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污水處理,具體為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
技術介紹
1、淡水養殖業作為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范圍內對食品供應和經濟發展起著關鍵作用,然而,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淡水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污水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養殖污水主要來源于魚類的排泄物、殘余飼料以及養殖過程中使用的化學物質,含有高濃度的有機物、氨氮、磷、懸浮物以及病原體等污染物。
2、如果不經過有效處理直接排放,這些污水會對周邊水體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破壞水生生態系統平衡,甚至引發水體黑臭和生物多樣性下降等問題,此外,隨著全球淡水資源的日益緊缺,如何高效利用和循環使用有限的水資源成為淡水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挑戰。
3、傳統的污水處理方法,如物理沉淀、生物處理和化學處理,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凈化污水,但存在處理效率低、運行成本高和二次污染等問題,難以滿足現代淡水養殖業對污水處理和回用的需求,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2、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解決了現有處理方式中存在處理效率低、運行成本高和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問題。
3、(二)技術方案
4、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上固定連
5、所述篩分結構包括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前后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靠后側第二分隔板的后側壁和箱體的后內側壁中心處,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上端面中西靠兩側處分別固定連接有彈簧,靠近所述第一分隔板一側箱體的一內側壁中心靠后側處設置有格柵,所述格柵的前后兩側壁中心靠一側邊緣處分別固定連接有連接桿,兩個所述連接桿的側壁上分別套設有扭簧,兩個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分別轉動連接在靠后側第二分隔板的后側壁和箱體的后內側壁上,兩個所述扭簧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格柵的兩側壁和靠后側第二分隔板的后側壁與箱體的后內側壁上,位于所述格柵下端第一分隔板的一側壁中心靠上端處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上固定連接有轉動盤,所述轉動盤的側壁上圓周陣列有多個敲擊錘,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另一側箱體的內部設置有污泥干化機,靠近所述污泥干化機一側箱體的一內側壁上設置有活動門,所述箱體的前側壁中心靠上端對角處設置有排氣管,所述排氣管的前端貫穿箱體的后側壁并通至內部;
6、所述頂板的上端面中心靠一側邊緣處設置有投放結構,位于所述頂板下端箱體內部兩個第二分隔板中間設置有過濾結構,靠前側所述第二分隔板前側與箱體的前內側壁之間設置有凈化結構。
7、優選的,所述投放結構包括存放箱,所述存放箱的下端固定連接在頂板的上端面上,所述存放箱的上端面中心靠后側處設置有投放口,所述存放箱的內部設置有傾斜板,所述傾斜板的側壁固定連接在存放箱的兩內側壁中心靠下端處,所述存放箱的下內壁中心處固定連接有電動伸縮裝置,所述電動伸縮裝置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擋塊,所述傾斜板的上端面中心靠前側邊緣處和存放箱的下內壁中心靠前側邊緣處分別設置有投放孔,兩個所述投放孔的位置上下對應,所述存放箱下內壁上的投放孔的下端還貫穿頂板的上端面并通至箱體的內部。
8、優選的,所述過濾結構包括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一端貫穿箱體的一側壁并通至箱體的內部,且側壁上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過濾層、第二過濾層、第三過濾層和第四過濾層,所述第一過濾層設置在第二過濾層的上端,所述第二過濾層設置在第三過濾層的上端,所述第三過濾層設置在第四過濾層的上端,位于所述第四過濾層下端箱體的內部設置有橫板,所述橫板的前后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兩個第二分隔板的側壁上,位于所述橫板下端箱體的下內壁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貫穿橫板的下端面并通至上端,且端部固定連接有攪拌葉片,所述箱體的一側壁中心靠下端處貫穿設置有第一排放管道。
