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海水取水明渠,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攔污清污系統。
技術介紹
1、海水取水明渠是火力發電廠、核電站等大型能源設施中用于穩定獲取冷卻海水的重要工程設施。其核心功能是為發電機組提供持續、足量的冷卻水,同時降低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直接沖擊。
2、海水取水明渠中需要設置攔污網,攔污網通過物理攔截手段,防止海洋中的各類雜物、生物或懸浮物進入取水系統,從而保障后續設備安全運行、維持取水效率并減少生態影響。攔污網攔截的污物累積到一定程度后,通過人工乘船對攔污網攔截的污物進行清理。
3、當遇到海生物/污物爆發時,人工清理方式,存在清理不及時的情況。一旦清理不及時造成攔污網堵塞,可能造成電廠冷源事故。而且遇到惡劣天氣時,人工清理難度大,并且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4、因此,如何解決人工清理帶來的清理不及時以及惡劣天氣時存在的安全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攔污清污系統,以解決人工清理帶來的清理不及時以及惡劣天氣時存在的安全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本申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攔污清污系統,用于取水明渠,所述取水明渠的至少一側設置有與所述取水明渠連通的渠內污物收集池;
4、所述攔污清污系統包括:
5、攔污網裝置,所述攔污網裝置為環形結構,且布置在與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對應的位置,并攔截在所述取水明渠內;
6、攔污網驅動
7、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攔污網裝置包括拼接模塊和攔污網模塊;
8、所述拼接模塊和所述攔污網模塊均為多個,且依次拼接為環形;
9、所述拼接模塊上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一連接部,所述攔污網模塊上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連接,每個所述拼接模塊的兩側均連接有所述攔污網模塊。
10、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拼接模塊上設置有攔污板,所述攔污板伸向環形結構的所述攔污網裝置的外側。
11、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攔污板為沿所述拼接模塊的延伸方向間隔布置的多個。
12、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攔污網驅動系統包括:
13、電動驅動柱,用于輸出扭矩,所述電動驅動柱的外周面上間隔設置有傳動齒,所述拼接模塊上設置有與所述傳動齒傳動連接的傳動孔;
14、反沖洗噴嘴,用于向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的方向噴射介質流。
15、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攔污網驅動系統為兩個,且分別與攔污網裝置的兩端傳動連接,至少其中一端的所述電動驅動柱連接有驅動裝置。
16、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還包括內部污物處理系統和外部污物識別處置池;
17、所述內部污物處理系統包括傳送帶系統,所述傳送帶系統布置于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內,所述傳送帶系統的輸送方向為由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至所述外部污物識別處置池的方向,以將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內的污物輸送至所述外部污物識別處置池。
18、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傳送帶系統包括傳送帶以及驅動所述傳送帶運行的傳動帶驅動裝置,沿輸送方向上,所述傳送帶的高度逐漸升高。
19、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傳送帶上懸掛有污物捕撈網兜,所述污物捕撈網兜用于收集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內的污物。
20、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內部污物處理系統還包括防逃逸擋板,所述防逃逸擋板設置于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的入口處,所述防逃逸擋板用于阻擋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內的污物回流所述取水明渠。
21、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防逃逸擋板通過彈性復位件連接于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的內壁上;
22、所述彈性復位件處于復位狀態時,所述防逃逸擋板指向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心線。
23、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攔污網驅動系統設置于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的入口處。
24、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攔污清污系統還包括:
25、水下攝像機,用于拍攝所述攔污網裝置所在的區域;
26、圖像識別處理系統,用于接收所述水下攝像機拍攝的圖像,并計算得到攔污網堵塞程度和過水流量,當所述過水流量低于預設流量或所述攔污網堵塞程度超過預設堵塞程度時,向所述攔污網驅動系統發送啟動信號,當所述過水流量高于預設流量或所述攔污網堵塞程度低于預設堵塞程度時,向所述攔污網驅動系統發送關停信號。
27、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預設流量為設計流量的60%-80%,所述預設堵塞程度為15%-25%。
28、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取水明渠的防波堤頂部具有延伸至渠內污物收集池內的檢修通道。
29、本申請提供的攔污清污系統,在取水明渠內布置有環形結構的攔污網裝置,該攔污網裝置用于對流經取水明渠的水進行過濾,使得水中污物被攔截在攔污網裝置的一側,不會隨水流向下游流入取水系統。攔污網驅動系統驅動攔污網裝置做循環運動,使得攔污網裝置的迎水側部分攔截的污物,逐漸的被輸送至渠內污物收集池內。迎水側部分在經過渠內污物收集池后,轉向攔污網裝置的背水側;而攔污網裝置的背水側部分則轉向攔污網裝置的迎水側繼續攔截污物。本申請通過驅動攔污網裝置運動,能夠實現取水明渠內污物的自動攔截和清理,提高取水安全保障程度。由于本申請可實現取水明渠內污物的自動攔截和清理,無需人員在取水明渠內操作,避免發生水上人員事故,而且工作效率更高。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用于取水明渠(100),所述取水明渠(100)的至少一側設置有與所述取水明渠(100)連通的渠內污物收集池(11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攔污網裝置(220)包括拼接模塊(222)和攔污網模塊(221);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模塊(222)上設置有攔污板(2222),所述攔污板(2222)伸向環形結構的所述攔污網裝置(220)的外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攔污板(2222)為沿所述拼接模塊(222)的延伸方向間隔布置的多個。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攔污網驅動系統(230)包括: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攔污網驅動系統(230)為兩個,且分別與攔污網裝置(220)的兩端傳動連接,至少其中一端的所述電動驅動柱(231)連接有驅動裝置。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內部污物處理系統(240)和外部污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帶系統包括傳送帶(244)以及驅動所述傳送帶(244)運行的傳動帶驅動裝置(241),沿輸送方向上,所述傳送帶(244)的高度逐漸升高。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帶(244)上懸掛有污物捕撈網兜(243),所述污物捕撈網兜(243)用于收集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110)內的污物。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污物處理系統(240)還包括防逃逸擋板(242),所述防逃逸擋板(242)設置于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110)的入口處,所述防逃逸擋板(242)用于阻擋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110)內的污物回流所述取水明渠(100)。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逸擋板(242)通過彈性復位件(245)連接于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110)的內壁上;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攔污網驅動系統(230)設置于所述渠內污物收集池(110)的入口處。
13.如權利要求1-12任一項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流量為設計流量的60%-80%,所述預設堵塞程度為15%-25%。
15.如權利要求1-12任一項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明渠(100)的防波堤頂部具有延伸至渠內污物收集池(110)內的檢修通道(12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用于取水明渠(100),所述取水明渠(100)的至少一側設置有與所述取水明渠(100)連通的渠內污物收集池(11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攔污網裝置(220)包括拼接模塊(222)和攔污網模塊(221);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模塊(222)上設置有攔污板(2222),所述攔污板(2222)伸向環形結構的所述攔污網裝置(220)的外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攔污板(2222)為沿所述拼接模塊(222)的延伸方向間隔布置的多個。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攔污網驅動系統(230)包括: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攔污網驅動系統(230)為兩個,且分別與攔污網裝置(220)的兩端傳動連接,至少其中一端的所述電動驅動柱(231)連接有驅動裝置。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內部污物處理系統(240)和外部污物識別處置池(250);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攔污清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帶系統包括傳送帶(244)以及驅動所述傳送帶(244)運行的傳動帶驅動裝置(241),沿輸送方向上,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雷,劉柱,胡繼華,李林,王哲,王志君,王江維,潘明浩,郝俊嬌,張珊琦,沈昊洋,裴亞嬌,
申請(專利權)人: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