腔內產生的蒸汽能夠進入到第二加熱腔內被二次加熱;進水通道,與第一加熱腔連通;出汽通道,與第二加熱腔連通。
5、根據本申請提供的蒸汽發生裝置,包括發熱盤、罩體、進水通道和出汽通道。發熱盤包括第一發熱區和第二發熱區,罩體安裝在發熱盤上,并與第一發熱區和第二發熱區圍成第一加熱腔和第二加熱腔,從而可以利用發熱盤對第一加熱腔內的水進行第一次加熱,從而產生蒸汽,并且,由于第一加熱腔與第二加熱腔是相互連通的,因此,第一加熱腔內產生的蒸汽可以進入到第二加熱腔被二次加熱,這樣就可以提高蒸汽的溫度,從而提高對食
6、此外,本申請的蒸汽發生裝置,由于其是通過罩體和發熱盤的不同區域圍成的兩個加熱腔,因此,蒸汽發生裝置的內部沒有復雜的管道結構,因此比較好清洗。同時,該種設置,其整個結構比較簡單,因此,比較好加工,同時也比較好拆裝,從而更便于對蒸汽發生裝置的內部進行清洗。
7、在一些技術方案中,可選地,第二加熱腔包括:蒸汽通道,蒸汽通道的一端與第一加熱腔連通,蒸汽通道的另一端與出汽通道連通,蒸汽通道的至少部分內壁由第二發熱區圍成。
8、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二加熱腔包括蒸汽通道,第一加熱腔排出的蒸汽能夠進入到蒸汽通道內。而蒸汽通道的至少部分內壁是由第二發熱區圍成的,因此,在蒸汽流過蒸汽通道時便能夠被發熱盤的第二發熱區進行加熱,以此就可以實現蒸汽的二次加熱,降低最終輸出的蒸汽中的水分。而通過在一個蒸汽通道中對蒸汽進行二次,能夠確保二次加熱的效果。
9、在一些技術方案中,可選地,蒸汽通道包括:相互連接的蒸汽輸入段和蒸汽加熱段,蒸汽輸入段遠離蒸汽加熱段的一端與第一加熱腔連通,蒸汽加熱段遠離蒸汽輸入段的一端與出汽通道連通;其中,蒸汽輸入段的導通面積大于蒸汽加熱段的導通面積,蒸汽加熱段的至少部分內壁由第二發熱區圍成。
10、在該技術方案中,蒸汽通道包括兩段,即蒸汽輸入段和蒸汽加熱段。其中,蒸汽輸入段用于連接第一加熱腔。蒸汽加熱段的部分內壁是第二發熱區組成,通過蒸汽加熱段可以實現對蒸汽的二次加熱。其中,蒸汽通道的橫截面積,也即蒸汽通道的導通面積沿蒸汽方向是變化的,具體體現在蒸汽輸入段的導通面積要明顯大于蒸汽加熱段的導通面積,而通過減小蒸汽加熱段的導通面積,可以使蒸汽與發熱盤充分接觸,從而確保蒸汽加熱段對蒸汽進行二次加熱的效果。
11、在一些技術方案中,可選地,蒸汽輸入段和蒸汽加熱段的連接處靠近發熱盤設置,蒸汽輸入段與第一加熱腔通過第一連通通道連通,第一連通通道設置在第一加熱腔遠離發熱盤的一側。
12、在該技術方案中,蒸汽輸入段和蒸汽加熱段的連接處距離發熱盤比較近。而蒸汽輸入段和第一加熱腔的第一連通通道距離發熱盤較遠,也即蒸汽輸入段和蒸汽加熱段的連接處位于第一連通通道靠近發熱盤的一側。該種設置,可以使第一連通通道設置的較高,比如,可將第一連通通道靠近第一加熱腔的頂部設置,而蒸汽一般會自動向上流動并在第一加熱腔的頂部聚集,因此,將第一連通通道設置的較高,能夠使第一加熱腔內的蒸汽能夠更好的排出,以此可以提高第一加熱腔內的蒸汽排出的順暢性,從而提高蒸汽的排出速度。蒸汽輸入段和蒸汽加熱段的連接處設置的較矮,能夠盡量延長蒸汽輸入段的路徑,也即,蒸汽輸入段是由上端一直延伸到下端,這樣就能夠將第一加熱腔產生的蒸汽引導到靠近發熱盤的位置,以此就使得進入到第二加熱腔中的蒸汽能夠充分和發熱盤的第二發熱區接觸從而被充分加熱,以此就可以確保蒸汽在第二加熱腔中被二次加熱的加熱效率。同時該種也使得蒸汽通道只有在接近發熱盤的位置時才開始變窄,這樣就可以避免蒸汽通道提前變窄而導致的蒸汽流動受阻的情況發生,以此就能夠在確保二次加熱效果的同時,盡量確保蒸汽在蒸汽通道內的流動速度。
13、其中,由于蒸汽的密度低,總是向上流動,因此,第一加熱腔產生的蒸汽總是在頂部聚集,因此,本申請中將第一連通通道設置在了靠近第一加熱腔的頂部位置,這樣就使得第一加熱腔中的蒸汽能夠更容易流動到第二發熱腔中,以此就可以提高蒸汽的排出速率。
14、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連通通道也可以設置在發熱盤附近。
15、在一些技術方案中,可選地,蒸汽輸入段和蒸汽加熱段的連接處的導通面積小于蒸汽輸入段的最小導通面積,且小于蒸汽加熱段的最小導通面積。
16、在該技術方案中,蒸汽輸入段和蒸汽加熱段的連接處的導通面積是最小的。該處的導通面積比蒸汽輸入段和蒸汽加熱段的導通面積都要小。而通過將該處的導通面積縮窄,可以對蒸汽形成壓縮,以提高蒸汽在蒸汽加熱段中的流動速度,確保蒸汽能夠在較為狹窄的蒸汽加熱段中順暢流動,避免因為蒸汽加熱段縮窄而導致的蒸汽無法順暢流動的情況發生。