9、優選的,所述凈化結構包括吸附板,位于所述吸附板下端箱體的前內側壁和靠前側第二分隔板的前側壁上分別固定連接有限制板,所述吸附板的下端兩側分別放置在兩個限制板的上端,位于所述吸附板上端箱體的前內側壁、兩內側壁和靠前側第二分隔板的前側壁上分別固定連接有紫外線殺菌燈,所述箱體的一側壁中心靠前側下端對角處貫穿設置有第二排放管道。
10、優選的,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中心靠四個對角處分別固定連接有自鎖式萬向輪,所述底板的前側壁上固定連接有把手。
11、優選的,所述過濾結構與凈化結構和篩分結構之間分別通過第一輸送泵和第二輸送泵貫穿連接,所述第一輸送泵的輸入和輸出端分別貫穿頂板的上端面并分別通至過濾結構和凈化結構的內部,所述第二輸送泵的輸出和輸入端分別貫穿頂板的上端面并分別通至過濾結構和篩分結構的內部。
12、優選的,所述頂板的上端面中心靠后側對角處貫穿設置有進水管,所述頂板的上端面中心靠四個對角處分別固定連接有吊環,位于所述過濾結構和凈化結構上端頂板的上端面中心處分別設置有觀察窗口。
13、優選的,所述箱體的一側壁中心靠前側對角處設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箱體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加強筋。
14、(三)有益效果
15、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篩分結構,使用時,通過將待處理的污水順著進水管傳送至箱體的內部,首先通過格柵對污水進行初步過濾處理,隨后通過第一電機、轉動盤和多個敲擊錘進行轉動敲擊配合,將格柵上附著的污垢進行振動抖落,同時在兩個扭簧和兩個彈簧的配合下使得格柵在被敲擊的過程中角度會發生變化,從而能更便于污垢抖落,抖落后的污垢統一收集在污泥干化機的內部,對其進行干燥處理,干燥完成后通過將活動門打開后可對內部的污泥進行清理處理。
17、2、本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投放結構,使用時通過將厭氧微生物投放在存放箱的內部,隨后通過在傾斜板的傾斜作用下,厭氧微生物統一集中在存放箱內部的一側,通過控制電動伸縮裝置帶動擋塊進行前后伸縮,從而調節兩個投放孔的開啟與關閉,可實現自動投放,方便人工操作。
18、3、本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過濾結構,使用時通過第二輸送泵將過濾后的污水傳送進過濾結構的位置,通過在內部投放厭氧微生物和第二電機與攪拌葉片的轉動配合下對內部的污水進行攪拌處理,隨后通過第一過濾層、第二過濾層、第三過濾層和第四過濾層的配合下對其進行層層過濾和處理,能夠最大程度去除內部的懸浮物、細菌和有機物,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可通過將連接板從箱體的內部抽出,對內部進行清理處理。
19、4、本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凈化結構,使用時通過第一輸送泵將過濾后的污水傳送至凈化結構的位置,在吸附板的作用下對內部的有害物質再次進行吸附處理,同時配合紫外線殺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端面上固定連接有箱體(1),所述箱體(1)的上端面上設置有頂板(5),所述箱體(1)的內部等距設置有兩個第二分隔板(13),所述箱體(1)的內部靠后側處設置有篩分結構(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結構(10)包括存放箱(1001),所述存放箱(1001)的下端固定連接在頂板(5)的上端面上,所述存放箱(1001)的上端面中心靠后側處設置有投放口(1006),所述存放箱(1001)的內部設置有傾斜板(1002),所述傾斜板(1002)的側壁固定連接在存放箱(1001)的兩內側壁中心靠下端處,所述存放箱(1001)的下內壁中心處固定連接有電動伸縮裝置(1003),所述電動伸縮裝置(1003)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擋塊(1005),所述傾斜板(1002)的上端面中心靠前側邊緣處和存放箱(1001)的下內壁中心靠前側邊緣處分別設置有投放孔(1004),兩個所述投放孔(1004)的位置上下對應,所述存放箱(1001)下內壁上的投放孔(1004)的下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結構(14)包括連接板(1402),所述連接板(1402)的一端貫穿箱體(1)的一側壁并通至箱體(1)的內部,且側壁上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過濾層(1403)、第二過濾層(1404)、第三過濾層(1405)和第四過濾層(1406),所述第一過濾層(1403)設置在第二過濾層(1404)的上端,所述第二過濾層(1404)設置在第三過濾層(1405)的上端,所述第三過濾層(1405)設置在第四過濾層(1406)的上端,位于所述第四過濾層(1406)下端箱體(