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工程結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
技術介紹
1、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是內部鋼管混凝土外圍綁扎鋼筋,并澆筑外層混凝土而成的組合結構構件。鋼管混凝土疊合柱在施工過程中時常是以內鋼管混凝土作為施工骨架,承擔梁板傳遞而來的施工荷載,同時可以施工外圍鋼筋混凝土,因此具有施工速度快等優勢。同時,和鋼筋混凝土柱相比,由于內鋼管混凝土的存在,內鋼管對核心混凝土的強約束使疊合柱具有更高的強度和更好的抗震性能;和鋼管混凝土柱相比,由于外圍鋼筋混凝土的存在,使疊合柱具有很優越的耐久性能和抗火性能。
2、裝配式建筑是由預制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它把傳統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現場作業工作轉移到工廠進行,在工廠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構件和配件,運輸到建筑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場裝配安裝而成。與傳統的現澆施工方法相比,裝配式建筑具有質量穩定、縮短工期、環保節能等優點。國家高度重視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要發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
3、預制裝配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同樣也是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趨勢,然而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之間的裝配連接存在較大困難,原因在于疊合柱組成部件較多且復雜,包括內鋼管、核心混凝土、縱筋、外圍混凝土等。在施工現場如果對連接節點采用后澆濕作業的方法,則存在施工周期長、澆筑污染大等缺陷。因此,如何在避免現場濕作業的前提下,實現疊合柱段間的可靠連接,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
2、為了實現上述的技術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包括榫頭段以及榫槽段,榫頭段包括上柱段鋼端板、內鋼側板以及上柱段鋼榫頭,上柱段鋼端板上設有內鋼側板以及上柱段鋼榫頭,且上柱段鋼榫頭設置在內鋼側板內,上柱段剛榫頭與內鋼側板之間形成第一空隙,上柱段鋼端板在內鋼側板的外圍具有第一承接面;榫槽段包括下柱段鋼端板、外鋼側板以及下柱段鋼榫槽,下柱段鋼端板上設有外鋼側板以及下柱段鋼榫槽,且下柱段鋼榫槽設置在外鋼側板內,下柱段鋼榫槽與外鋼側板之間形成第二空隙,下柱段鋼榫槽內還設有第三空隙,外鋼側板的上表面具有第二承接面;第一空隙與下柱段鋼榫槽的結構相適配,第二空隙與內鋼側板的結構相適配,第三空隙與上柱段鋼榫頭的結構相適配,第一承接面與第二承接面相適配,用于使榫頭段與榫槽段拼合。
4、在一些實施例中,內鋼側板上設有貫通內鋼側板的多個第一連接孔;外鋼側板上設有貫通外鋼側板的多個第二連接孔;在榫頭段與榫槽段拼合時,一個第一連接孔與一個第二連接孔同軸。
5、在一些實施例中,下柱段鋼榫槽的側壁上還設有貫通下柱段剛榫槽的多個第三連接孔;在榫頭段與榫槽段拼合時,一個第一連接孔、一個第二連接孔與一個第三連接孔同軸。
6、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包括單邊螺栓,單邊螺栓的數量與第一連接孔的數量一一對應;在榫頭段與榫槽段拼合時,一個單邊螺栓依次貫通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以及第三連接孔進行鎖固。
7、在一些實施例中,上柱段鋼榫槽的徑向截面為十字型,內鋼側板的徑向截面為矩形環,外鋼側板的徑向截面為矩形環;上柱段鋼端板以及下柱段鋼端板的徑向截面均為矩形。
8、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包括橡膠墊片,橡膠墊片設置在榫槽段與榫頭段拼合時相接觸的連接表面。
