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說明書涉及油藏開發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申請涉及一種邊水防控方法。
技術介紹
1、sagd(steam-assisted?gravity?drainage,整齊輔助重力泄油)是一種用于采油的熱采技術,主要用于重質油砂和油頁巖開采。sagd是一種表面采油技術,通常用于油砂和油頁巖開采,該技術適用于油層厚度大、油藏含油率高、油層中沒有隔夾的稠油或超稠油開發中。
2、邊水通常指的是地下儲層中的水。當進行石油勘探和開采時,石油和天然氣通常位于地下,而與之混合的水通常被稱為邊水。在油氣開發過程中的需要對邊水進行有效防控,解決蒸汽腔擴展過程中向邊部突進,但現有的方式中邊水控制能力有限極易造成邊水入侵,進而影響油氣產量和生產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1、在
技術實現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簡化形式的概念,這將在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中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申請的
技術實現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著要試圖限定出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和必要技術特征,更不意味著試圖確定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2、第一方面,本申請提出一種邊水防控方法,包括:
3、控制目標油藏的邊部壓力與地層壓力值的差值在預設差值范圍內;
4、將上述目標油藏的自產超稠油進行加熱和分散操作,以使上述自產超稠油的粘度降低至預設粘度;
5、將降低粘度后的上述自產稠油注入至邊部控水區域,以使注入保護層至預設厚度;
6、向上述保護層注入聯合站自產污水;
7、向上述保護層注入
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目標油藏至少包括第一排注入井、第二排注入井和第三排注入井,上述第一排注入井、上述第二排注入井和上述第三排注入井與邊部的距離逐漸增加。
9、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控制目標油藏的邊部壓力與地層壓力值的差值在預設差值范圍內,包括:
10、提高上述第二排注入井和上述第三排注入井的注汽強度以控制目標油藏的邊部壓力與地層壓力值的差值在預設差值范圍內。
1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將上述目標油藏的自產超稠油進行加熱和分散操作,包括:
12、將上述目標油藏的自產超稠油加熱至預設溫度;
13、向加熱到上述預設溫度的自產超稠油中加入降粘分散劑并進行分散攪拌操作,其中,上述降粘分散劑為醚類化合物、磺酸鹽和表面活性劑的混合物。
14、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將降低粘度后的上述自產稠油注入至邊部控水區域,包括:
15、通過上述第一排注入井將上述降低粘度后的上述自產稠油注入至邊部控水區域。
1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通過上述第一排注入井將上述降低粘度后的上述自產稠油注入至邊部控水區域,包括:
17、基于間隙泵注方式通過第一排注入井將上述降低粘度后的上述自產稠油注入至邊部控水區域。
1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二排注入井包括第二排第一注入井和第二排第二注入井,上述第二排第一注入井和上述第二排第二注入井間隔布置;
19、上述向上述保護層注入聯合站自產污水,包括:
20、通過上述第二排第一注入井向上述保護層注入聯合站自產污水。
2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通過上述第二排第一注入井向上述保護層注入聯合站自產污水,包括:
22、監測上述目標油藏的溫度信息
23、基于上述溫度信息控制上述第二排第一注入井向上述保護層注入聯合站自產污水的注入量,其中,上述注入量與上述溫度信息呈負相關,上述注入量的最大值為上述聯合站自產污水的產量。
24、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向上述保護層注入預設體積的空氣,包括:
25、通過上述第二排第二注入井向上述保護層注入預設體積的空氣。
2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預設差值為0.1mpa至0.2mpa;和/或,
27、上述預設粘度為2000mpa.s至3000mpa.s;和/或,
28、上述預設厚度為1m至2m;和/或,
29、上述預設體積為自產稠油的注入兩的200倍至250倍。
30、綜上,本申請實施例的邊水防控方法包括:控制目標油藏的邊部壓力與地層壓力值的差值在預設差值范圍內;將上述目標油藏的自產超稠油進行加熱和分散操作,以使上述自產超稠油的粘度降低至預設粘度;將降低粘度后的上述自產稠油注入至邊部控水區域,以使注入保護層至預設厚度;向上述保護層注入聯合站自產污水;向上述保護層注入預設體積的空氣。本申請實施例提出的邊水防控方法,將加厚瀝青殼與注水冷卻降溫相結合,并采取控降邊部壓力、降粘分散調整、補注瀝青介質、溫降控制反應和空氣低溫氧化五步法的技術思路,形成一種系統化的sagd邊水防控方法,強化瀝青殼的擋水功能,有效提高油氣開發過程中的安全性,并提升油氣開采效率。并且本方法利用本油田自產超稠油、聯合站分離后的污水、空氣作為注入介質,操作成本較低,解決了本油田由于聯合站超負荷運行污水處理難度大、能力不足的問題,可大劑量注入超稠油、聯合站分離后的污水、空氣,形成的增粘稠油作為天然瀝青殼的補充,可更好的隔離邊水侵入。
31、本申請提出的邊水防控方法,本申請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申請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邊水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水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標油藏至少包括第一排注入井、第二排注入井和第三排注入井,所述第一排注入井、所述第二排注入井和所述第三排注入井與邊部的距離逐漸增加。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邊水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水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目標油藏的自產超稠油進行加熱和分散操作,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邊水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降低粘度后的所述自產稠油注入至邊部控水區域,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邊水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過所述第一排注入井將所述降低粘度后的所述自產稠油注入至邊部控水區域,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邊水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注入井包括第二排第一注入井和第二排第二注入井,所述第二排第一注入井和所述第二排第二注入井間隔布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邊水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過所述第二排第一注入井向所述保護層注入聯合站自產污水,包括: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邊水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水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標油藏至少包括第一排注入井、第二排注入井和第三排注入井,所述第一排注入井、所述第二排注入井和所述第三排注入井與邊部的距離逐漸增加。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邊水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水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目標油藏的自產超稠油進行加熱和分散操作,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邊水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降低粘度后的所述自產稠油注入至邊部控水區域,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邊水防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江玲,黃小雷,周鷹,馬立平,何南,何遠哲,肖娟,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