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動車,尤其是涉及一種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及電動車供電裝置。
技術介紹
1、現有技術中的電動車,在充電器上設置有插座,電源插頭與插座插接時能夠實現電連接,從而為電動車供電。
2、現有的電動兩輪車的插座基本上都是采用品字形的三插孔,三插頭的地線腳、n線腳、l線腳呈品字三角形,其中n線腳與l線腳為外八字,n線腳、l線腳外露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已無法防止誤用充電器導致危險的發生。
3、本申請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技術問題:現有技術中正負極線腳外露,存在安全隱患;且需要在插頭和插座內設置相互電連接的通訊線,由于插頭、插座的空間有限,通訊線與正負極線腳難以排布。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及電動車供電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正負極線腳外露,存在安全隱患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的諸多技術方案中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能產生的諸多技術效果詳見下文闡述。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3、本技術提供的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包括插頭和插座,其中:
4、所述插頭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上設置有兩個相互獨立的凹槽結構,兩個所述凹槽結構內分別固定有正極柱、負極柱和通信線,所述正極柱、所述負極柱均位于對應所述凹槽結構內的中心位置,通信線圍繞對應所述正極柱或所述負極柱間隔布置;
5、所述插座上設置承接槽,所述承接槽內設置有兩個相互獨立的凸塊結構,兩個所述凸塊結構內分別設置有正極插孔、負極插孔;
6、優選的,所述凹槽結構包括分別固定所述正極柱、所述負極柱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之間存在有間距;
7、所述凸塊結構包括分別固定所述正極插孔、所述負極插孔的第一凸塊、第二凸塊,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承接槽內時,所述第一凸塊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內,所述正極柱與所述正極插孔插接并電連接,且所述第二凸塊插入所述第二凹槽內,所述負極柱與所述負極插孔插接并電連接。
8、優選的,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均為方形孔,所述第一凸塊、所述第二凸塊的形狀分別與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相配,所述正極柱和/或所述負極柱的四周分布有兩根以上通信線,所述正極插孔、所述負極插孔的四周分布有兩個以上通信插孔,所述通信插孔用以與所述通信線相插接并通信連接。
9、優選的,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相對側一端設置有定位隔板,所述定位隔板位于對應凹槽的內部,所述第一凸塊、所述第二凸塊的相對側一端設置有定位倒角,所述定位隔板僅能伸入所述定位倒角內進而防止正負極接反。
10、優選的,所述自鎖插頭插座組件還包括鎖桿組件,所述鎖桿組件與所述插頭轉動連接,所述鎖桿組件上設置有鎖鉤,所述插座上設置有定位槽,所述插頭插入所述插座內后,轉動所述鎖桿組件,所述鎖鉤能伸入所述定位槽內,并與所述定位槽卡接固定,從而將所述插頭鎖固于所述插座上。
11、優選的,所述鎖桿組件包括轉軸、鎖桿和抵靠部,其中:
12、所述鎖桿為u型桿,所述轉軸固定于所述u型桿的相對內側,所述轉軸與所述插座轉動連接,所述鎖鉤與所述鎖桿為一體成型式結構,所述抵靠部形成于所述鎖桿的背離手持部位的一端,所述抵靠部為弧形結構,用于在提拉轉動所述鎖桿時與所述插座相抵靠,進而拔出所述插頭。
13、優選的,所述插座的側壁上設置有定位塊,所述定位槽形成于所述定位塊上,且所述抵靠部用于在提拉轉動所述鎖桿時與所述定位塊相抵靠。
14、優選的,所述鎖鉤和所述定位槽兩者中,其中之一上設置有凸起部,其中另一上設置有卡槽,所述鎖鉤伸入所述定位槽內,所述凸起部能與所述卡槽卡接固定。
15、優選的,所述鎖鉤與所述鎖桿之間構造有讓位凹槽,所述讓位凹槽與所述抵靠部之間通過弧形過渡部連接,所述讓位凹槽內設置有肋板,所述定位槽的側壁上設置有弧形限位槽,所述插頭插入所述插座內后,所述肋板能在所述鎖桿轉動時位于所述弧形限位槽內轉動,進而使所述鎖鉤與所述定位槽卡接或分離。
16、優選的,所述讓位凹槽為弧形槽,所述肋板為弧形板并固定于所述讓位凹槽的凹側,所述弧形板的凹側朝向所述弧形限位槽的凸側設置。
17、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電動車供電裝置,包括上述自鎖插頭插座組件。
18、本技術提供的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及電動車供電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正極柱、負極柱位于對應的凹槽結構內不外露,防止短路,插入部插入承接槽內時,凸塊結構插入對應凹槽結構內,且正極柱與正極插孔之間、負極柱與負極插孔之間插接并電連接,保證了用電安全;且正極柱、負極柱與通訊線的上述排布方式,能夠方便排布更多數量的通訊線。確保用電設備能夠正常通訊,可實現多方通訊。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頭和插座,其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結構包括分別固定所述正極柱、所述負極柱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之間存在有間距;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均為方形孔,所述第一凸塊、所述第二凸塊的形狀分別與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相配,所述正極柱和/或所述負極柱的四周分布有兩根以上通信線,所述正極插孔、所述負極插孔的四周分布有兩個以上通信插孔,所述通信插孔用以與所述通信線相插接并通信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相對側一端設置有定位隔板,所述定位隔板位于對應凹槽的內部,所述第一凸塊、所述第二凸塊的相對側一端設置有定位倒角,所述定位隔板僅能伸入所述定位倒角內進而防止正負極接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鎖插頭插座組件還包括鎖桿組件,所述鎖桿組件與所述插頭轉動連接,所述鎖桿組件上設置有鎖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桿組件包括轉軸、鎖桿和抵靠部,其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的側壁上設置有定位塊,所述定位槽形成于所述定位塊上,且所述抵靠部用于在提拉轉動所述鎖桿時與所述定位塊相抵靠;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鎖鉤與所述鎖桿之間構造有讓位凹槽,所述讓位凹槽與所述抵靠部之間通過弧形過渡部連接,所述讓位凹槽內設置有肋板,所述定位槽的側壁上設置有弧形限位槽,所述插頭插入所述插座內后,所述肋板能在所述鎖桿轉動時位于所述弧形限位槽內轉動,進而使所述鎖鉤與所述定位槽卡接或分離。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讓位凹槽為弧形槽,所述肋板為弧形板并固定于所述讓位凹槽的凹側,所述弧形板的凹側朝向所述弧形限位槽的凸側設置。
10.一種電動車供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自鎖插頭插座組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頭和插座,其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結構包括分別固定所述正極柱、所述負極柱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之間存在有間距;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均為方形孔,所述第一凸塊、所述第二凸塊的形狀分別與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相配,所述正極柱和/或所述負極柱的四周分布有兩根以上通信線,所述正極插孔、所述負極插孔的四周分布有兩個以上通信插孔,所述通信插孔用以與所述通信線相插接并通信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相對側一端設置有定位隔板,所述定位隔板位于對應凹槽的內部,所述第一凸塊、所述第二凸塊的相對側一端設置有定位倒角,所述定位隔板僅能伸入所述定位倒角內進而防止正負極接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鎖插頭插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鎖插頭插座組件還包括鎖桿組件,所述鎖桿組件與所述插頭轉動連接,所述鎖桿組件上設置有鎖鉤,所述插座上設置有定位槽,所述插頭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木楚,尤安晨,李松松,杜謝軍,
申請(專利權)人:臺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