9、在一些實施例中,榫頭段還包括上柱段內鋼管,上柱段內鋼管設置在上柱段鋼端板遠離內鋼側板的一側,上柱段內鋼管內澆筑有上柱段核心混凝土,上柱段內鋼管的外側澆筑有上柱段外圍混凝土;榫槽段還包括下柱段內鋼管,下柱段內鋼管設置在下柱段鋼端板遠離外鋼側板的一側,下柱段內鋼管內澆筑有下柱段核心混凝土,下柱段內鋼管的外側澆筑有下柱段外圍混凝土。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榫頭段還包括上柱段縱筋,上柱段縱筋設置在上柱段內鋼管的外圍,且沿上柱段內鋼管的周向分布;榫槽段還包括下柱段縱筋,下柱段縱筋設置在下柱段內鋼管的外圍,且沿下柱段內鋼管的周向分布。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榫頭段還包括多個上柱段箍筋,多個上柱段箍筋沿上柱段內鋼管的延伸方向陣列分布在上柱段縱筋的外圍;榫槽段還包括多個下柱段箍筋,多個下柱段箍筋沿下柱段內鋼管的延伸方向陣列分布在下柱段縱筋的外圍。
12、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13、提供一種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包括榫頭段以及榫槽段,榫頭段包括上柱段鋼端板、內鋼側板以及上柱段鋼榫頭,上柱段鋼端板上設有內鋼側板以及上柱段鋼榫頭,且上柱段鋼榫頭設置在內鋼側板內,上柱段剛榫頭與內鋼側板之間形成第一空隙,上柱段鋼端板在內鋼側板的外圍具有第一承接面;榫槽段包括下柱段鋼端板、外鋼側板以及下柱段鋼榫槽,下柱段鋼端板上設有外鋼側板以及下柱段鋼榫槽,且下柱段鋼榫槽設置在外鋼側板內,下柱段鋼榫槽與外鋼側板之間形成第二空隙,下柱段鋼榫槽內還設有第三空隙,外鋼側板的上表面具有第二承接面;第一空隙與下柱段鋼榫槽的結構相適配,第二空隙與內鋼側板的結構相適配,第三空隙與上柱段鋼榫頭的結構相適配,第一承接面與第二承接面相適配,用于使榫頭段與榫槽段拼合。在現場施工時,榫頭段與榫槽段已經預先澆注完成,完全避免施工現場所需要進行的焊接工作,解決現場澆筑混凝土或灌漿材料等濕作業所帶來的污染,在施工現場僅需進行簡單吊裝拼裝即可,具有施工便捷、施工效率高、不必等待混凝土硬化等優點。其次,裝配連接節點具有可靠有效的傳力機制:上柱段的混凝土軸力完全傳遞給上柱段鋼端板,上柱段縱筋和上柱段內鋼管通過與上柱段鋼端板焊接傳遞軸力。上柱段鋼端板上的軸力傳遞給上柱段鋼榫頭,再傳遞給下柱段鋼榫槽,下柱段鋼榫槽與下柱段鋼端板焊接,將軸力完全傳遞給下柱段端鋼板,再將軸力傳遞給下柱段的混凝土、下柱段縱筋和下柱段內鋼管。裝配連接節點的剪力則是通過上柱段鋼榫頭和下柱段鋼榫槽實現有效傳遞,上柱段鋼榫頭和下柱段鋼榫槽二者插入式連接構造能保證節點抗剪強度和剛度不損失,再輔以內鋼側板、外鋼側板進一步保證剪力的有效傳遞。通過上述構造,可保證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間的裝配連接節點區的剪力和軸力可以完全傳遞,并使節點具有足夠的軸向和側向剛度。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鋼側板上設有貫通所述內鋼側板的多個第一連接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柱段鋼榫槽的側壁上還設有貫通所述下柱段剛榫槽的多個第三連接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柱段鋼榫槽的徑向截面為十字型,所述內鋼側板的徑向截面為矩形環,所述外鋼側板的徑向截面為矩形環;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榫頭段還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榫頭段還包括: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榫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鋼側板上設有貫通所述內鋼側板的多個第一連接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柱段鋼榫槽的側壁上還設有貫通所述下柱段剛榫槽的多個第三連接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榫卯式鋼管混凝土疊合柱段裝配連接節點...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