1)的內部設置有橫板(1409),所述橫板(1409)的前后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兩個第二分隔板(13)的側壁上,位于所述橫板(1409)下端箱體(1)的下內壁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1408),所述第二電機(1408)的輸出端貫穿橫板(1409)的下端面并通至上端,且端部固定連接有攪拌葉片(1407),所述箱體(1)的一側壁中心靠下端處貫穿設置有第一排放管道(140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凈化結構(15)包括吸附板(1503),位于所述吸附板(1503)下端箱體(1)的前內側壁和靠前側第二分隔板(13)的前側壁上分別固定連接有限制板(1504),所述吸附板(1503)的下端兩側分別放置在兩個限制板(1504)的上端,位于所述吸附板(1503)上端箱體(1)的前內側壁、兩內側壁和靠前側第二分隔板(13)的前側壁上分別固定連接有紫外線殺菌燈(1501),所述箱體(1)的一側壁中心靠前側下端對角處貫穿設置有第二排放管道(150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下端面中心靠四個對角處分別固定連接有自鎖式萬向輪(16),所述底板(2)的前側壁上固定連接有把手(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結構(14)與凈化結構(15)和篩分結構(3)之間分別通過第一輸送泵(7)和第二輸送泵(11)貫穿連接,所述第一輸送泵(7)的輸入和輸出端分別貫穿頂板(5)的上端面并分別通至過濾結構(14)和凈化結構(15)的內部,所述第二輸送泵(11)的輸出和輸入端分別貫穿頂板(5)的上端面并分別通至過濾結構(14)和篩分結構(3)的內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5)的上端面中心靠后側對角處貫穿設置有進水管(301),所述頂板(5)的上端面中心靠四個對角處分別固定連接有吊環(4),位于所述過濾結構(14)和凈化結構(15)上端頂板(5)的上端面中心處分別設置有觀察窗口(6)。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的一側壁中心靠前側對角處設置有控制面板(9),所述箱體(1)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加強筋(1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端面上固定連接有箱體(1),所述箱體(1)的上端面上設置有頂板(5),所述箱體(1)的內部等距設置有兩個第二分隔板(13),所述箱體(1)的內部靠后側處設置有篩分結構(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結構(10)包括存放箱(1001),所述存放箱(1001)的下端固定連接在頂板(5)的上端面上,所述存放箱(1001)的上端面中心靠后側處設置有投放口(1006),所述存放箱(1001)的內部設置有傾斜板(1002),所述傾斜板(1002)的側壁固定連接在存放箱(1001)的兩內側壁中心靠下端處,所述存放箱(1001)的下內壁中心處固定連接有電動伸縮裝置(1003),所述電動伸縮裝置(1003)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擋塊(1005),所述傾斜板(1002)的上端面中心靠前側邊緣處和存放箱(1001)的下內壁中心靠前側邊緣處分別設置有投放孔(1004),兩個所述投放孔(1004)的位置上下對應,所述存放箱(1001)下內壁上的投放孔(1004)的下端還貫穿頂板(5)的上端面并通至箱體(1)的內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淡水養殖污水處理回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結構(14)包括連接板(1402),所述連接板(1402)的一端貫穿箱體(1)的一側壁并通至箱體(1)的內部,且側壁上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過濾層(1403)、第二過濾層(1404)、第三過濾層(1405)和第四過濾層(1406),所述第一過濾層(1403)設置在第二過濾層(1404)的上端,所述第二過濾層(1404)設置在第三過濾層(1405)的上端,所述第三過濾層(1405)設置在第四過濾層(1406)的上端,位于所述第四過濾層(1406)下端箱體(1)的內部設置有橫板(1409),所述橫板(1409)的前后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兩個第二分隔板(13)的側壁上,位于所述橫板(1409)下端箱體(1)的下內壁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1408),所述第二電機(140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美華,劉健,紀雪梅,薛霞,安曉潔,徐文瑾,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