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更具體涉及一種抗開裂水泥混凝土路面組合結構。
技術介紹
1、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種高等級公路主要的路面結構形式之一,因其剛度大、穩定性好、承載能力強、耐磨損等優勢得到快速地發展。然而,在長期的運營過程中,由于交通荷載的增加,溫度濕度的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常出現開裂、錯臺、拱起、坑洞等各種病害問題。其中,最常見、最普遍的病害就是路面開裂破壞,直接影響著路面的美觀,甚至嚴重影響到道路的承載力和耐久性及使用性能。
2、申請號為cn202011314646.9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瀝青路面結構施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穩定基層鋪設;s2,鋪設連接結構;s3,鋪設瀝青下面層;s4,鋪設筋網;s5,鋪設瀝青上面層。該專利不足之處:連接結構與筋網兩者間是獨立的,未形成整體網絡結構,易造成水泥混凝土面層底板容易出現脫空的現象,導致功能層與面層之間的連接強度不夠,造成路面開裂。
3、同時,在行車荷載和溫度變化下基層上不可避免地產生應力集中,萌生裂紋,隨著行車荷載和溫度變化的重復作用,裂紋擴展貫通至面層,形成反射裂縫。反射裂縫作為水泥混凝土路面開裂最常見表現形式之一,嚴重降低了路面服務質量。
4、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抗開裂水泥混凝土路面組合結構,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抗開裂水泥混凝土路面組合結構,其采用鋼筋骨架連接改性瀝青砂功能層與水泥混凝土面層,提高路面結構層的連續性和連接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抗開裂水泥混凝土路面組合結構,包括級配碎石底基層,所述級配碎石底基層上方鋪設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所述水泥穩定碎石基層上鋪設改性瀝青砂功能層,所述改性瀝青砂功能層上方鋪設水泥混凝土面層,所述水泥混凝土面層和改性瀝青砂功能層內設置鋼筋骨架;
3、所述鋼筋骨架包括第一層鋼筋網、u型卡、射釘、豎向鋼筋網和第二層鋼筋網,所述第一層鋼筋網位于改性瀝青砂功能層內,所述第二層鋼筋網位于水泥混凝土面層內,且所述第一層鋼筋網和第二層鋼筋網之間通過豎向鋼筋網連接。
4、優選地,所述第一層鋼筋網與豎向鋼筋網之間通過u型卡實現位置約束,所述u型卡上開設有用于射釘連接的嵌合孔,所述射釘穿過嵌合孔與改性瀝青砂功能層連接,所述豎向鋼筋網與第二層鋼筋網焊接固定連接。
5、優選地,所述第一層鋼筋網和第二層鋼筋網的網孔均為方形孔,鋼筋間距為150~200mm;所述豎向鋼筋網等間距布置,且所述豎向鋼筋網的連接點分別位于第一層鋼筋網和第二層鋼筋網的網格交接處。
6、優選地,所述第二層鋼筋網布置在水泥混凝土面層靠近改性瀝青砂功能層一側水泥混凝土面層內1/3~1/2厚度間;第一層鋼筋網布置在改性瀝青砂功能層的表面層。
7、優選地,所述豎向鋼筋網的網孔為三角形孔。
8、優選地,所述鋼筋的直徑為6mm-10mm。
9、優選地,所述射釘包括釘帽,所述釘帽的一側固定有釘身,所述釘身上活動設有墊片,所述釘帽與墊片之間連接設有多個彈性卡圈,所述多個彈性卡圈呈圓周陣列均勻的分布在釘帽與墊片之間。
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具有以下優點:
11、1、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鋼筋骨架,尤其設置了一種豎向鋼筋網,提高了改性瀝青砂功能層與水泥混凝土面層的連接強度,使路面結構層連接成一個整體,能有效地分散行車荷載和沖擊力,進而達到抵抗開裂的目的。
12、2、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連續、等間距布置的豎向鋼筋網,保證水泥混凝土面層內部連續性、密實性,增強了水泥混凝土面層裂縫處的結構強度,避免反射裂縫的持續擴展,保證了路面的服務質量。
13、3、本專利技術采用u型卡和射釘來連接第一層鋼筋網與豎向鋼筋網,其中多個彈性卡圈與豎向鋼筋網之間的相互配合,提高了鋼筋骨架與混凝土間的握裹力,增強了水泥混凝土面層的整體結構強度,進一步的提高其抗開裂的效果。
14、4、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豎向鋼筋網、第二層鋼筋網,可以抵抗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產生的應力,減少混凝土因溫度和收縮引起的裂縫。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抗開裂水泥混凝土路面組合結構,包括級配碎石底基層(1),所述級配碎石底基層(1)上方鋪設水泥穩定碎石基層(2),所述水泥穩定碎石基層(2)上鋪設改性瀝青砂功能層(3),所述改性瀝青砂功能層(3)上方鋪設水泥混凝土面層(4),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混凝土面層(4)和改性瀝青砂功能層(3)內設置鋼筋骨架(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抗開裂水泥混凝土路面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層鋼筋網(53)與豎向鋼筋網(52)之間通過U型卡(54)實現位置約束,所述U型卡(54)上開設有用于射釘(55)連接的嵌合孔,所述射釘(55)穿過嵌合孔與改性瀝青砂功能層(3)連接,所述豎向鋼筋網(52)與第二層鋼筋網(51)焊接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抗開裂水泥混凝土路面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層鋼筋網(53)和第二層鋼筋網(51)的網孔均為方形孔,鋼筋間距為150~20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抗開裂水泥混凝土路面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二層鋼筋網(51)設置在水泥混凝土面層(4)靠近改性瀝青砂功能層(3)一側水泥混凝土面層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抗開裂水泥混凝土路面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鋼筋網(52)的網孔為三角形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抗開裂水泥混凝土路面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的直徑為6mm-10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抗開裂水泥混凝土路面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釘(55)包括釘帽(551),所述釘帽(551)的一側固定有釘身(554),所述釘身(554)上活動設有墊片(553),所述釘帽(551)與墊片(553)之間連接設有多個彈性卡圈(552),所述多個彈性卡圈(552)呈圓周陣列均勻的分布在釘帽(551)與墊片(553)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抗開裂水泥混凝土路面組合結構,包括級配碎石底基層(1),所述級配碎石底基層(1)上方鋪設水泥穩定碎石基層(2),所述水泥穩定碎石基層(2)上鋪設改性瀝青砂功能層(3),所述改性瀝青砂功能層(3)上方鋪設水泥混凝土面層(4),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混凝土面層(4)和改性瀝青砂功能層(3)內設置鋼筋骨架(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抗開裂水泥混凝土路面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層鋼筋網(53)與豎向鋼筋網(52)之間通過u型卡(54)實現位置約束,所述u型卡(54)上開設有用于射釘(55)連接的嵌合孔,所述射釘(55)穿過嵌合孔與改性瀝青砂功能層(3)連接,所述豎向鋼筋網(52)與第二層鋼筋網(51)焊接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抗開裂水泥混凝土路面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層鋼筋網(53)和第二層鋼筋網(51)的網孔均為方形孔,鋼筋間距為150~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永強,劉書棟,崔向月,李東明,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路達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