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紡織,尤其是涉及一種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
技術介紹
1、捻線管紗加捻完成后,在布廠織造過程中,由于噴氣式織布機速度快,效率高,管紗退解至內層時,會出現紗線滑動,造成斷紗破絲,影響織造品質,特別是對細紗,超細紗管紗內層張力較小,更容易造成滑動。因此,亟待研發一種有效的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以滿足紡織工業日益增長的高質量生產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能夠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2、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在管紗卷繞設備上設置張力控制系統,所述張力控制系統包括張力傳感器、控制器以及執行機構,在管紗的內層紗線纏繞階段,張力傳感器實時監測紗線張力,將信號傳輸給控制器,控制器依據預設張力值驅動執行機構對紗線施加預定張力,使內層紗線緊密且均勻地纏繞在管紗管上。
3、優選地,所述執行機構為變頻電機驅動的導紗羅拉,當張力傳感器檢測到紗線張力偏離預定值時,所述控制器驅動變頻電機調整導紗羅拉的轉速,進而精確調節紗線張力,轉速調節精度達到±5轉/分鐘。
4、優選地,在管紗卷繞過程中,采用階梯式增速卷繞模式,即在內層紗線開始纏繞后的初始階段,以較低的基礎卷繞速度運行,每纏繞預定層數后,將卷繞速度按照預設的梯度值逐步增加,使內層紗線逐層緊密貼合,所述基礎卷繞速度為正常卷繞速度的20%-40%,正常卷繞速度為1000-1500轉/分鐘,所述預設的梯度值為30-80轉/分鐘,每
5、優選地,在管紗內層紗線纏繞起始階段,先以超低速卷繞1-2層紗線作為緩沖基礎層,所述緩沖基礎層的卷繞速度為正常卷繞速度的10%-20%(不包括20%),且在該層紗線纏繞過程中,向紗線噴灑微量的預固定粘附劑,所述預固定粘附劑為低粘度聚乙烯醇溶液,其噴灑量為每米紗線0.05-0.1毫升。
6、優選地,在管紗內層紗線纏繞過程中,向紗線噴灑適量的主粘附劑,所述主粘附劑為可固化的丙烯酸酯乳液,其噴灑量為每米紗線0.2-0.4毫升,噴灑后主粘附劑在紗線表面形成一層具有一定彈性的固化薄膜,增強紗線間的摩擦力,防止內層滑動,且固化薄膜在后續退解過程中受紗線張力作用能適度延展,不影響紗線正常退解。
7、優選地,管紗的內層紗線采用交替捻向的特殊排列方式,相鄰兩層紗線捻向相反,并且每隔4-6層紗線進行一次捻向循環,通過紗線自身的捻度相互制約,減少內層滑動趨勢。
8、優選地,在管紗卷繞完成后,對管紗進行分段式溫控加熱處理,將管紗分為上下兩段,先對下段管紗加熱至35-45℃,保持8-12分鐘,再對上段管紗加熱至45-55℃,保持10-15分鐘,使內層紗線進一步定型,鞏固纏繞結構,加熱過程中管紗勻速旋轉,旋轉速度為10-20轉/分鐘。
9、優選地,所述管紗管的表面經等離子處理形成微納復合結構,包括微凸起紋理和納米級的粗糙表面,所述微凸起紋理的高度為0.03-0.08毫米,間距為0.4-0.8毫米,納米級的粗糙表面粗糙度ra為0.01-0.03微米,以增加紗線與管紗管之間的摩擦力,防止內層滑動。
10、優選地,退解裝置上配備動態摩擦補償機構,該機構包括壓力傳感器和電磁調節裝置,壓力傳感器實時監測紗線與導紗部件之間的摩擦力,當摩擦力低于預設閾值時,電磁調節裝置自動施加微壓力,使摩擦力穩定在合適范圍,所述預設閾值根據紗線品種和退解速度預先設定。
11、優選地,管紗卷繞車間的環境濕度控制在40%-60%,溫度控制在20-25℃,為管紗卷繞和紗線固化提供穩定的環境條件,減少環境因素對紗線性能和管紗結構的影響,進一步防止內層滑動。
12、有益效果:
13、本專利技術通過張力控制系統,精確調控內層紗線張力,保證紗線均勻緊密纏繞,有效避免因張力不均導致的內層滑動,提高管紗成型質量,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管紗退解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保障紡織生產的高效、優質進行。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紗卷繞設備上設置張力控制系統,所述張力控制系統包括張力傳感器、控制器以及執行機構,在管紗的內層紗線纏繞階段,張力傳感器實時監測紗線張力,將信號傳輸給控制器,控制器依據預設張力值驅動執行機構對紗線施加預定張力,使內層紗線緊密且均勻地纏繞在管紗管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執行機構為變頻電機驅動的導紗羅拉,當張力傳感器檢測到紗線張力偏離預定值時,所述控制器驅動變頻電機調整導紗羅拉的轉速,進而精確調節紗線張力。