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冷卻塔斜支柱的施工,具體涉及一種冷卻塔斜支柱的支撐調節裝置。
技術介紹
1、火力發電廠作為國內主要電力及熱能來源之一,其在能源供應領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隨著環保節能政策的深入實施,火力發電廠的冷卻設備由濕冷方式正在逐漸被間接冷卻方式所取代,從而顯著節約了大量的水資源,同時也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在國內,越來越多的火力發電廠開始采用間接冷卻方式,尤其是在西部地區,隨著大開發時代的到來,這些發電廠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在這些發電廠中,冷卻塔斜支柱是冷卻塔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組成部件。冷卻塔斜支柱采用x字形狀結構,并以傾斜裝配的方式依次布置在支撐地基上,從而成型圓形結構的支撐構件,以便對搭建的冷卻塔進行支撐。通過這種設計使得斜支柱能夠有效地將承載在冷卻塔上的負載傳遞到堅固的支撐地基上,從而確保整個結構的穩定性。此外,斜支柱的布置方式還在冷卻塔的底部形成了通風通道,這不僅有助于空氣順暢地進入冷卻塔,而且還能顯著提高冷卻效率,確保發電廠能夠高效、穩定地運行。
2、為確保冷卻塔的搭建質量,需要嚴格控制冷卻塔斜支柱的施工要求。對于斜支柱的施工來說,斜支柱的穩定性至關重要。為避免冷卻塔斜支柱因傾斜而傾倒,冷卻塔斜支柱在安裝過程中,需要在冷卻塔斜支柱上裝配支撐裝置進行支撐,以為冷卻塔斜支柱提供必要的支撐。然而對于施工人員來說,手動搬運和調整沉重的斜支柱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為此使用吊機對冷卻塔斜支柱進行吊裝作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在吊裝前就將支撐裝置裝配到斜支柱上,由于吊裝過程中支撐裝置并未得到充分固定,它可能會在吊裝過程中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簡化裝配方式,方便調節支撐位置的冷卻塔斜支柱的支撐調節裝置,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
2、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冷卻塔斜支柱的支撐調節裝置,包括立柱,以及立柱頂部設置有抱箍,所述的抱箍的外側設置有連接塊,連接塊遠離抱箍的一側開設分別有半圓形結構的橫孔和半圓球結構的限位槽,限位槽的直徑不小于橫孔的孔徑,限位槽開設在連接塊的底面中部,橫孔沿著連接塊的底面一端開設至連接塊的底面另一端上,限位槽的圓心位于橫孔的中心線上,橫孔與限位槽相連通,所述的橫孔內活動套裝有橫桿,限位槽內套裝有球塊,球塊安裝在橫桿的中部,橫桿安裝在立柱的頂部;所述的立柱上活動套裝有立筒,立筒的頂部設置有內腔采用圓錐結構的單孔錨,單孔錨的內腔與立筒相連通,單孔錨內活動套裝有若干個夾片,若干個夾片沿著單孔錨的內腔圓周方向等間距活動套裝在立柱,夾片的外部形狀與單孔錨的內腔結構相吻合。
3、優選的,所述的抱箍包括半圓形環狀結構的第一箍體、第一箍體兩側分別設置的鉸接銷、第一箍體一側鉸接的兩個半圓形環狀結構的第二箍體、第一箍體另一側鉸接的兩個螺栓以及螺栓上螺紋套裝有螺母,兩個第二箍體分別位于第一箍體的頂部和第一箍體的底部,兩個第二箍體的一側通過第一箍體一側的鉸接銷鉸接在第一箍體上,兩個螺栓分別位于兩個第二箍體的一側,兩個螺栓的一側通過第一箍體另一側的鉸接銷鉸接在第一箍體上,兩個第二箍體的另一側開設有套槽,套槽開設在第二箍體的端部,螺栓活動套裝在套槽,所述的套槽的槽高不大于螺母的外部直徑。
4、優選的,所述的第一箍體內設置有兩個彈性材料制成的防滑圈,防滑圈采用圓環形結構,兩個防滑圈分別位于兩個第二箍體內,所述的防滑圈過盈套裝在第一箍體和第二箍體之間。
5、優選的,所述的連接塊安裝在第一箍體遠離第二箍體的外壁上,連接塊的頂部設置有若干個加固板,若干個加固板沿著第一箍體的圓周方向等間距設置在第一箍體的外壁上,若干個加固板的底部均安裝在連接塊上,若干個加固板的一側均安裝在第一箍體上。
6、優選的,所述的單孔錨的底面安裝在立筒的頂端上,單孔錨的內腔直徑沿著單孔錨頂端至單孔錨底端的方向逐漸變小,所述的若干個夾片的頂部分別開設有夾持槽,夾持槽沿著夾片的圓周方向開設在夾片的外壁上,若干個夾片之間設置有彈性材料制成的o型圈,o型圈過盈套裝在夾持槽內。
