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空調,尤其是涉及一種窗式空調器。
技術介紹
1、相關技術中的窗式空調器,可以調節內機部件與外機部件之間的間距,但是在調節時,連接內機部件與外機部件的導線容易被拉扯,影響窗式空調器的可靠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技術在于提出一種窗式空調器,所述窗式空調器導線部件具有變形余量,在連接部件沿縱向伸縮的過程中,導線部件可以通過變形,使得其與內機部件的連接處、以及與外機部件的連接處均不易發生拉扯,從而提高窗式空調器的可靠性。
2、根據本技術的窗式空調器,包括:適于設在室內的內機部件和適于設在室外的外機部件,所述內機部件與所述外機部件沿縱向間隔設置且通過連接部件連接,所述連接部件沿縱向可伸縮,所述連接部件內形成容納腔,所述容納腔穿設有連接所述內機部件與所述外機部件的導線部件;所述連接部件在橫向上的兩側分別為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在所述連接部件呈現極限收縮狀態下,所述導線部件從所述內機部件起先沿著從所述第一側部向所述第二側部的方向延伸,回彎后再沿著從所述第二側部向所述第一側部的方向延伸至進入所述外機部件。
3、根據本技術的窗式空調器,連接部件可沿縱向伸縮,以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而且,導線部件具有變形余量,在連接部件沿縱向伸縮的過程中,導線部件可以通過變形,使得其與內機部件的連接處、以及與外機部件的連接處均不易發生拉扯,從而提高窗式空調器的可靠性。
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容納腔內設有沿豎向支撐所述容
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支撐塊為兩個且沿縱向間隔開,以在兩個所述支撐塊之間形成通過口,兩個所述支撐塊的連線將所述容納腔劃分為位于所述連線兩側的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位于所述連線的靠近所述第一側部的一側,所述第二子腔位于所述連線的靠近所述第二側部的一側;所述導線部件的兩個端部分別通過所述第一子腔延伸至所述內機部件和所述外機部件,在所述連接部件呈現極限收縮狀態下所述導線部件的局部經由所述通過口拱入所述第二子腔。
6、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所述支撐塊位于所述連接部件在橫向上的中央位置。
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內機部件包括對應所述第一子腔設置的第一卡扣,所述導線部件的第一端部被所述第一卡扣限位,所述外機部件包括對應所述第一子腔設置的第二卡扣,所述導線部件的第二端部被所述第二卡扣限位。
8、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所述支撐塊包括從所述內機部件到所述外機部件的方向依次間隔排列的第一支撐塊和第二支撐塊;其中,所述第一卡扣與所述第一支撐塊之間的橫向間距大于所述第一卡扣與所述內機部件的相應側壁之間的橫向間距;和/或,所述第二卡扣與所述第二支撐塊之間的橫向間距大于所述第二卡扣與所述外機部件的相應側壁之間的橫向間距。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部件包括第一套殼和第二套殼,所述第一套殼套設于所述第二套殼外,且相對所述第二套殼沿縱向可運動,以使所述連接部件沿縱向可伸縮,所述第一套殼和所述第二套殼中的一個與所述內機部件連接,另一個與所述外機部件連接,所述支撐塊設于所述第二套殼內且沿豎向支撐所述第二套殼的底板和頂板。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內機部件包括接線盒,所述接線盒的接線口朝向所述第一子腔的方向敞開,所述接線盒的接線口沿縱向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腔沿縱向的正投影范圍內,所述導線部件的第一端部的局部延伸至所述接線盒的接線口內。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內機部件包括設于所述接線盒的靠近所述第一子腔的一側的第一卡扣,所述導線部件的第一端部被所述第一卡扣限位。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外機部件包括電控盒,所述電控盒的橫向兩側壁面分別為對應所述第一子腔設置的第一側壁和對應所述第二子腔設置的第二側壁,所述電控盒的接線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側壁上,所述電控盒的接線口沿縱向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腔沿縱向的正投影范圍內,所述導線部件的第二端部的局部延伸至所述電控盒的接線口內。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外機部件包括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設于所述第一側壁的遠離所述第二側壁的一側的靠近所述第一子腔的一側,所述導線部件的第二端部被所述第二卡扣限位。
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控盒的接線口包括沿縱向間隔設置的多個子接線口,所述導線部件包括強電線、弱電線和電源線,所述強電線、所述弱電線和所述電源線分別延伸至不同的所述子接線口內。
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導線部件包括柔性外包件和包在所述柔性外包件內的強電線、弱電線和電源線中的至少兩者,所述柔性外包件為柔性套管或纏繞帶。
16、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所述內機部件與所述外機部件的全部電線均包在所述柔性外包件內。
17、在一些實施例中,窗式空調器還包括連接所述內機部件與所述外機部件的管路部件,所述管路部件穿設所述容納腔,所述管路部件位于所述柔性外包件外的遠離所述第二側部的一側。
