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連續鑄鋼,尤其涉及一種中間包以及連鑄系統。
技術介紹
1、中間包冶金是一項特殊的爐外精煉技術,是從鋼的熔煉和精煉到制成固態連鑄坯的生產流程中,保證獲得優質鋼的關鍵一環。在連續鑄鋼技術發展的初期,中間包只是作為鋼液的儲存和分配器來使用。隨著連鑄技術的發展,鋼液質量對連鑄工藝的重要意義逐漸為人們所認識,中間包的精煉功能越來越受到冶金工作者的關注,在中間包內進一步除去夾雜物、防止鋼液的二次污染等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了保證連鑄順利進行和多爐連澆,鋼液必須有足夠的潔凈度,鋼液成分要盡可能精確地控制從而達到均勻化,鋼液溫度要在足夠長的時間內保持穩定。因此作為鋼的冶煉過程中的最后一個耐火容器,中間包的冶金作用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2、當鋼液從中間包長水口處流入中間包內,注流區鋼液速度梯度非常大,高速度的鋼液沖到中間包底部后直接反射流向中間包的鋼液表面和附近包壁,引起中間包的鋼液表面劇烈擾動,部分中間包覆蓋劑被卷入鋼液中而形成夾雜物,同時,容易卷入空氣發生二次氧化,導致鋼液的潔凈度低,影響后續所生產的產品質量。所以,鋼液的潔凈度低是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中間包以及連鑄系統,解決了鋼液的潔凈度低的技術問題。
2、第一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中間包,包括:中間包本體;湍流抑制器,設置于所述中間包本體的底部,且位于所述中間包本體的長水口的下方,所述湍流抑制器為內部中空且頂部開口帶沿的多面體,用于降低從所述長
3、結合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湍流抑制器,包括:底座;側壁,所述側壁的一端與所述底座的邊緣連接,所述側壁朝向所述底座的上方延伸;上沿,所述上沿的一端與所述側壁的另一端連接,所述上沿朝向所述湍流抑制器的內部延伸。
4、結合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側壁上設置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底座平行。
5、結合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側壁上設置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底座的夾角處于預設的第一角度范圍。
6、結合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側壁,包括:第一部分側壁和第二部分側壁;其中,所述上沿在所述第一部分側壁處的向內延伸長度大于在所述第二部分側壁處的向內延伸長度,所述第一部分側壁與所述中間包本體的出鋼口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二部分側壁與所述中間包本體的出鋼口的距離。
7、結合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側壁中每個側壁的孔洞數量小于所述第二部分側壁中每個側壁的孔洞數量。
8、結合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中間包本體,包括:分別設置于所述中間包本體的底部兩側的第一出鋼口和第二出鋼口,所述中間包本體的外形為長方體,所述第一出鋼口和所述第二出鋼口分別位于所述中間包本體的較長側面的兩端的附近區域。
9、結合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湍流抑制器的外形為八棱柱,所述第一部分側壁包括第一子側壁、第二子側壁、第三子側壁、第四子側壁、第五子側壁和第六子側壁,所述第二部分側壁包括第七子側壁和與所述第七子側壁相對的第八子側壁,所述第一部分側壁中每個側壁的長度相同,所述第二部分側壁中每個側壁的長度相同,所述第一部分側壁中每個側壁的長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側壁中每個側壁的長度;所述第二部分側壁中每個側壁都與所述中間包本體的較長側面平行。
10、結合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子側壁、所述第二子側壁、所述第三子側壁、所述第四子側壁、所述第五子側壁和所述第六子側壁上均設置有一個長方體孔洞,在所述第七子側壁和所述第八子側壁上均設置有兩個長方體孔洞,所述長方體孔洞的長度為0.05m~0.15m,寬度為0.02m~0.05m。
11、第二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連鑄系統,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項所述的中間包。
12、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個或者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或者優點:
13、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中間包,包括:中間包本體;湍流抑制器,設置于中間包本體的底部,且位于中間包本體的長水口的下方,湍流抑制器為內部中空且頂部開口帶沿的多面體,用于降低從長水口流出的鋼液的流動速度。在鋼液從中間包長水口處流入中間包內時,鋼液會流入湍流抑制器的內部,又由于湍流抑制器的頂部開口帶沿,所以湍流抑制器能夠有效抑制在碰撞湍流抑制器后的鋼液反射流向中間包的鋼液表面和附近包壁,并能夠降低鋼液的流動速度,所以避免了中間包的鋼液表面劇烈擾動,進而避免了部分中間包覆蓋劑被卷入鋼液中而形成夾雜物,以及避免了卷入空氣發生二次氧化。所以,提高了鋼液的潔凈度。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中間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間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抑制器,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間包,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間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中間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中間包,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中間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包本體,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中間包,其特征在于,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中間包,其特征在于,
10.一種連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中間包。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中間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間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抑制器,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間包,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間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中間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包括: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友誼,朱克然,郝麗霞,柴光偉,賈毅,孫曉慶,李斌,彭婷,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