7、優選的,所述的立筒的下方設置有底板,底板的頂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固定板,若干個固定板沿著立筒的圓周方向等間距設置在立筒的外壁上,若干個固定板的底部均安裝在底板上,底板的頂面和若干個加固板的一側均安裝在立筒上,相鄰的固定板之間的底板上開設穿孔,該穿孔內活動套裝有地釘,地釘的螺帽直徑不小于該穿孔的孔徑。
8、優選的,所述的底板的底部開設有固定槽,該固定槽內套裝有彈性材料制成的墊片,墊片過盈套裝在該固定槽內,墊片的高度不小于該固定槽的槽高。
9、本技術有益效果是:首先,本技術通過設置的連接塊和橫桿,使得抱箍與立柱為可拆卸連接,為此吊裝前先將抱箍夾持在冷卻塔斜支柱上,并將立柱裝配到支撐地基上,通過吊機對裝有將抱箍的冷卻塔斜支柱置于立柱上,使得橫桿插入連接塊開設的橫孔內,以便快速對冷卻對塔斜支柱進行支撐,從而簡化裝配方式;并且連接塊開設的限位槽以及橫桿上設置的球塊,以對連接塊和橫桿之間的連接進行限位,避免連接塊從橫桿的兩側滑下,以提高立柱對抱箍的支撐效果。而且本技術通過設置的夾片,以將立柱錨固在單孔錨上為此,通過調節夾片套裝在立柱的位置,以便于調節立柱在立筒上的錨固位置。
10、其次,本技術通過設置的兩個第二箍體,能夠對冷卻塔斜支柱的兩處部位進行夾持,以提高冷卻塔斜支柱的夾持牢固性,通過擰轉螺母,以便將第二箍體擠壓固定到第一箍體的一側,從而方便將冷卻塔斜支柱夾持在第一箍體和第二箍體之間,以方便將冷卻塔斜支柱夾持在第一箍體和第二箍體之間。而且本技術通過設置的防滑圈,能夠提高抱箍夾持冷卻塔斜支柱的牢固性,并防止抱箍夾傷冷卻塔斜支柱,從而提高抱箍夾持冷卻塔斜支柱的效果,通過設置的加固板,對連接塊與抱箍之間的連接進行加固,以提高連接塊的支撐效果。
11、再次,本技術通過夾片上開設的夾持槽,以便o型圈進行限位,通過o型圈能夠將夾片擠壓固定在立柱上,通過設置的底板和地釘,以將立筒安裝到支撐地基上,以滿足支撐的要求。而且本技術通過設置固定板,能夠對底板與立筒之間的連接進行加固,通過設置的墊片,對底板與支撐地基之間進行緩沖,以提高底板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冷卻塔斜支柱的支撐調節裝置,包括立柱(1),以及立柱(1)頂部設置有抱箍(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抱箍(2)的外側設置有連接塊(3),連接塊(3)遠離抱箍(2)的一側開設分別有半圓形結構的橫孔(4)和半圓球結構的限位槽(5),限位槽(5)的直徑不小于橫孔(4)的孔徑,限位槽(5)開設在連接塊(3)的底面中部,橫孔(4)沿著連接塊(3)的底面一端開設至連接塊(3)的底面另一端上,限位槽(5)的圓心位于橫孔(4)的中心線上,橫孔(4)與限位槽(5)相連通,所述的橫孔(4)內活動套裝有橫桿(6),限位槽(5)內套裝有球塊(7),球塊(7)安裝在橫桿(6)的中部,橫桿(6)安裝在立柱(1)的頂部;所述的立柱(1)上活動套裝有立筒(8),立筒(8)的頂部設置有內腔采用圓錐結構的單孔錨(9),單孔錨(9)的內腔與立筒(8)相連通,單孔錨(9)內活動套裝有若干個夾片(10),若干個夾片(10)沿著單孔錨(9)的內腔圓周方向等間距活動套裝在立柱(1),夾片(10)的外部形狀與單孔錨(9)的內腔結構相吻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卻塔斜支柱的支撐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冷卻塔斜支柱的支撐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箍體(2-1)內設置有兩個彈性材料制成的防滑圈(11),防滑圈(11)采用圓環形結構,兩個防滑圈(11)分別位于兩個第二箍體(2-3)內,所述的防滑圈(11)過盈套裝在第一箍體(2-1)和第二箍體(2-3)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冷卻塔斜支柱的支撐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塊(3)安裝在第一箍體(2-1)遠離第二箍體(2-3)的外壁上,連接塊(3)的頂部設置有若干個加固板(12),若干個加固板(12)沿著第一箍體(2-1)的圓周方向等間距設置在第一箍體(2-1)的外壁上,若干個加固板(12)的底部均安裝在連接塊(3)上,若干個加固板(12)的一側均安裝在第一箍體(2-1)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