18、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適于設在室內的內機部件和適于設在室外的外機部件,所述內機部件與所述外機部件沿縱向間隔設置且通過連接部件連接,所述連接部件沿縱向可伸縮,所述連接部件內形成容納腔,所述容納腔穿設有連接所述內機部件與所述外機部件的導線部件;所述連接部件在橫向上的兩側分別為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在所述連接部件呈現極限收縮狀態下,所述導線部件從所述內機部件起先沿著從所述第一側部向所述第二側部的方向延伸,回彎后再沿著從所述第二側部向所述第一側部的方向延伸至進入所述外機部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腔內設有沿豎向支撐所述容納腔的腔壁的支撐塊,所述支撐塊的朝向所述導線部件的拐角為圓角。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塊為兩個且沿縱向間隔開,以在兩個所述支撐塊之間形成通過口,兩個所述支撐塊的連線將所述容納腔劃分為位于所述連線兩側的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位于所述連線的靠近所述第一側部的一側,所述第二子腔位于所述連線的靠近所述第二側部的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調器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機部件包括對應所述第一子腔設置的第一卡扣,所述導線部件的第一端部被所述第一卡扣限位,所述外機部件包括對應所述第一子腔設置的第二卡扣,所述導線部件的第二端部被所述第二卡扣限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支撐塊包括從所述內機部件到所述外機部件的方向依次間隔排列的第一支撐塊和第二支撐塊;其中,所述第一卡扣與所述第一支撐塊之間的橫向間距大于所述第一卡扣與所述內機部件的相應側壁之間的橫向間距;和/或,所述第二卡扣與所述第二支撐塊之間的橫向間距大于所述第二卡扣與所述外機部件的相應側壁之間的橫向間距。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件包括第一套殼和第二套殼,所述第一套殼套設于所述第二套殼外,且相對所述第二套殼沿縱向可運動,以使所述連接部件沿縱向可伸縮,所述第一套殼和所述第二套殼中的一個與所述內機部件連接,另一個與所述外機部件連接,所述支撐塊設于所述第二套殼內且沿豎向支撐所述第二套殼的底板和頂板。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機部件包括接線盒,所述接線盒的接線口朝向所述第一子腔的方向敞開,所述接線盒的接線口沿縱向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腔沿縱向的正投影范圍內,所述導線部件的第一端部的局部延伸至所述接線盒的接線口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機部件包括設于所述接線盒的靠近所述第一子腔的一側的第一卡扣,所述導線部件的第一端部被所述第一卡扣限位。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機部件包括電控盒,所述電控盒的橫向兩側壁面分別為對應所述第一子腔設置的第一側壁和對應所述第二子腔設置的第二側壁,所述電控盒的接線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側壁上,所述電控盒的接線口沿縱向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腔沿縱向的正投影范圍內,所述導線部件的第二端部的局部延伸至所述電控盒的接線口內。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機部件包括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設于所述第一側壁的遠離所述第二側壁的一側的靠近所述第一子腔的一側,所述導線部件的第二端部被所述第二卡扣限位。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控盒的接線口包括沿縱向間隔設置的多個子接線口,所述導線部件包括強電線、弱電線和電源線,所述強電線、所述弱電線和所述電源線分別延伸至不同的所述子接線口內。
13.根據權利要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部件包括柔性外包件和包在所述柔性外包件內的強電線、弱電線和電源線中的至少兩者,所述柔性外包件為柔性套管或纏繞帶。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連接所述內機部件與所述外機部件的全部電線均包在所述柔性外包件內。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所述內機部件與所述外機部件的管路部件,所述管路部件穿設所述容納腔,所述管路部件位于所述柔性外包件外的遠離所述第二側部的一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適于設在室內的內機部件和適于設在室外的外機部件,所述內機部件與所述外機部件沿縱向間隔設置且通過連接部件連接,所述連接部件沿縱向可伸縮,所述連接部件內形成容納腔,所述容納腔穿設有連接所述內機部件與所述外機部件的導線部件;所述連接部件在橫向上的兩側分別為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在所述連接部件呈現極限收縮狀態下,所述導線部件從所述內機部件起先沿著從所述第一側部向所述第二側部的方向延伸,回彎后再沿著從所述第二側部向所述第一側部的方向延伸至進入所述外機部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腔內設有沿豎向支撐所述容納腔的腔壁的支撐塊,所述支撐塊的朝向所述導線部件的拐角為圓角。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塊為兩個且沿縱向間隔開,以在兩個所述支撐塊之間形成通過口,兩個所述支撐塊的連線將所述容納腔劃分為位于所述連線兩側的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位于所述連線的靠近所述第一側部的一側,所述第二子腔位于所述連線的靠近所述第二側部的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所述支撐塊位于所述連接部件在橫向上的中央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機部件包括對應所述第一子腔設置的第一卡扣,所述導線部件的第一端部被所述第一卡扣限位,所述外機部件包括對應所述第一子腔設置的第二卡扣,所述導線部件的第二端部被所述第二卡扣限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支撐塊包括從所述內機部件到所述外機部件的方向依次間隔排列的第一支撐塊和第二支撐塊;其中,所述第一卡扣與所述第一支撐塊之間的橫向間距大于所述第一卡扣與所述內機部件的相應側壁之間的橫向間距;和/或,所述第二卡扣與所述第二支撐塊之間的橫向間距大于所述第二卡扣與所述外機部件的相應側壁之間的橫向間距。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件包括第一套殼和第二套殼,所述第一套殼套設于所述第二套殼外,且相對所述第二套殼沿縱向可運動,以使所述連接部件沿縱向可伸縮,所述第一套殼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雷志盛,
申請(專利權)人:蕪湖美智空調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