17、在一些技術方案中,可選地,蒸汽輸入段呈環形設置,位于第一加熱腔的內側,蒸汽加熱段位于蒸汽輸入段的內側。
18、在該技術方案中,蒸汽輸入段繞蒸汽加熱段呈環形設置,也即蒸汽加熱段位于蒸汽輸入段的中間,蒸汽加熱段的各個方向均可以進蒸汽。該種設置,可以擴大蒸汽輸入段的面積,提高蒸汽的輸送速度。
19、在一些技術方案中,可選地,第一加熱腔圍繞設置在第二加熱腔的周圍。
20、在該技術方案中,考慮到鍋一般是圓形的,因此,將第一加熱腔圍繞設置在第二加熱腔的周圍,能夠使蒸汽在整個蒸汽加熱裝置的中部位置加熱,然后從中部位置排出,這樣在將該蒸汽發生裝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熱腔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通道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內層圍板和外層圍板,所述內層圍板和所述外層圍板靠近所述發熱盤的一端形成開口,所述內筒安裝在所述內層圍板圍成的空間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還包括: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和所述外筒之間形成卡槽,所
13.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盤還包括:
14.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設置有開口朝向所述發熱盤的凹槽,所述發熱盤的第二發熱區向所述罩體的方向彎折,以形成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伸入到所述凹槽內,并與所述凹槽的底壁和側壁之間圍成所述蒸汽加熱段。
15.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16.根據權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17.根據權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的外側壁上設置有第二支撐臺。
18.根據權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19.根據權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盤包括: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21.一種烹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項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烹飪器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熱腔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通道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內層圍板和外層圍板,所述內層圍板和所述外層圍板靠近所述發熱盤的一端形成開口,所述內筒安裝在所述內層圍板圍成的空間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還包括: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和所述外筒之間形成卡槽,所述蒸汽發生裝置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部,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紀開,曹偉,張弘光,歐金芬,彭忠凱,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美的環境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