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紗卷繞過程中,采用階梯式增速卷繞模式,即在內層紗線開始纏繞后的初始階段,以較低的基礎卷繞速度運行,每纏繞預定層數后,將卷繞速度按照預設的梯度值逐步增加,使內層紗線逐層緊密貼合,所述基礎卷繞速度為正常卷繞速度的20%-40%,所述預設的梯度值為30-80轉/分鐘,每纏繞3-5層增速一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紗內層紗線纏繞起始階段,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紗內層紗線纏繞過程中,向紗線噴灑適量的主粘附劑,所述主粘附劑為可固化的丙烯酸酯乳液,其噴灑量為每米紗線0.2-0.4毫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管紗的內層紗線采用交替捻向的特殊排列方式,相鄰兩層紗線捻向相反,并且每隔4-6層紗線進行一次捻向循環,通過紗線自身的捻度相互制約,減少內層滑動趨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紗卷繞完成后,對管紗進行分段式溫控加熱處理,將管紗分為上下兩段,先對下段管紗加熱至35-45℃,保持8-12分鐘,再對上段管紗加熱至45-55℃,保持10-15分鐘,使內層紗線進一步定型,鞏固纏繞結構,加熱過程中管紗勻速旋轉,旋轉速度為10-20轉/分鐘。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紗管的表面經等離子處理形成微納復合結構,包括微凸起紋理和納米級的粗糙表面,所述微凸起紋理的高度為0.03-0.08毫米,間距為0.4-0.8毫米,納米級的粗糙表面粗糙度Ra為0.01-0.03微米。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退解裝置上配備動態摩擦補償機構,該機構包括壓力傳感器和電磁調節裝置,壓力傳感器實時監測紗線與導紗部件之間的摩擦力。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管紗卷繞車間的環境濕度控制在40%-60%,溫度控制在20-2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紗卷繞設備上設置張力控制系統,所述張力控制系統包括張力傳感器、控制器以及執行機構,在管紗的內層紗線纏繞階段,張力傳感器實時監測紗線張力,將信號傳輸給控制器,控制器依據預設張力值驅動執行機構對紗線施加預定張力,使內層紗線緊密且均勻地纏繞在管紗管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執行機構為變頻電機驅動的導紗羅拉,當張力傳感器檢測到紗線張力偏離預定值時,所述控制器驅動變頻電機調整導紗羅拉的轉速,進而精確調節紗線張力。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紗卷繞過程中,采用階梯式增速卷繞模式,即在內層紗線開始纏繞后的初始階段,以較低的基礎卷繞速度運行,每纏繞預定層數后,將卷繞速度按照預設的梯度值逐步增加,使內層紗線逐層緊密貼合,所述基礎卷繞速度為正常卷繞速度的20%-40%,所述預設的梯度值為30-80轉/分鐘,每纏繞3-5層增速一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紗內層紗線纏繞起始階段,先以超低速卷繞1-2層紗線作為緩沖基礎層,所述緩沖基礎層的卷繞速度為正常卷繞速度的10%-20%,且在該層紗線纏繞過程中,向紗線噴灑微量的預固定粘附劑,所述預固定粘附劑為低粘度聚乙烯醇溶液,其噴灑量為每米紗線0.05-0.1毫升。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管紗退解內層滑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紗...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永偉,宋占海,吳瑞欣,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光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