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生態建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止病毒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防疫型建筑綠化場地。
技術介紹
1、公共衛生事件的突發性較強,涉及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水、環境、食品污染的風險較高,病原體隨土壤及地下水中的運動擴散過程中遷移,病毒能通過非飽和土壤遷移從污染源進人地下水,進而對飲用水造成污染,且可在蓄水層土壤孔隙中存活并遷移數百米。由于防疫建筑場地區域道路、廣場及綠化中一般帶有很多病原體,為防止雨水流經綠化場地滲透后污染地下土壤和地下水,采取被動收集處理的建筑構造技術是實現及時有效防范隱患的必要措施,以此降低環境成本和經濟成本,又能有效實現被動收集處理有利于場地綠色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止病毒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防疫型建筑綠化場地,以解決防疫型建筑的雨水攜帶病毒,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
2、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止病毒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防疫型建筑綠化場地,在建筑周邊綠化場地內設置多個集水池,綠化場地由下至上依次為素土層、第一防滲膜、第一陶粒層、第一無紡布、第一粗砂層、第一種植土層和草坪,第一陶粒層通過第一滲流管與集水池的相連,集水池通過排水管連接至消毒池。
3、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集水池底部設有沉淀區,排水管位于沉淀區上方。
4、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第一滲流管坡向集水池設置。
5、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排水管坡向消毒池設置。
6、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集水池頂部設有頂蓋,頂蓋上
7、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建筑周邊綠化場地內還設有多個樹池,樹池內由下至上依次填筑有第二防滲膜、第二陶粒層、第二無紡布、第二粗砂層和第二種植土層,第二陶粒層通過第二滲流管與集水池的相連。
8、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第二滲流管坡向集水池設置。
9、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樹池頂部設有雨水篦子。
10、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實現了防疫型建筑綠化場地內雨水被動收集處理再排放,雨水由第一種植土層、第二種植土層下滲,經過第一粗砂層、第二粗砂層吸附病毒,再經過第一無紡布、第二無紡布過濾雜質,然后雨水流入第一陶粒層、第二陶粒層,由第一滲流管、第二滲流管流入集水池,再由排水管送至消毒池,經過消毒處理后再排放,避免病毒隨雨水擴散傳播;本技術在第一陶粒層下方設置第一防滲膜、在第二陶粒層下方設置第二防滲膜,防止雨水進一步下滲進入素土層,避免病毒隨土壤擴散傳播。本技術結構簡單,成本經濟,有效防止了可能的病原體流經綠化場地滲透后污染地下土壤和地下水。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防止病毒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防疫型建筑綠化場地,其特征在于:在建筑周邊綠化場地內設置多個集水池(8),所述綠化場地由下至上依次為素土層(7)、第一防滲膜(6)、第一陶粒層(5)、第一無紡布(4)、第一粗砂層(3)、第一種植土層(2)和草坪(1),第一陶粒層(5)通過第一滲流管(9)與集水池(8)的相連,集水池(8)通過排水管(10)連接至消毒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止病毒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防疫型建筑綠化場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8)底部設有沉淀區(11),所述排水管(10)位于沉淀區(11)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止病毒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防疫型建筑綠化場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滲流管(9)坡向集水池(8)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防止病毒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防疫型建筑綠化場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0)坡向消毒池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防止病毒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防疫型建筑綠化場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8)頂部設有頂蓋(13),頂蓋(13)上開設有透水孔。
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防止病毒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防疫型建筑綠化場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滲流管(23)坡向集水池(8)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防止病毒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防疫型建筑綠化場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樹池(16)頂部設有雨水篦子(1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止病毒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防疫型建筑綠化場地,其特征在于:在建筑周邊綠化場地內設置多個集水池(8),所述綠化場地由下至上依次為素土層(7)、第一防滲膜(6)、第一陶粒層(5)、第一無紡布(4)、第一粗砂層(3)、第一種植土層(2)和草坪(1),第一陶粒層(5)通過第一滲流管(9)與集水池(8)的相連,集水池(8)通過排水管(10)連接至消毒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止病毒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防疫型建筑綠化場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8)底部設有沉淀區(11),所述排水管(10)位于沉淀區(11)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止病毒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防疫型建筑綠化場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滲流管(9)坡向集水池(8)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防止病毒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防疫型建筑綠化場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0)坡向消毒池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積凱,張尚哲,周德武,王文濤,金維祿,焦永明,萬晶晶,鮑湧,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