卻塔斜支柱的支撐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孔錨(9)的底面安裝在立筒(8)的頂端上,單孔錨(9)的內腔直徑沿著單孔錨(9)頂端至單孔錨(9)底端的方向逐漸變小,所述的若干個夾片(10)的頂部分別開設有夾持槽(13),夾持槽(13)沿著夾片(10)的圓周方向開設在夾片(10)的外壁上,若干個夾片(10)之間設置有彈性材料制成的O型圈(14),O型圈(14)過盈套裝在夾持槽(13)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卻塔斜支柱的支撐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筒(8)的下方設置有底板(15),底板(15)的頂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固定板(16),若干個固定板(16)沿著立筒(8)的圓周方向等間距設置在立筒(8)的外壁上,若干個固定板(16)的底部均安裝在底板(15)上,底板(15)的頂面和若干個加固板(12)的一側均安裝在立筒(8)上,相鄰的固定板(16)之間的底板(15)上開設穿孔,該穿孔內活動套裝有地釘(17),地釘(17)的螺帽直徑不小于該穿孔的孔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冷卻塔斜支柱的支撐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5)的底部開設有固定槽,該固定槽內套裝有彈性材料制成的墊片(18),墊片(18)過盈套裝在該固定槽內,墊片(18)的高度不小于該固定槽的槽高。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冷卻塔斜支柱的支撐調節裝置,包括立柱(1),以及立柱(1)頂部設置有抱箍(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抱箍(2)的外側設置有連接塊(3),連接塊(3)遠離抱箍(2)的一側開設分別有半圓形結構的橫孔(4)和半圓球結構的限位槽(5),限位槽(5)的直徑不小于橫孔(4)的孔徑,限位槽(5)開設在連接塊(3)的底面中部,橫孔(4)沿著連接塊(3)的底面一端開設至連接塊(3)的底面另一端上,限位槽(5)的圓心位于橫孔(4)的中心線上,橫孔(4)與限位槽(5)相連通,所述的橫孔(4)內活動套裝有橫桿(6),限位槽(5)內套裝有球塊(7),球塊(7)安裝在橫桿(6)的中部,橫桿(6)安裝在立柱(1)的頂部;所述的立柱(1)上活動套裝有立筒(8),立筒(8)的頂部設置有內腔采用圓錐結構的單孔錨(9),單孔錨(9)的內腔與立筒(8)相連通,單孔錨(9)內活動套裝有若干個夾片(10),若干個夾片(10)沿著單孔錨(9)的內腔圓周方向等間距活動套裝在立柱(1),夾片(10)的外部形狀與單孔錨(9)的內腔結構相吻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卻塔斜支柱的支撐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抱箍(2)包括半圓形環狀結構的第一箍體(2-1)、第一箍體(2-1)兩側分別設置的鉸接銷(2-2)、第一箍體(2-1)一側鉸接的兩個半圓形環狀結構的第二箍體(2-3)、第一箍體(2-1)另一側鉸接的兩個螺栓(2-4)以及螺栓(2-4)上螺紋套裝有螺母(2-5),兩個第二箍體(2-3)分別位于第一箍體(2-1)的頂部和第一箍體(2-1)的底部,兩個第二箍體(2-3)的一側通過第一箍體(2-1)一側的鉸接銷(2-2)鉸接在第一箍體(2-1)上,兩個螺栓(2-4)分別位于兩個第二箍體(2-3)的一側,兩個螺栓(2-4)的一側通過第一箍體(2-1)另一側的鉸接銷(2-2)鉸接在第一箍體(2-1)上,兩個第二箍體(2-3)的另一側開設有套槽(2-6),套槽(2-6)開設在第二箍體(2-3)的端部,螺栓(2-4)活動套裝在套槽(2-6),所述的套槽(2-6)的槽高不大于螺母(2-5)的外部直徑。
3.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亞,陳志明,馬慧強,景紅波,謝彥波,劉亞譜,王哲,王亞坤,葉道穩,琚新凱,徐士軍,位戰翔,郭森,趙森,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省第二建筑工程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